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这家上市公司被退市?
今年可谓是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江苏吴中”)的多事之秋,继童颜针解约纠纷、信息违规披露被罚3050万等后,其正式进入停牌实质退市阶段。
11月26日,江苏吴中(股票代码:6002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下文称“上交所”)发布多个公告,事关停牌及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
图源:上交所
公告显示,江苏吴中股票目前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面值退市等多重退市风险,以及叠加资金占用、股东股份质押冻结、业绩亏损等经营问题。
结合当前医美行业发展态势,江苏吴中、奥园美谷等跨界入局者,均通过收购模式试图抢占赛道龙头地位,如今却纷纷陷入暴雷困境。
这是否意味着,医美乃至化妆品产业的生存门槛在进一步升级?
童颜针龙头因暴雷被退市
从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行政处罚书》内容来看,江苏吴中(目前为简称为*ST苏吴)主要存在三大违法事实:
1.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钱群山
据公告称,2018年2月,江苏吴中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钱群山通过此次变更实际取得公司控制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江苏吴中在2018-2023年期间披露的年度报告中,均将钱群英列为实际控制人,相关信息存在虚假记载,与实际控制权归属情况不符。
图源:网络,江苏吴中法人、实控人钱群山
2.虚增营收成本及利润
据中国证监会调查发现,江苏吴中旗下三家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吴贸易发展 (杭州) 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与浙江优诺德贸易有限公司等关联方开展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
且江苏吴中通过该手段造假多项财务数据,从而虚增2020-2023年营收、成本及利润,主要内容如下:
1)四年虚增营收分别为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和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比例26.46%、26.39%、21.26%和16.82%;
2)虚增营业成本分别为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和4.5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37.08%、35.47%、28.40%及20.95%;
3)依次虚增利润总额为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和2121.94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89%、51.65%、26.42%及29.81%。
3.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
另外,据公告称,江苏吴中还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形如下:
江苏吴中支付无商业实质贸易采购款等方式,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但未在2020-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该情况,构成重大遗漏。
截至各年末,关联方占用资金余额分别为1.27亿元、13.93亿元、15.43亿元及16.93 亿元,占当期披露净资产比例依次为6.88%、74.20%、84.60%和96.09%,资金占用规模逐年扩大且占比接近全额净资产。
基于此,中国证监会指出,钱群山、钱群英、陈颐、孙曦和骆啸这5名高管为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在期间存在隐瞒实控人身份、签字保证年报真实、未勤勉尽责等违规行为。故对以上5人及江苏吴中进行违规处罚,累计罚款高达3050万元,主要如下:
1)对江苏吴中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000万元罚款;2)对钱群山给予警告,合计罚款1500万元: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 万元,以实际控制人身份罚款1000万元;3)对钱群英给予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4)对陈颐给予警告,并处150万元罚款;5)对孙曦、骆啸分别给予警告,各处以100万元罚款。
同时,中国证监会还表示,钱群山作为江苏吴中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组织、指使实施案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依据《证券法》《证券市场禁入规定》相关条款,证监会决定对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自决定宣布之日起,禁入期间内,钱群山不得在任何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证券服务业务,或担任任何证券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另外,在其他公告中还披露,江苏吴中目前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经营风险:
1)股权质押与司法限制风险:公司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持全部1.23亿股股份已处于质押、司法标记、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状态,可能影响公司股权稳定性;
2)业绩大幅亏损风险: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承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746.8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94.03%,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不仅如此,在今年江苏吴中集中爆发舆情,还存在童颜针代理权生变、子公司涉骗税案被起诉、因贷款逾期账户被冻结等负面事件。
在上述一系列负面信息下,江苏吴中的股价持续走低,昨日(11月25日)收盘价仅为1.24元/股。
图源:百度股市通
总的来看,目前江苏吴中已陷入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与面值退市的双重绝境,同时叠加公司治理崩坏、主营业务崩塌、财务状况恶化等多重棘手问题,整体经营发展已濒临停滞。
借资本跨界医美的巨头
回顾江苏吴中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普教-医药-医美三大领域的跨越,而在这一进程中其均是通过收购中小型企业扩大规模,从而切入其他赛道,但最终因违规行为、资金链断裂而暴雷。
目前,江苏吴中及第一大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由江苏吴中集团存续分立出来)法人分别为钱群山、钱群英兄妹,两人最早都从事房地产行业,两人于2018年斥资入主。
图源:企查查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吴中前身为1994年创立的普教系统校办企业——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更名“江苏吴中”)。需注意的是,江苏吴中集团前身曾作为股东参与其设立,但2009年集团存续分立后,双方无关联的关系。
1999年,江苏吴中实业在上交所上市,获“中国普教第一股”称号;2002年起剥离教育资产,聚焦医药制造,并通过收购拓展业务,2003年启动MBO改制(国有企业管理层非公开收购股份),2009年实现私有化。
改制后,江苏吴中于2010年拓展大健康领域(初期涉保健品),2016年战略转型跨界医美,确立“医美+医药”双轨战略;2018年控股达透医疗,获韩国童颜针中国独家代理权,快速切入高端医美注射剂市场.
此后,江苏吴中通过在线下布局医美机构、收购上游耗材企业、自研玻尿酸等进行规模扩张,逐渐跻身国内医美巨头。
失败根源:痴迷资本运作
然而,从江苏吴中在医美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看,其主要是通过代理爆款+收购上游等企业快速切入赛道,但最终呈现短期爆发停滞的情况。
2022年,其拿下韩国童颜针艾塑菲大陆独家经销权,2024年产品获批后迅速起量,且在当年贡献3.26亿元营收,至2025年一季度营收占比更是达35.55%,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基于上述情况,可知江苏吴中运作模式聚焦海外成熟产品代理,并未布局自研情况,且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与渠道。
还需值得注意的是,从被强制退市可以窥见,江苏吴中痴迷资本运作,虽获得短期利益,但这种财务粉饰与核心价值的缺失,必然会引发系统性崩塌。
如该企业通过三家子公司开展“空转贸易”,2020-2023年累计虚增营收超17亿元、利润近8000万元,同期关联方资金占用从1.27亿元飙升至16.93亿元,2023年末占净资产96.09%,以及财务造假,四年虚增营收占比超16%,2021年虚增利润占比过半,甚至借研发资本化调节利润,最终遭顶格处罚。
究其原因,吴中痴迷资本运作,对医药主业缺乏敬畏,导致缺失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流于表面,且屡触合规红线。
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这三大短板:一是,对独家代理权依赖过重,缺乏自有产品矩阵,抗风险能力薄弱;二是,母公司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重大违法问题触发退市风险,严重冲击品牌信任;三是,合作方Regen被爱美客收购后,因商业利益冲突遭单方面解约,且协议未设有效保障,核心产品授权突发丧失,导致业务彻底停滞。
而与江苏吴中命运轨迹相似的,还有近年医美赛道的“折戟者”奥园美谷。这家从房地产跨界医美的企业,曾通过密集收购成熟医美机构快速跻身行业头部阵营,试图凭借资本运作实现赛道转型。
不过,其因自有核心产品与技术壁垒的硬伤、对医美行业合规逻辑与运营规律的认知短板,叠加资金链断裂与违规操作等多重风险,最终使其扩张神话轰然崩塌,陷入业绩巨亏、信用危机的困局。
从江苏吴中的“代理依赖+治理失控”到奥园美谷的“资本跨界+根基薄弱”,两家企业的黯然退场,为医美行业敲响了警钟:医美赛道的长期价值,终究锚定在核心技术、合规运营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上,而非短期资本炒作或单一资源依赖。
对于跨界玩家而言,脱离行业本质的盲目扩张、忽视合规底线的粗放经营,终将被市场淘汰。唯有深耕技术研发、筑牢合规根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飘飘,责编:高高,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