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分化加剧:三大叶片企业“吃肉”,五大整机商“喝汤”
01
2025年上半年,风电装机量迎来爆发,全国新增并网51.39GW,同比增长98.9%,但整机商却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五大龙头中,仅金风科技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余三家不同程度下滑或亏损,电气风电则还处于亏损当中。
具体来说,金风科技通过提前布局“反内卷”策略,成功摆脱低价竞争困局。2024年,金风科技放弃低价策略,专注于高毛利产品与海外市场,上半年营收达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环比增长61.97%;毛利率提升至18.5%,较2024年同期增长2.3个百分点,成为唯一盈利增长的整机制造商。
在业务表现方面,金风科技的风机及零部件业务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营收218.52亿元,占总收入的76.58%,同比增长76.58%;毛利率为7.97%,相比去年增长了4.22%。然而,风电场业务收入有所下降,达31.72亿元,同比下降27.93%。风电服务业务则实现了28.9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1.99%。
分地区来看,国际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国内市场收入占70.64%,相比去年下降了近六个百分点;国际市场收入占比增至29.36%,同比增加了近六个百分点。此外,国际市场的毛利率高于国内市场,反映出“出海”成为风电行业的一大趋势。金风科技上半年国际市场的毛利率为18.74%,同比增长1.72%;国内市场的毛利率为13.94%,同比下降4.69%。
虽然金风科技表现突出,但其他整机商的情况并不理想。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虽然营收保持增长,分别达171.43亿元、108.94亿元和85.94亿元,分别增长45.33%、26.27%和62.75%,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2024年低价订单集中交付,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电气风电则继续亏损,上半年营收26.64亿元,同比增长118.61%,但净亏损2.79亿元。
整机商的困境源于2023至2024年的低价竞争周期。此阶段,陆上风机组的中标均价一度跌至1382元/kW的历史低点,而2025年上半年交付的订单多为此阶段签订,导致整体毛利率承压。例如,三一重能的风机业务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6个百分点,降至12.8%,其中2024年签订的低价订单占上半年交付量的65%。
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海上风电建设周期长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整机商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风电主轴钢价格上涨8%,机舱罩用复合材料价格上涨5%,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明阳智能的海上风电业务虽然占比提升至40%,但由于海上项目建设周期长,部分高成本项目在上半年结算,导致整体毛利率低于陆上项目。
02
与整机商陷入困境不同,叶片制造企业则处于一片大好局面。
2025年上半年,中材科技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26.48%;净利润9.99亿元,同比暴增114.92%,扣非净利润8.08亿元,增幅高达245.14%。风电叶片业务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销售规模达到15.3GW,同比增长103%,实现板块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84%,首次超过玻璃纤维及锂电池隔膜业务,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中材科技的爆发得益于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的双轮驱动。技术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了16MW漂浮式机组SI122F叶片,并推动SI108系列拳头产品的迭代升级;产能方面,公司加速海内外布局:新疆昌吉基地新增2条12-16MW叶片产线,年产能提升至4GW;汕头海上风电基地首条16MW叶片产线预计2025年Q4试投产;巴西基地的4条产线全部投产,年产能达到3GW;整体年产能已超过30GW,产能利用率突破90%。
同样,时代新材也表现出色,实现营业收入92.56亿元,同比增长6.87%;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36.66%。风电叶片业务收入39.11亿元,同比增长39.38%,稳居国内第二,叶片销量达到9.8GW,同比增长32%。
时代新材与中材科技不同,其在技术与市场端采取稳健策略。技术上,推出了TMT108系列高可靠性叶片,并开发了适用于12-14MW机组的轻量化TMT126系列海上风电叶片;市场方面,深化与金风科技的合作,上半年为金风科技供应叶片超过4GW,占其采购量的30%;海外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Nordex、西门子歌美飒等国际客户合作,海外叶片销量达到2.2GW,同比增长300%。
此外,艾郎科技虽未披露2025年上半年详细半年报数据,但从行业格局及关联信息可见其差异化竞争策略。作为专注于风电叶片结构胶及复合材料的企业,艾郎科技深度绑定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头部叶片厂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2024年营收达32.38亿元,净利润1.55亿元,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25%~30%。
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性能风电结构胶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XY-802型结构胶,粘接强度较进口产品高12%,耐老化寿命达25年,适配12MW以上大型叶片,目前在国内大型叶片结构胶市场占有率达22%。客户结构上,公司持续提升海外高端客户占比,与维斯塔斯、恩德集团等签订长期供货协议,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0%,毛利率提升至35%,较国内业务高8个百分点。
同时,该公司加速IPO进程,拟募资6.94亿元用于新能源胶粘剂扩产,其中4.2亿元用于海上风电专用胶粘剂生产线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可满足10GW海上叶片配套需求,有望在细分赛道进一步扩大份额。
03
自2024年下半年起,风机招标价格逐步回升,2025年上半年陆上风机组(含塔筒)中标均价达到2096元/kW,同比提升21%。其中,4.5MW以上的中大型机组占比超过70%,均价达到2250元/kW;海上风电因技术壁垒高,招标均价稳定在3800-4200元/kW,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成为整机商盈利改善的重要抓手。 根据国金证券的分析报告,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的大背景下,风电的出力曲线优势和非技术成本的进一步压缩,使其在保持较高收益率的能力上,优于光伏。这一趋势可能导致“十四五”期间国内新能源电源的投资重点向风电倾斜。2025年1-7月,央国企的风电招标总量约60GW,为2026年的装机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尽管五大风电机商上半年业绩普遍下滑,但二季度的环比增长显示出行业的复苏迹象。以三一重能为例,二季度净利润达到4.01亿元,相比一季度的亏损1.91亿元,环比增长了209.83%。五大整机商的订单结构充足。
另外,海外市场也成为风电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金风科技在手订单达到45.6GW,其中海外订单7.36GW,三一重能的在手订单超过28GW,海上订单占比提升至18%,今年海外新增订单已超过2GW,同比增长显著,在手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
上半年,三一重能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1GW绿地项目的投资协议,推进了塞尔维亚项目,并在东南亚地区获得了多个绿地项目的开发权。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能的海外销售收入为2.33亿元,毛利率超过2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明阳智能也在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海外订单1.68GW,海外订单总量达5GW,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化发展潜力。
根据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9月9日发布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整机商在海外市场的订单量达7.7GW,覆盖了20个国家,同比增长51%。
随着2024年四季度高价订单的逐步交付,机构预测2026年整机商毛利率将迎来修复,行业平均毛利率预计回升至16%~18%。尤其是布局“两海”市场(海上与海外)的企业,如明阳智能和金风科技,将率先受益于结构优化。
2025年上半年的风电行业,上演着“上游叶片吃肉,中游整机喝汤”的分化剧情。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叶片龙头凭借技术迭代、产能扩张与海外突破,在行业增长中抢占更多红利;而整机商在经历价格战阵痛后,正通过产品升级(向中大型机组转型)、市场转型(发力海上与海外)逐步修复盈利。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但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叶片企业需持续攻克大兆瓦、可回收技术,降低单位成本;整机商则要在降本增效与高端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摆脱“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这场风电产业的“冰与火之歌”,正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战略定力与创新韧性,而具备核心技术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