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集体涨价,到底是谁扛不住啊?

科技狐·2025年09月30日 07:25
快递涨价,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

“ 我觉得快递涨价肯定会影响商品的价格,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得是消费者买单。 ”

“ 快递涨价,和什么因素有关?会不会从商家传递给消费者,引起网购价格上升? ”

“ 快递费涨了,那服务能不能好一点? ”

有关 “ 快递集体涨价 ” 的话题,这两天引发了网友热议。

考虑到国庆节过后就要迎来下半年的 “ 双 11 ” 购物节,跟快递涨价也直接相关。

所以不少网友还是有很多担心和顾虑。

快递集体涨价这个话题,其实是近几个月多方面因素积攒引申出来的。

近期,快递行业在浙江、上海、湖南等多地掀起了一波涨价潮。

具体包括中通、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上调收件价格,每单涨幅在 0.2-0.4 元左右。

这几毛钱的涨幅,可能对消费者个人来说感知并不明显。

但快递这个行业本身单量是以亿件计,利润本身就比较薄;

所以对于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而言,每天收件或者寄件上万都很普遍,所以涨这 2 毛、4 毛的,可真不少了。

来一组数据直观感受下就更清晰了:

今年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956.4 亿件,同比增长 19.3% 。

你想想,这个百亿的体量,每件涨个 2 毛钱......

既然快递行业都在蒸蒸日上了,为啥还要涨价呢?

首先,快递单量上涨只是一方面,对应的是行业 “ 价格战 ” 。

单件快递均价从 8.15 元降到 7.52 元,而单量多又要保障快递业务维持运营,那人力等成本也会上涨;

价格和成本脱钩严重,就直接导致快递公司营收压缩;外加行业低价竞争,也让每单快递毛利更低;

甚至有 “ 末端网点单票毛利不足一毛钱 ” 的情况,这让快递员的派费也不断被压缩。

这一笔账算下来应该也不难理解了,行业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

所以快递集体涨价,大面上看,是为了缓解这种内卷压力,合力助推行业良性竞争。

那涨完价后,咱先不说谁在承担涨价的压力;

咱先聊聊快递公司收入上去了,真的会改善快递员的收入嘛?

快递员这个群体,是很庞大的。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快递员的数量增加到了 450 万;

你想想啊,450 万快递员上半年派送 956.4 亿件快递,这压力是真的大。

这样一算,也能理解了,为啥近两年时不时出现快递服务体验下滑的话题。

从消费者角度,不少快递员不通知就直接把快递放快递柜,不打电话、不送货上门的情况也不少。

换句话说,换咱每天去送快递,如果到手的工资和工作强度不成正比,难免会出现 “ 消极怠工 ” 的情况,主要这行也是体力活。

话说回来,如果涨价能提高快递员的收入,那送快递的积极性提高了,也会间接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好事。

关键就在于,能真正的落实,这块儿的主动权,就回到了快递公司的手里。

再换个角度来看,快递涨价,另一面直接个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也直接相关。

比较明显的当然是商家。

对于干电商的各品类商家而言,其实近几年本身就在遭遇电商行业的内卷冲击。

因为电商也是卷低价、赚薄利啊,这些年电商的常态,本身就取向高推广费、高退货率、低利润......

这么说吧,“ 为平台打工 ” 的商家言论,这两年是不是听得越来越多了?

如今电商发货,基本都标配包邮,那快递涨价,表面上不就意味着商家还要让利一部分嘛。

诶,这个问题又落到电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了。

电商越来越难,那为了赚钱,是不是难免有不少商家变相涨价呢。

就算保持低价竞争,有没有可能出现降低成本的做法啊。

所以这一套看下来,就形成了不少网友表示 “ 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 的看法。

各行各业的消费者,缺的不是共情快递员辛苦的善良,而是部分平台、商家能有行业自律的自觉,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这几年到底谁赚钱了呢,不管是快递行业还是电商商家,在疯狂内卷的时期,总有少数是收益上涨的。

那钱赚到口袋里了,有多少愿意拿出来回馈底层快递员、提升自身产品力和服务水平的呢?

这个关键问题,大家都懂,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所以上面出手干预,今年多次强调、约谈 “ 反内卷 ” ,也是为了倒逼行业规范、良性发展。

就快递行业来说,从 “ 规模扩张 ” 到 “ 高质量发展 ” 转型,这涨价吧,只能说是行业变革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可能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感受更多的是从产品价格和服务两方面来印证成果。

或许在转型的过程中,扛不住的是大多数。

但是从长远来看,涨价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在当下这个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反对无底线价格竞争,已经成了监管重点。

短期内的阵痛无法避免的话,就蹲一个长期吧。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需要一定时间去等、去相信、去见证全行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参考资料:九派新闻、新华财经、澎湃新闻、小牛行研、新浪微博等其他网络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狐妹,编辑:CR,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尽管行业前景向好且公司战略清晰,但仙鹤股份仍在此次披露的预案公告中密集提示了多项风险。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