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美国能源进口几乎归零
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三类主要能源资源总量还不到1吨。中国的能源“去美国化”动向有可能会长期持续。中国的举动成为国际行情的下行因素。也有观点认为从更长期来看可能会推高价格……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能源资源已经几乎归零。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LNG)、煤炭三类主要能源资源总量还不到1吨,这是2019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背景是中国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摩擦,中国将能源采购来源地改成了俄罗斯等其他国家。
调查公司CEIC公开的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3月起从美国进口LNG为零,自6月起原油进口为零,最新的7月数据同样为零。煤炭(含钢铁用煤炭)方面,截至1月,每月从美国进口约135万吨,但5月以后骤减至不足1吨。
此次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停止进口美国生产的主要能源。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执政下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2019年底,这三类能源资源的进口量也曾一度降至零。不过,第二年(2020年)1月,中美签署了旨在缓解贸易战紧张局势的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将进口的美国产品增加到1.5倍,此后进口量迅速恢复。
俄罗斯产能源的进口增加,“去美国化”或持续
此次中国的能源“去美国化”动向有可能会长期持续。第一个原因是当前中美贸易谈判处于僵持状态。特朗普于8月11日签署总统令,将24%的对华对等关税附加部分的适用暂停期限延长90天至11月。这是第二次延长对等关税适用期限。
但今年2月和3月美国以防止非法药物流入为目的向中国征收的总计20%的“芬太 尼关税”仍保持不变。因此,中国为对抗芬太尼关税而对美国产LNG、煤炭、原油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也继续保持不变。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导致燃料价格飙升,中国十分重视能源安全保障,一直在不断增强国内产能并推进采购来源地的多元化。
CEIC的数据表明,7月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产量为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连接的管道进口的天然气为520万吨,同比增长4.8%,均有所增加。中国2022年以后停止公布各国管道进口量,但据认为主要是来自连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进口量增加所推动。
由于西方国家实施禁运、价格变得便宜的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也在增加。7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增长16.8%。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征收加征关税,但目前暂缓对中国加征关税,这并未成为中国减少俄罗斯产品进口的因素。
价格短期下跌,长期面临上涨压力
中国的举动成为国际行情的下行因素。面向日本等亚洲地区的LNG价格方面,目前作为指标的10月期货在每100万BTU(英国热量单位)11美元中段徘徊。比因中东局势紧张而上涨的6月下旬创下的高点下跌约20%。
丸红经济研究所高级主任研究员李雪连指出,能够从俄罗斯购买低价原油和管道天然气的中国对购买LNG等高价资源的意愿有所下降。这成为抑制亚洲LNG价格上涨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从更长期来看可能会推高价格。Rystad Energy的高级分析师尾高昌典指出:“美国众多LNG等新开发项目的收益预期恶化,可能导致最终投资决定延迟”。他认为如果开发延迟,“可能会影响目前在建新项目启动告一段落的2033年以后的供应前景”。
美国要推进新开发项目,除了日本、韩国等传统稳定客户外,确保目前主要使用煤炭的东南亚等新买家将成为关键,但如果价格不下降,也存在难以聚集买家的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浜美佐 ,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