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豪赌:2030年前,投入3500亿美元砸向算力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9月15日 19:17
OpenAI计划2030年前投3500亿美元,研发占收入45%,盈利受质疑。

划重点:

  • OpenAI预计至2030年,收入的75%将投入算力资源与技术人才,比例远超同规模企业。​
  • 2024-2030年,OpenAI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用于服务器租赁,2030年单年服务器租赁支出预计达1000亿美元。​
  • 以及OpenAI 2030年研发成本占收入比重约45%,大幅高于科技行业10%-25%的平均水平。​

9月12日消息 据外媒报道,OpenAI正面临“烧钱”困局。根据最新规划,公司打算从今年到2030年间,豪掷3500亿美元用于服务器租赁,且预计至2030年,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三将投向算力资源与技术人才领域,远超微软、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平均水平。如此大费手笔的支出,引发外界对其长期盈利能力的广泛质疑。

虽然OpenAI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具备一定盈利潜力,但成本难题始终是OpenAI发展路上的“拦路虎”。自2023年11月推出ChatGPT以来,OpenAI的用户规模正逼近 10亿,订阅收入预计今年将达 100亿美元。资本市场更是热情似火,投资者正以 5000亿美元估值 抢购股权,这个数值比三年前翻了整整 17倍。只不过,在这条看似光鲜的上升通道上,那笔巨额的算力账单,随时可能卡住OpenAI的未来。

01 算力与人才成本吞噬大半收入

据报道,OpenAI计划在2029年前消耗1150亿美元现金,且公司内部预测显示,未来五年内算力与人才成本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将持续维持高位。尽管OpenAI预计至2030年公司业务将产生自由现金流,但相较于公开上市的科技同行,其盈利稳定性仍存不确定性。​

2030年OpenAI研发成本占收入45%,占比远超竞争对手

以研发成本为例,按照微软等科技巨头对研发范畴的界定,该数据涵盖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所需的服务器费用(即研究算力或模型训练成本),以及顶尖研究人员的薪酬(含股票补偿)。

根据外媒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30年,OpenAI预计收入将达2000亿美元,研发成本将占收入的大约45%,折合金额为900亿美元。其中,薪酬成本略低于算力与软件成本(软件成本包含用于提升AI模型质量的数据采购及相关服务费用)。​

这一比例大幅高于行业水平。亚马逊、微软、甲骨文及Alphabet等科技巨头当前研发成本占收入比例介于10%至20%之间。即便研发投入较高的Meta,该比例也仅约25%。OpenAI研发成本的持续高企,或反映出其在AI人才竞争中的激烈态势,以及维持对谷歌、Meta、Anthropic等竞争对手领先优势的迫切需求。

除研发成本外,为ChatGPT及其他面向消费者与企业的应用(包括Cursor、Salesforce等采购其AI模型的企业)提供算力的推理计算成本同样居高不下。最新预测显示,至2030年这部分成本占OpenAI的收入比例约为25%,金额接近500亿美元。据The Information的云数据库统计,目前仅有Snap的云计算成本占收入比例达到这一水平,Snap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此前在员工备忘录中坦言,这一现状导致公司毛利率“显著低于多数竞争对手”,目前正采取措施缩小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OpenAI在今年8月推出的GPT-5曾被希望能够节约成本,其设计初衷是将简单查询导向算力消耗较低的模型,而非采用更适用于复杂问题的推理模型。但据OpenAI员工透露,GPT-5推出后,非付费用户首次接触到推理模型,而此类模型运行成本更高,反而可能使ChatGPT整体服务成本上升。目前尚未明确OpenAI的最新预测是否已纳入这一变量。

02 6年服务器租赁3500亿美元

从长期规划看,OpenAI 2030年单年服务器租赁支出预计达1000亿美元(占当年收入50%),2024-2029年额外投入2500亿美元用于云服务器租赁,六年累计达3500亿美元。这一规模为其云服务供应商带来显著利好,其中甲骨文据报道2027-2032年间仅从OpenAI获取的收入便将达3000亿美元,微软、CoreWeave、谷歌云也将会从中受益。​

当前尚无主要企业如OpenAI般,计划将四分之三收入用于算力与技术人才支出,且这一数据尚未涵盖2026-2030年期间,该公司因自主管控服务器(非租赁服务器)产生的额外1000亿美元亏损。若OpenAI能高效管控足量服务器,长期或可实现成本节约,避免向甲骨文、微软等供应商支付更高费用,原因是此类供应商显然期望通过服务器租赁获取可观利润率。

OpenAI的长期布局仍需依赖投资者支持。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并非上市公司,始终致力于开创并构建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时代。持续投入将带来超乎常规的回报,我们的目标并非追求增量收益。”但外界对其财务预测仍存疑问:OpenAI是否采取了保守策略?是否计划通过成本管控实现超预期表现?从实际数据看,今年夏季发布的长期成本预测远高于第一季度,且此前研究算力成本“2028年达峰后下降”的趋势已消失(目前尚未明确该公司更新内部预测的具体频率)。​

在“力争2030年达到英伟达、Meta、雪佛龙、通用汽车等企业当前收入水平”的目标下,上述巨额成本已让OpenAI的发展进程几乎不存在容错空间。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马斯克:擎天柱2030量产$4万,AI5性能+40倍,星链手机2年上线,警告人口危机。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