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微软,马斯克高调推出AI新公司“巨硬”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8月25日 18:18
马斯克推AI公司"巨硬"挑战微软,xAI支持遇技术监管障碍。

8月25日消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高调宣布为新公司“巨硬”(Macrohard)招揽人才。

“巨硬”是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公司,誓言颠覆价值1.2万亿美元的软件行业。这家“纯AI软件公司”旨在通过自动化软件开发,直接挑战微软的Office套件和Azure AI平台。美国专利商标局文件显示,xAI已于8月1日为“Macrohard”提交商标注册申请。

“这名字有点戏谑,但项目是真实存在的!”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勾勒出用AI彻底模拟微软等软件巨头的宏伟蓝图。“巨硬”依托马斯克的xAI初创公司,基于Grok聊天机器人,并由xAI在孟菲斯的Colossus 2超级计算机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xAI工程师布伦特·梅奥(Brent Mayo)转发了马斯克的帖子,显示内部对项目的支持。Grok在X平台回应评论称,理论上AI可复制微软从编码到管理的“整个运营”,并透露公司正在招聘。马斯克未提供更多细节,xAI和微软的发言人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AI风暴席卷软件世界

“巨硬”计划是用数百个专业AI代理取代人类开发者,覆盖编码、测试和用户体验设计。马斯克宣称,这能将开发成本砍掉70%,上市速度提升40%,还杜绝人为失误。“巨硬”整合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和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现实数据,与马斯克的生态系统——包括特斯拉、Neuralink和xAI的超级计算设施形成强大协同。

但公司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AI虽在重复任务上如鱼得水,却在创造力和复杂决策上捉襟见肘,而这些正是企业软件的核心。微软的霸主地位不仅靠代码,还倚仗深厚的客户关系和数十年的经验积累。让企业放弃Office 365或Azure AI,转投巨硬的未知方案,难度堪比登天。

微软如今已将xAI的Grok融入云服务Azure,并加速AI工具开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将AI、安全和质量作为战略重点,尽管其Copilot工具在用户采用上落后于OpenAI的ChatGPT,后者周活跃用户达7亿。马斯克抨击微软与OpenAI的合作“重利轻义”,并通过针对OpenAI和微软的诉讼将竞争推向白热化。

监管压力为巨硬增添变数。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美国数据隐私法可能推高合规成本,而微软的稳固企业生态为其构筑了抗颠覆的护城河。此外,“巨硬”采购英伟达GPU的巨额成本和供应链瓶颈,也对其扩展形成制约。

投资热潮还是高风险豪赌?

“巨硬”的横空出世点燃了科技圈的热情,但投资者面临机遇与风险的抉择。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看好AI未来2-3年的牛市,但MIT网络化智能体与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倡议(NANDA Initiative)最新发布的《生成式AI的鸿沟:2025年商业AI状况》(The GenAI Divide: 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报告指出,95%的公司未从AI获利。“巨硬”的成败取决于AI智能体能否应对企业需求、满足监管要求,并控制基础设施成本。

对敢于冒险的投资者,认为“巨硬”是高回报的潜力股。若能撼动微软的软件帝国,收益将极为可观。但多元化投资不可或缺,需平衡对xAI、英伟达等AI新贵的押注,与微软、Adobe等转型AI的传统巨头的投资。哈佛管理公司等机构增持微软,显示对其防御能力的信心。

马斯克的“巨硬”是一场大胆的AI颠覆实验,意在重塑企业软件版图。尽管技术和监管障碍重重,其与马斯克生态的融合及微软的战略漏洞令人振奋。投资者需在乐观与谨慎间找到平衡,软件的未来不仅取决于AI复制代码的能力,更在于能否再现驱动创新的人类智慧。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