雷军“养儿子”

智物科技评论·2025年09月24日 19:40
汽车和芯片,一条横向的产品线,一条纵深的科技线。

雷军提到的“两个儿子读书说”,部分借鉴了20年前,李嘉诚以儿子、猪仔,对比旗下业务的譬喻。但是,考虑到当前舆论场,以及小米集团港股的股价表现,这一说法确实有助于理解、审视这家科技龙头的趋向。

两个儿子有明显的区别:新进入的汽车行业地位特殊,自建产线,押上了身家,是读书好坏直接影响到家族未来表现的嫡子。

芯片行业不同,更像是一个试探,只有读书够好,才配得上雷布斯的威名,才有资格认祖归宗。表现不好,小米集团完全可以换个新儿子,比如人工智能。财大气粗如OPPO的陈明永,头脑发热,赌上几百亿,稍微遇挫就收摊关门,就是教训。

小米集团的股价进入新的平台期

和几位同行相比,雷军是唯一让自己品类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手机大厂的CEO。小米非常高效地进入了汽车行业,并且站稳了脚跟。

OPPO、vivo的主战场还是手机,机器人、XR所谓的科技新产品,都是为了让自己显露科技实力,而不是真的相信这些新产品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赛道。库克任内推出的vision Pro现在可以断定,不会是下一个iPhone,也不是iPhone杀手。

相比手机硬件主业,手机广告的主利润,这些新玩意都过于渺小了。

唯一跟雷军有类似,肉眼可见的变化的是余承东,他手里也有了一块巨大的汽车业务。但两人也有不同,雷军是大股东,是CEO,是独立制定战略、为成败负责的老板。余承东是一个正在取得巨大产业链成功的体系的一部分,很难区分个人和体系功过。

雷军在汽车赛道的成功,也有助于小米手机的产品思路和方法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回看过去一年,选对小米集团港股实在是一件非常正确、容易的事情,那是一段从10块钱左右到50块钱以上的重大行情机会。一年前的思考重点有两个:

一是,手机行业得天独厚的,历史性难以复刻,让人嫉妒的商业模式。小米不是发明人,但是,雷军和林斌是最早看清楚的这个模式的人。在剧烈的技术、产业,社会经济转型期,这就是最好的棉袄,流着蜜糖和牛奶的天府之地。

二是,雷军能不能在汽车市场立足。牌照问题,竞争问题,技术问题,产线问题,这些如今看起来是雷军应得的胜利,一年前,不被所有人看好。

《智物》身边,有两波人看好小米和雷军,其中一波是雷军的老同行们,多数出于信仰,既然在手机这个全世界人才浓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历练过,汽车这种赛道不是问题。

另外一批人,则是在A股市场上成功的芯片赛道投资者。一年前,他早早以资金投票,成为了小米集团主要的机构投资者。那是在所谓的DeepSeek时刻之前,全球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科技资产的潜力和价值。

这真是一个经典的价值投资的成功案例,多数人回报非常优秀。

如今,又一个分歧时刻,或者现在,当雷军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小米手机业务也持续成功。再回头来与这两批人讨论,小米集团未来的表现,两个群体当中,分歧再次出现了。

甚至,分歧也在小米集团内部的一部分人士,最值得讨论的重点还是汽车。这个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小米集团幼子,未来能接替手机业务,或者至少和手机业务双峰并峙吗?

小米汽车的成功有多么肉眼可见?在主要的高速公路上,小米汽车的运输车是最为明显的,市场的成功是合理的解释。不合理的地方也有,小米可能需要尽快解决第二工厂的问题,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还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中国的高速公路上很少有特斯拉的运输车。

问题是,小米汽车得有多成功,才能符合如今小米集团的估值,并且为下一个估值平台提供空间,分歧最严重的是后者。

现在的分歧和混乱在于,小米集团和雷军之前的目标,一直都是让自己瞄准全球的标杆企业,手机市场的苹果,汽车市场的特斯拉。这种标杆定位,简单清晰,既能清晰地团结内部,也能清晰地说服外部投资者。

中国的乔布斯,中国的马斯克,现在的雷军和小米集团,立足之后,初步完成了这个目标。现在的估值水平,体现了这个成绩。

特斯拉和马斯克的目标,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但是相信人的选择在100块美金以下买入,选择加入特斯拉,待在特斯拉,忍受马斯克暴君一般的管理风格。

相信的人赚钱了,不相信的人踏空了。

中国企业家不擅长,也不愿意谈这样的目标,也不喜欢谈这样目标的人。库克的目标很简单,萧规曹随,就是历史最佳继任CEO。OPPO、vivo的目标也很简单,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份额,赚更多的钱,更高的利润回报。

余承东略微复杂,表面看,和库克、沈炜和陈明永一样,更多的份额就能赚更多的钱。内地里看,他还要带动中芯国际、京东方、凯盛科技这批中国土炮一起成长,他得作为这批中国产业链的火车头。

小米和雷军新的标杆是什么?是卖更多的车,更多的手机,更多份额?还是,也有一个份额之外,理想化的目标。现在,内外的分歧和杂音当中,至少有部分原因在这里。

细看下去,中国手机大佬们有着成功育儿案例,也包括雷军。这种表述,一半应是眼见汽车市场初步成功,教子有方之后的夫子自道。

另外一半的意涵,小米集团如今成功复制了一个非常类似特斯拉打法的车厂。这个车厂未来的估值,一是靠雷布斯持续的努力,另外也是靠同行的衬托,其他不太能像小米高效复制特斯拉的企业,会慢慢衰退下去。

但车厂不是特斯拉和马斯克的全部估值水平,马斯克的FSD和Robotaxi以及机器人,还有背后的xAI,雷军不屑于全部复制,不能全部学习。学多少,学到哪一步,是小米汽车作为嫡生子读书的课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物科技评论”,作者:智物,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机器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马文明斯基

下一篇

押注AI,美图能夺回失去的一切吗?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