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上市折戟,安徽“小巨人”转攻北交所
据证监会官网信息,近日,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日科技”)在安徽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冲刺北交所。
来源:证监会官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映日科技向资本市场发起的第三次冲击。据悉,在 2021 年 6 月,映日科技便接受上市筹备,并于 2022 年 4 月正式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但考虑到“市场环境较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映日科技在 2023 年 2 月主动撤回创业板IPO 申请。
在经过两年多的闷声发育后,今年4月8日,映日科技还尝试过曲线上市。据科创板上市公司呈和科技公告显示,其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对映日科技的整体估值为18亿元。但今年6月26日,呈和科技发布公告称,双方未能就本次交易事项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这场收购最终未能成功。
在创业板申请折戟,上市公司并购失败之后,如今映日科技再度踏上独立上市之路。2025年8月28日,映日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为接下来对接北交所上市做准备。
映日科技于2015年在安徽芜湖成立,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ITO 靶材、高迁移率氧化铟基靶材、钼靶材以及硅靶材,公司下游应用以平面显示为主客户已覆盖京东方、惠科集团、华星光电、彩虹光电、华晟新能源等内地平面显示行业的头部企业。
全球溅射靶材市场长期由 JX 金属、霍尼韦尔、东曹和普莱克斯等几家国际巨头所主导,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映日科技等国产厂商,加快国产化进程,打破了外资巨头在国内的垄断。
业绩方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映日科技实现营收5.22亿元、6.46亿元及4.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02亿元及7281.09万元。同期,映日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529.15万元、3495.57万元及1360.37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映日科技也得到上下游产业资本的青睐,如今映日科技背后的站在TCL、京东方、惠科、洪泰基金、金石投资、国元种子基金等机构股东。
股权结构上,董事长张兵直接持有公司30.09%的股份,并通过映鑫管理控制公司3.77%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3.86%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机构方面,长信科技管理的美泰真空持股6.57%;京东方旗下芯动能管理的津显智链投资持股4.47%;中信金石投资管理的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持股2.91%;惠科旗下广西科锰投资持股2.58%;洪泰基金管理的基金龙门投资持股1.70%;TCL通过晟泽管理和TCL战投合计持股3.57%。
来源:映日科技公告截图
此外,映日科技及张兵还与京东方、惠科等股东签署对赌协议,约定在规定日期实现上市,否则将履行回购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张兵虽为映日科技实控人,却并非公司创始人,其于2019年加入映日科技,此前在长信科技任职。据悉,2015 年 8 月,罗永春、李焕义、郑永定、魏德福、红桥节能、美泰真空、红桥新能源和携合投资等 8 名厦门映日原股东出资设立映日有限,但前任实际控制人罗永春因于 2013 年至2015 年经营厦门映日期间接受供应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于 2021 年 7 月 14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
而自2019年7月开始,映日有限原创始团队向张兵转让股份,张兵自 2022 年 1 月至今一直为映日科技第一大股东。当前,罗永春仍持有映日科技12.61%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
映日科技虽然上市历程曲折,但其已经成长为国产溅射靶材行业头部厂商。如今重启上市辅导转攻北交所,将实现在资本市场的新里程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邵延港,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