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

晓芳说职场·2025年08月18日 07:33
有一种骗局叫“养老”,但它真正瞄准的,从不是金钱。

这可以说是,中国史上金额最大、被骗人数最多的一起养老诈骗案。

因为,它在8年的时间里,骗了60万老年人的,超244亿元的养老钱。

他们当中可能就有你的父母,而把你爸妈忽悠掏出一辈子积蓄的人,叫周志峰,山海集团实控人。

2025年6月27日,随着辽宁大连法院的一纸判决书,周志峰也因集资诈骗罪、洗钱罪被判无期徒刑

他的两名得力助手,王长东和鲁红也分别领刑16年14年

但讽刺的是,骗局被曝光后,很多老人依然不信,不相信常陪他们聊天的"好孩子"怎会变成阶下囚?

01

这不仅是金融骗局

更是情感陷阱

谁能想到,244亿养老钱的消失,竟然是从几颗免费的鸡蛋开始的

每天清晨,菜市场门口或小区花园里,总能看到一群笑容满面的年轻人。

他们手上拎着鸡蛋、大米、毛巾,见到路过的老人就热情地迎上去:

“阿姨,免费领鸡蛋啦!”

“叔叔,带袋大米回家吧!”

老人们节俭一辈子,看到免费的东西自然心动,便停下脚步。

(图文无关,其他骗局图片)

这些年轻人正是周志峰派出的业务员。

他们不光送东西,更“送温暖”。

他们会关切地问老人昨晚睡得好不好,血压高不高,记得老人的生日,捧着蛋糕来唱生日歌,还陪老人看病,会问:“阿姨,今天膝盖疼不疼?”

总之,只要老人找他们,都随叫随到,比亲儿女还贴心。

情感的陪伴,往往是骗局最锋利的武器。

他们用温情攻势筑起一座“信任堡垒”。

而一旦取得信任后,周志锋就亮出了他的獠牙。

将老人们带离熟悉的环境,也远离子女的监督。让一位位号称“远道而来”的所谓公司的高管,介绍投资项目。

“叔叔阿姨,现在投资我们的‘康养合伙人’项目,年回报率20%!银行利息连零头都赶不上!”

“买‘旅居会员卡’吧,一万九千八,每年分红两万,还能免费旅游!”

导师们在台上卖力推销,业务员们在边上煽风点火,他们甚至教老人:“您一辈子为儿女,也该为自己活一次了!这点钱自己做主!”

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加上对业务员的信任,老人们纷纷掏出了养老钱。

而他们不知道,自己正陷入一个典型的需要用拉人头来维持的庞氏骗局

最终,这场骗局也随着资金链断裂,引来崩盘的一天。

最令人心碎的是,即便新闻铺天盖地,警察上门登记损失,仍有很多老人拒绝相信被骗。

为什么老人如此执迷不悟?

因为骗子填满了他们内心最深的空洞——孤独。

02

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

虽然这个打造了百亿诈骗帝国的周志峰进去了,可是外边还有无数个周志峰,无数个山海集团,用着同样的套路,吸着更多老年人的血。

比如,就在山海案宣判前两个月,名为"山与海"的康养企业爆出40亿骗局,三万老人受骗。

这家曾登陆新三板的"候鸟旅居第一股",运营模式与山海如出一辙。

这不禁让我们疑惑,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

1、骗局的伪装越来越高端

我们曾以为骗子只会街边发传单、口头承诺,但现在的养老骗局,一个比一个专业、一个比一个“正规”。

比如这次的“山海案”,周志锋精心打造了一个看似强大的“养老帝国”,山海慧药房、夕阳红旅行社、山海商贸……

这些门店装修豪华,员工穿着笔挺西装,老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自然深信不疑:“这么大的公司,还能跑了不成?”

因为每年带动上百万老人旅游,山海集团居然还成了香饽饽,跟全国各地官方签订旅游合作。

对于老人们来说,连官方都站台支持,这还能有假?

还有,2022年疫情最严峻时,他们在街头免费发放5.8万片退烧药的举动,让无数老人视其为雪中送炭的亲人。

这些诈骗集体,伪装的像公司、像银行、像合法机构,老人们自然怎么看都不像骗局。

2、老人认知与信息的双重困局

我们总说“别贪便宜”,可问题是——老人根本没有“信息对称”的能力。

他们不知道“年化20%”意味着什么,更不会分辨“艺术品投资”“土地理财”是否合规。他们看到的是“合同正规”“有章有印”,听到的是“国家政策支持”“银行不如我们收益高”。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长辈每天接触的信息却是——

• 广场上免费的健康讲座;

• 楼道里“理财推荐”的小广告;

• 送到家门口的“专家亲访”“友情提醒”。

他们的信息来源早已被人为圈定,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信息茧房,

律师王丽曾说:“老年人在投资前要咨询专业人士。”

但你知道吗?对很多老人来说,那个“业务员”就是他们最信任的“专业人士”。

3、被亲情绑架的养老困境

就算周志峰锒铛入狱,依然还有不少老人在场外应援:山海无罪,周志峰无罪。

“就算被骗也高兴,”一位退休教师无奈地说,“公司经常送东西,过年过节还发礼物。”

在这场骗局中,也有许多高知退休者,他们并非缺乏判断力,而是难以抗拒情感空缺被填补的温暖。

当亲生子女忙于生计,骗子们用虚假的亲情绑架了真实的需求。

在甜蜜的情感陷阱中,有的老人就算隐约感觉不对,也愿意往里跳,以至于就算梦醒时分那天,也不愿意醒来。

不是老人太“傻”,而是他们太久没人陪。

当亲情出现真空,骗子便提着鸡蛋登门而入。

03

老年人防骗

不是靠技术,是靠陪伴

防骗不是靠安装多少APP,也不是看了多少宣传册。

真正的防线,是家。是你。是我。

公安部提出“三道防线”:

1. 家庭防线:每周一次与父母的深度沟通,哪怕是视频电话。约定好“大额花销要告知”这条家庭底线。

2. 技术防线:帮父母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诈骗预警、设置账户限额,建立金融安全的“护城河”。

3. 渠道防线:牢记一句话——所有保本高收益都是骗局!

同时,中国普法发布了以下5种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家里有老人的,可以转发给他们看看,或者打电话给他们讲一讲。

“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最后:

当我们指责老人“贪小便宜”时,或许该看看他们脚下那片孤独的土壤。

中国有近三亿老年人,其中独居的接近两千万。

他们有大把时间,手里攥着或多或少的养老金,唯独缺少高质量的陪伴。骗子们不过是看准了这片沃土,投下几颗“温情”的种子,便长出了244亿的恶之花。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骗局叫“养老”,但它真正瞄准的,从不是金钱,而是孤独的心。

愿每个人都能记住这堂沉痛的课——真正的爱和陪伴,永远不能外包给别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王晓芳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Gemini创始人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曾因起诉Facebook窃取其社交网络创意而声名鹊起,还曾参加过北京奥运。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