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 3 能测体温了,对女生来说很重要

爱范儿·2025年09月02日 19:31
不仅可以聆听世界,耳机也能审视自身。

对女生更有用

如果把 iPhone 之后最重要的苹果产品拉一个列表,AirPods 绝对排名前三。

这对不到 10 克重的耳机,在全球卖出了数亿台。它不但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更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无线耳机」。

而继前不久爆料 AirPods Pro 3 将加入心率传感器后,9to5Mac 又曝出消息称:苹果还想给耳机加入体温检测功能。

也就是说,继「无线」「安静」之后,苹果为 AirPods 赋予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健康

听上去天马行空,但经过一番研究,又觉得合情合理。

为什么是耳机?

要让耳机不只是耳机,秘诀藏在两个小小的传感器里。

其中一个是我们的老朋友——心率传感器。凭借它,Apple Watch 早就实现了从心率监测到医疗级心电图的跨越。

但把心率检测做到耳机上呢?其实苹果也早就试水过了:自家的 PowerBeats Pro 2 。

将它引入到用户基数更大的 AirPods Pro 上,似乎顺理成章。

而另一个重点,则是温度传感器。

把体温计塞进耳朵里,听起来有点儿不务正业,但细想之下其实挺合理:

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智能设备可以接触的器官/肢体,耳朵的温度,是最稳定和准确的。

一篇 2016 年发表于权威期刊《Medical Devices: Evidence and Research》的论文,系统性地对比了多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研究人员在重症监护室(ICU)这种要求极为严格的环境下,对比了口腔、腋下、额头和耳膜的温度读数。

研究结果明确指出,双耳鼓膜温度的精确度和准确性,都显著优于其他所有部位,是最可靠的非侵入性测温方法之一。

而这个结论,其实源于人体巧妙的生理构造:耳朵深处的鼓膜,和我们大脑的体温控制中心——视丘下部(Hypothalamus),共享着同一条核心血液供应。

流过那里的血,最懂我们身体当下的真实温度。

有人要问了:Apple Watch 现在可以测温,为什么还要往 AirPods Pro 那本就狭小的空间里,再加传感器呢?

这是因为手腕整天暴露在外面,温度读数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耳道更像是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恒温箱」,环境相对封闭,测出来的温度更接近我们的核心体温,数据自然也更稳定、更准确。

技术角度说完,再说说商业。

耳机是当之无愧的智能穿戴设备之王。从 IDC 的数据来看,它的出货量远超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总和,是智能手表的两倍还多。

这意味着,一旦耳机被赋予严肃的健康功能,它所能覆盖和影响的人群,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量级。

但问题是,苹果为什么要执着于做这件事?加个测温能力,只是因为能卖出更多 AirPods 吗?

健康,已经成为苹果的基因

苹果前首席运营官 Jeff Williams 曾说过一句话,点透了这家公司做健康的核心思路:

医疗服务的核心始终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而技术可以提升健康的普及化,促进用户与医生的信息交流。

「普及化」,是理解苹果健康战略的钥匙。而实现普及化的第一步,当然是把强大的工具/能力,交到每一个人手中。

这话不是空谈。2015 年,人们还在议论 Apple Watch 的设计和售价时,苹果悄悄推出了一个叫 ResearchKit 的软件架构。

过去,一项医学研究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招募合适的病人太难,让他们频繁往返医院更是难上加难。

而苹果是这样想的:全世界有超过 10 亿部 iPhone,每部都是陀螺仪、摄像头、麦克风等各种传感器的集合体——能不能让它们成为医学研究的「流动哨点」?

ResearchKit 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

斯坦福大学的医生用它开发了名为「MyHeart Counts」的应用,来研究心血管疾病。病人不用再去医院排队,在家门口散步 6 分钟,iPhone 就能通过运动传感器完成过去繁琐的测试,并将心率、步数等数据实时回传给研究团队。

该研究在发布的 24 小时内,就吸引了超过 11,000 名参与者。在传统研究中,这种效率令人难以置信。

MyHeart Counts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用 ResearchKit 开发了「PPD ACT」应用,探寻产后抑郁的秘密;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利用 iPhone 的前置摄像头开发了应用「Autism & Beyond」,用来筛查儿童自闭症......

如果说 ResearchKit 是为了帮助「研究者」,那么苹果紧接着推出的 CareKit,则是为了帮助「患者」。它允许开发者创建应用,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比如记录用药、跟踪症状,并将这些结构化的数据方便地分享给自己的医生。

从 ResearchKit 到 CareKit,苹果的逻辑清晰无比:

先用海量的 iPhone 用户,帮助医学界加速研究。再将研究成果,通过 App 返还给每一个普通人,让他们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套组合拳的效果是惊人的,在 Apple Watch 正式走上健康的道路后,苹果自己也亲自下场,发起了数项规模空前的健康研究:

Apple 心脏研究: 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超过 40 万人参与。这项研究验证了 Apple Watch 识别房颤(AFib)的能力,直接催生了「心律不齐通知」和 ECG 心电图功能的落地,这两项功能已经拯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

Apple 听力研究: 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分析耳机音量、环境噪音暴露如何影响我们的长期听力健康。这项研究的成果,就是我们现在 iPhone 上的「耳机安全」通知和 Apple Watch 上的「噪声」app;

Apple 女性健康研究: 正是这项研究,为如今 AirPods Pro 上的温度传感器应用,提供了最坚实的科学基础。

最值得单独拿出来一提的,是女性健康研究。

在社交媒体上,如果你有留意,会发现关于 Apple Watch 的话题下,有不少网友分享它对经期的规律总结和预测相当准确。

图片来自社交媒体

许多医生把月经周期看作是和心率、血压同等重要的「生命体征」。

而苹果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基础体温和经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长期以来,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都不够。苹果想改变这个现状。

他们发现,超过 12% 的女性参与者有 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而这个群体的子宫内膜增生风险比常人高出 4 倍,子宫癌风险高出 2.5 倍;

另一个数据是,有 5.7% 的参与者在初潮后花了五年以上才形成规律的月经周期。而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患上相关疾病的风险,也比周期规律者高出两到三倍。

和其他健康风险报告一样,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如果能通过一个日常佩戴的设备,更早、更方便地留意到周期不规律,就能更及时和医生沟通,把许多健康风险扼杀在早期。

这些例子,解释了 Jeff Williams 那句话的含义。无论是 ResearchKit 让 iPhone 成为研究工具,还是 Apple Watch 通过严谨的算法推算你的跑步姿势,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利用你身上已有的设备,加上算法,挖掘出更多关乎健康的洞察,最终将健康的管理权,送到每个人手中。

不只是「手中」,现在还包括「耳朵上」。

这样看,AirPods Pro 加上温度传感器,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它和 Apple Watch 一样,都是苹果健康版图上的一块拼图。

现在让我们再理一下顺序:

iPhone 当初只是一部手机,后来却通过 ResearchKit 成为了推动医学研究的强大工具;Apple Watch 最初只是 iPhone 的延伸配件,如今却成了手腕上拯救生命的健康哨兵。

不久后,耳机也将成为我们观测健康的好伙伴——这对于女生来说尤为重要。

当这些拼图一块块地组合在一起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过去,手机、耳机是我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工具,我们用它打电话、上网、听歌、连接视频与播客里的广阔天地,这是一种「外求」;

现在,苹果想让它也成为我们审视自己身体的工具。通过心率和体温,我们能感知到身体内部那些微小的变化和信号,这是一种「内求」。

内外兼具,正是苹果做产品的哲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周奕旨,36氪经授权发布。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这一标识办法的出现,就是要给黑灰产予震慑。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