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3200人,雅诗兰黛巨亏56亿
雅诗兰黛恢复增长之路似乎还需一段时日。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叠加关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
从8月20日其发布的2025财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及Q4(2025年4-6月)业绩报告看,雅诗兰黛这艘巨轮虽然正在调转方向,但是业绩仍然承压。
其中,2025财年整体业绩呈现营利双降局面,净销售额较上一财年同期同比下跌8%,为143.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8.01亿元)。
△图源:雅诗兰黛财报
另据外媒The Industry Beauty报道显示,其股价在预计年利润低于华尔街预期后,于盘前交易中下跌9%。
不过,雅诗兰黛集团在财报中透露其对未来和恢复增长充满信心。“经历三年的下滑后,我们预计2026财年将实现有机销售增长,并开始重建运营盈利能力,争取在未来几年实现稳定的两位数调整后营业利润率。”雅诗兰黛集团新帅Stéphane de La Faverie在其上任的首个财年财报中如是说道。
深入分析雅诗兰黛集团最新财报的个中细节,还有以下关键信息值得关注:
雅诗兰黛预计与关税相关的逆风将对2026财年的盈利能力产生约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的影响;
总体营业利润亏损7.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33亿元),主要是由于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滑石诉讼和解以及公司间版税收入下降;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裁员超过3200个职位;
The Ordinary营收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倩碧在所有市场净销售额呈增长,Le Labo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2026财年Q1开始,雅诗兰黛集团对区域架构进行调整,未来,中国大陆将作为单独地区列报。
仅香水业务呈微增
深入分析雅诗兰黛2025财年财报细节,从不同品类的销售额来看,除香水品类营收大致持平且微增外,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其余品类净销售额均下滑。
其中,皮肤护理业务、头皮护理业务较上年同期两位数下滑,分别下滑12%、10%;彩妆业务则下跌6%。
△图源:雅诗兰黛财报
从营业利润看,彩妆业务、香水业务、头皮护理业务均为亏损,其中,彩妆、香水业务呈由盈转亏。此外,处于盈利状态的皮肤护理业务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同样呈下滑,同比下跌22%。
可见,尽管历经多重调整,但在经济下行期,雅诗兰黛集团仍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对于上述各业务的下滑原因,雅诗兰黛在财报中也有阐述。举例来看,护肤品业务的下滑原因主要是由于Estée Lauder和La Mer的下滑。
具体来看,该业务业绩下滑原因主要包括:
亚洲旅游零售业务销售额下降;
净销售额降低,部分被销售成本和非面向消费者的费用减少所抵消;
2025财年第四季度,Dr.Jart+品牌在韩国和中国大陆的业绩低于预期。
不过,得益于有针对性地扩大覆盖消费者,The Ordinary营收实现中个位数增长。此外,2025年618期间,在抖音和天猫平台,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在高端美妆与奢华品类中位列第一、第二;祖玛珑则在高端香水品类中位列第一/第二,魅可在抖音的专业彩妆品类中排名第一。
从彩妆业务来看,该业务业绩下滑原因主要系M·A·C品牌出现下滑,另外,Too Faced唇部和眼部产品子类别以及Bobbi Brown的面部产品子类别销量下滑,同样反映出这些品牌的零售市场疲软。
此外,2025年确认的滑石粉诉讼和解协议相关合计支出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1亿元),同样对该业务的下滑产生了影响。
需关注的是,得益于倩碧品牌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于亚马逊美国高端美妆商店推出产品,以及全新产品推出,倩碧在所有市场净销售额呈增长,抵消了上述下滑。
聚焦香水业务来看,系2025财年雅诗兰黛集团业绩唯一没有下滑的品类,其中奢侈品牌实现个位数中段的增长,其中主要得益于Le Labo两位数的增长,以及KILIAN PARIS在一定程度上的助力。
但是,这一增长部分被TOM FORD的下滑所抵消,主要原因是该品牌在北美的零售市场表现疲软。
纵观国际美妆企业最新财报,PUIG集团香水与时尚业务按报告汇率增长6.5%,依特香水同比仅增长1%,但LVMH集团、爱马仕集团香水与美妆业务均为下滑,分别下滑1%、4.1%,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水赛道的红利要消失了吗?
中国大陆下跌6%
聚焦雅诗兰黛集团各地区表现来看,呈全线下滑。从净销售额来看,EMEA地区(即欧洲、中东及非洲)下滑幅度最大,为12%,美洲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分别下滑4%、7%。
从营业利润来看,同样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美洲地区营收同比下跌100+%,EMEA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分别下滑27%、96%。
△图源:雅诗兰黛财报
需关注的是,雅诗兰黛在财报中提及其在亚洲旅游零售业务销售额下降,原因包括:
中国消费者情绪持续低迷,转化率下降;
零售商在韩国和中国大陆将策略转向更有利可图的免税商业模式,导致补货订单减少。
除此之外,据雅诗兰黛财报透露,其在中国大陆净销售额出现个位数中段降幅。受整体严峻的零售环境、消费者情绪低迷影响,2025财年上半年净销售额的下降幅度,超过了下半年因创新、针对性拓展消费群体以及关键购物节点的成功所带来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雅诗兰黛集团还在最新财报中披露了一项重大变动。
其表示,为了强化问责制、简化内部运营,同时配合近期宣布的管理层变动,雅诗兰黛集团决定对其地理区域进行了重组,自2026财年第一季度起,将按照新的区域架构,按地理区域报告2026财年及与之可比的2025财年的业绩。
新划分的四个地理区域如下:
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欧洲、英国、爱尔兰及新兴市场(“EUKEM”),包括此前报告的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市场,以及此前归入亚太地区报告的东南亚新兴市场,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亚太地区,包括公司此前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报告中的全球旅游零售业务;
中国大陆业务,以后将作为单独地区列报。
按照最新区域架构来看雅诗兰黛集团各地区业绩,可以看到,2025财年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27.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6.69亿元),在四大地区中排名垫底,按报告汇率计算同比下跌6%。
△图源:雅诗兰黛财报
结合品牌表现来看,雅诗兰黛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下降,但海蓝之谜则凭借在2025财年下半年推出的新产品的成功实现增长。
梳理对比国际美妆企业最新财报披露的包含中国市场在内的地区销售额情况,大体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PUIG集团等在华增长,欧莱雅、资生堂等则与雅诗兰黛一样,在华呈不同幅度的下滑。
近年来,国际美妆企业中不乏通过降本增效来缓解经营压力的存在,在最新财报中,雅诗兰黛集团也披露了PRGP重组计划(即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的最新进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裁员超过3200个职位,另据雅诗兰黛预计,考虑特定领域部分员工再培训和重新调配后岗位的取消情况,截至目前已获批的净裁员人数将在5800至7000人之间。
此外,其还预计这项重组计划下各项具体举措的审批工作将在2026财年末全部完成。而PRGP的重组计划部分一旦全面实施,预计将产生约16亿美元至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237亿元)的税前重组及其他费用,其中包括员工相关成本、资产相关成本、合同终止费用以及与实施这些举措相关的其他成本。
相似举措,在资生堂、宝洁、联合利华身上也能看到。
如今,化妆品行业的高增长时代已成过去式,行业中的每一位都会面临新挑战、新难关。面对困局,如雅诗兰黛集团般的国际美妆巨头,在过往穿越周期中,所积淀的余粮和武器,为其储备了一定的底牌。
但是,巨轮转身并不容易,雅诗兰黛想要恢复恢复增长,需要完成一场深刻的自我重构。而这场重构,注定漫长且充满挑战。
文中换算:1美元≈7.19元人民币
信息来源:雅诗兰黛财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