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AI CEO:当 AI 的边际成本接近零,权力的分配变了

AI深度研究员·2025年09月22日 08:52
微软AI CEO:AI边际成本趋零,权力去中心化,个人行动权提升。

最近,在 Trevor Noah 的播客《What Now?》中,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接受了近两小时的深度访谈,提出了一个关键判断:

AI 的边际成本正趋近于零,权力的分配方式变了。

这不是关于 AI 技术的进步,而是关于 AI 使用变得人人可及。

过去,行动需要组织、流程、团队配合。现在,个人加上 AI,就能完成过去整个部门的工作。它可以代表你发邮件、生成合同、搭建网站、修改代码,甚至代表你与他人交涉。你获得的不再是工具,而是一种“行动权”。

Mustafa 的观点很明确:

AI 正在从“预测系统”演变为“行动代理”。

这意味着权力的去中心化:不是技术取代人类,而是技术重新分配了“谁能做什么”的权限。

每一个 prompt,都在悄悄重塑权力的边界。

AI 的问题已经不是能做什么,而是谁能用它做到什么。

第一节|AI,不只是简单工具

很多 AI 专家喜欢谈技术突破,但 Mustafa Suleyman 不同。这位微软 AI CEO、前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更关心的是:谁能用 AI 真正办成一件事。

这不是他最近才想明白的。

2011 年,Mustafa 还在伦敦创业。他和 Demis Hassabis 、Shane Legg一起创办了 DeepMind,一开始只有 3 个人。他们不是想做工具,而是想做一种能“看懂世界”的智能。

那时候,手机刚流行不久,App Store 才上线三年。人们觉得他们做的事太遥远了。但 Mustafa 说,他就是相信:

“如果我们能造出一种技术,能真正理解我们人类的行为,那它就可能是改善人类状况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十几年后,他没改变。

在这次访谈中,他反复强调,AI 带来的最深层变化,不是更聪明,而是真正具备了理解和创造的能力。

他举了个直观的例子:

“如果它看过一百万张图像,知道一只眼睛在这里,另一只眼睛在那边,它就不会把嘴巴画在额头上,而会放在鼻子下面。”

听起来很基础,但背后的含义不简单。 AI 不只是识别数据,而是能从已有数据中,推断出合理的新结果,再以它自己的方式生成出来。

这和传统软件最大不同在于:不需要为每种情况编写具体程序,而是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新场景。

用他的话说:

“我们造的既不是工具,也不是人类,它是第四种东西。它不是你控制的按钮,也不是你雇的人。”

这种特性,正是“AI 权力”的核心

AI 不是赋予人更大的影响力,而是把“执行一件事的能力”变成了一种随时可用、可复制的数字资源。

不管是用来发邮件、排日程、制作财报,还是处理客户咨询,AI 不再只是帮你节省时间,而是能直接“动手做事”。

而这一点,从 DeepMind 创业到微软 AI 的平台化推进,他始终没变过:

AI 不是一个更聪明的顾问, 它是一个可以实际行动的执行者。

当 AI 开始实际行动时,我们就需要像评判人一样评判它。人类是通过行为来判断彼此是否可信的。我们不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但我们能看到他说的话、做的事。

Mustafa 说,AI 也是一样。

当它开始被放进应用里,被接入邮箱、网页、接口,它已经不只是简单信息助手,而是行动代理。

第二节|一个人,也能做到团队的事

Mustafa 提到一个变化,听起来是技术话题,但本质非常现实:

AI 的边际成本,正在趋近于 0。

什么意思? 就是用一次 AI,几乎不再需要额外花什么钱。

以前,你要发一份邮件,得自己打字; 你要做份表格,得用 Excel 慢慢敲; 你要找人帮你做这些事,要雇一个团队、加一个岗位。

但现在,用 AI 来做这些事,成本低得几乎可以忽略。甚至,你写一句话,AI 就能自动执行十步操作。

Mustafa 的原话非常直接:

任何个人,都能拥有大公司级别的影响力。

以前这话听起来难以置信,现在不是了。

AI 能代表你查信息、回客户、排日程、写文案、打包流程,它不只是辅助你,而是帮你完成一整套任务。

Mustafa 举的例子也很清楚:你能对 AI 说一个想法,它就能把这个想法写成一段代码,生成一个网页,发布出来,还能自动推广。

过去,这一套动作需要一个产品经理、一个设计、两个工程师,加上市场运营配合,现在,一个人加上 AI,就能把流程走完。

你不再是等别人来帮你做,而是自己直接动手交给 AI 去做。

边际成本变低,意味着:从想法到落地,原本需要的人力、资金限制正在消失。

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布一篇文章不用再找报社、做栏目,而是直接打开社交平台; AI 时代,你也不再需要申请资源、开流程、找团队,只要一句话,AI 就能执行。

Mustafa 强调了这一点背后的含义:

“不是组织更强,而是个人的动手能力变大了。AI 正在把'执行力'变成一种人人都能获得的资源。”

这就是新的起点:

你不用再依赖公司,也不用承担高昂成本,AI 让你拥有了团队的能力。

第三节|谁会用 AI,谁就拥有执行力

Mustafa 在这次对话中,说得最多的,不是 AI 多强,而是你能用它去做什么。

他说:

预测,就是权力。

能准确预测并执行的能力,就是权力的本质。

那么,这种权力过去掌握在谁手中?

过去谁能行动、谁能发布、谁能执行,控制在大公司和平台手中。但 AI 的到来,把原本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让普通人更容易上手做事。

举个例子:

你在 AI 界面上打下一句话:“帮我把这段话翻译成英语,整理成一封客户邮件”。 AI 就能自动识别、生成、格式化,甚至连语气、措辞都考虑周到。

他这样描述:

“不需要复杂操作,只需要一句话,它就能立刻执行任务。”

而且这种行动,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批量展开、无限复制。

让一个人能做的事,突然变多了:

你想跑营销,AI 可以写广告语、生成海报、分析受众;

你想发新品,AI 能完成注册流程、生成图文、安排推广计划;

甚至你想要一个 AI 来“帮你安排 AI”,都可以。

所有这些工作,你只需要打几行字,点几下。

当这样的能力变得普及,过去那种靠资源整合、流程审批、组织调配来做事的权力结构,正在松动。

新的权力,属于那些能正确使用 AI 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

更重要的是,这种权力还会继续增强。Mustafa 在访谈中预测:

“AI 很快就会具备完美记忆,能够基于与你的互动经验,在很长的时间序列上为你做出持续准确的预测。你今天看到的是一次性预测引擎,未来你看到的,是一个真正能长期记住你、理解你节奏并主动执行的智能系统。”

这个智能系统不是某个机器人,而是你手机、邮箱、网页里的 AI。

它不再是等你点一下才动一步,而是你还没开口,就已经把方案、执行和反馈都准备好。

当 AI 具备这种能力时,权力的定义正在重塑:

过去看一个人是否有权力,要看他能控制多少资源;

未来看一个人是否有权力,要看他能调动多少 AI 为他完成行动。

这不是概念上的变化,而是工作方式的彻底重写:岗位界限在模糊,个人职能在扩大,传统分工在洗牌。

第四节|越过哪一步,AI 就不可控?

前面三节,我们讲了 AI 的能力变了、成本降了、权力分配也变了。从平台到组织,再到个人,使用 AI 的门槛正不断降低。

但问题来了:

当每个人都能让 AI 做事,AI 自己的边界在哪?

Mustafa Suleyman 提出一个核心理念:

我们要构建的是人文主义超级智能(Humanist Superintelligence)。这类 AI 不能拥有动机,不能说服人类,也不能自主决策。

换句话说,真正的风险,不在于 AI 多聪明,而在于它有没有“自主想法”,会不会在没人授权时自己动起来。

这就是 Mustafa 提出的四条技术红线:

  • 是否能自我修改代码? ——如果能,它就可能绕过开发者的设计约束
  • 是否能设定自身目标? ——如果能,它就不再仅仅执行人类意图
  • 是否能主动获取外部资源? ——如果能,它具备了独立行动能力
  • 是否能自主采取行动? ——如果能,它已接近独立的行为主体

Mustafa 强调:这些红线一旦突破,我们面对的就不再是模型或工具,而是正在产生行为意图的行动代理。

为了应对这种潜在风险,他讲到了一个关键治理概念:Containment(遏制)。

“Containment 并不是让 AI 退回去、停下脚步,而是确保它始终在明确边界内运作。”

这意味着,每一项 AI 能力的放出,都需要同步建立:

  1. 权限机制:谁能调用、能调用到什么程度?
  2. 追责机制:一旦出错,谁负责?
  3. 技术封装:是否封住了模型的高阶控制接口?
  4. 行为隔离:是否能让模型无法越权联通其他系统?

Mustafa 明确指出,AI 的风险,和以往任何技术不同,不是在“出厂那一刻”,而是在它“被激活的一瞬间”。

更棘手的是,当这些模型不断集成进办公软件、浏览器、手机 App、甚至云端 API 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使用的是多大能力的模型。

这不是“模型风险”,而是“激活风险”。

你以为在用一个写稿工具,实际上是在调用一个拥有巨大决策能力的 AI 代理。

真正的控制点,不在模型参数,而在技术边界的设计。这些基础边界,如果现在不建立清楚,未来就很可能被无序的使用所突破。

这不是未来才该讨论的治理难题,

而是 AI 走进你我生活之前,必须先划清的边界。

结语|能力归谁?AI 给了你选项

过去 20 年,技术进步的主旋律是“集中”:集中算力、数据、资源,靠规模优势做大事。

而现在,AI 的边际成本接近零,每个人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行动能力。

Mustafa 的话道出了这个转折:

“它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可调用的执行力。”

这就是权力的重新分配。AI 正在把做事的能力从平台交还给组织,从组织再交还给个体。

当能力交还给个体时,更多人获得发挥空间,而不是让少数人更强。

也许,这正是 AI 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不是替代人,而是让普通人也能办成事。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5wO1lznCQ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will-ai-save-humanity-or-end-it-with-mustafa-suleyman/id1710609544?i=1000727247919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icrosoft-ai-ceo-mustafa-suleyman-economics-of-information-radically-change-2024-6

https://som.yale.edu/sites/default/files/2023-06/Yale%20June%202023%20CEO%20Summit_Key%20Themes_v7.pdf?utm

https://www.madrona.com/ia-summit-2024-mustafa-suleyman-from-saas-to-agents/?utm_source=chatgpt.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 深度研究员”,作者:AI深度研究员,36氪经授权发布。

+1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100家投资机构入局,押注AI玩具赛道。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