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全景,今年海外储能订单为何暴涨

新能源产业家·2025年07月31日 20:36
这一次,是刚需

海外储能订单暴涨背后

今年,储能企业的出海订单爆表了。

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签海外订单199个,规模突破160GWh,同比增长高达220.3%。

要知道,2024年海外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也就是81.5GWh,拿到的订单数也就是150GWh,这半年的订单,比去年全球装机量高了2倍。

除了传统的欧洲、美国市场,新兴市场的表现同样喜人,从 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情况来看,中东、澳洲、东亚三地分别达到 35、33、20GWh。

而细看爆发的订单背后,是长期存在的电力需求未被满足,比如美国老旧电网问题,欧洲光伏消纳问题,中东非洲的电力短缺问题等等,而储能正以“万能牌”般的角色嵌入各地能源版图。

让我们逐一辨析。

01 欧洲:消纳瓶颈与电价波动下的刚需

欧洲,这片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乐园”在配电侧光伏装机规模庞大,而这也暴露出传统电网在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消纳上的短板——电力无法有效从发电地输送至负荷中心,高峰时段局部电网易阻塞,引发供需失衡和能源浪费。

欧洲户用光伏

这时,储能就成为破解难题的唯一解法:通过在用户侧配置电池,可存储白天过剩的光伏电量,削减尖峰时段向电网馈入的电力冲击,并在晚高峰释放能量以平衡负荷。

而2024年以来欧洲多国颁布调整的多项政策,也在给储能“加柴添火”。

例如德国在2025年1月起推行动态电价,要求电力供应商向所有居民和工商用户提供与批发电价实时联动的动态电价套餐。电价像股票一样实时波动,储能的“套利空间”瞬间被放大。

法国则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削减甚至取消小规模光伏的上网电价补贴,“逼着”业主们通过储能把自家绿电“吃干榨净”。

据预测,在动态电价和补贴政策驱动下,欧洲工商业储能正迎来快速增长拐点,2024–2029年CAGR有望达55%,预计2025年欧洲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3.6GWh,同比增长62% 

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则让欧洲电价一度飙升,虽然2023年起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欧洲居民电价仍普遍较高,在动态电价机制下波动性更强。

安装储能,等于给用电成本上了一道保险,还顺带提升了供电安全感。这种真金白银的诱惑,叠加政策推力,让欧洲的储能需求持续高涨。

02 北美:“破洞裤”迎来补丁

近年美国储能装机增速惊人:截至2024年底,美国全年新增储能装机约37.1GWh,同比增长约34%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

众所周知,美国电力需求基数庞大,并且还在持续攀升:数据中心扩建、本土制造业回流、电车市场扩张等因素共同推高全社会用电需求。

而于此同时,美国电网设备老旧,输电网络投资长期不足,这头“老黄牛”根本拉不动越来越重的车,导致电网故障和区域停电事件频发,甚至部分地区并网新项目需要排队数年。

美国一处供电设施

老化电网难以及时扩容升级,这时储能成了那块不可或缺的“刚性补丁”——无论是作为电网侧调峰调频资产,还是用户侧备用电源,储能在美国就是保障供电稳定、缓解电网压力的硬需求。

特别是像加州、德州这样电网事故频发的地区,居民和企业对电池备电的依赖度更是直线上升。

目前CASIO(加州独立系统运行公司)和ERCOT(德克萨斯电力可靠性委员会)旗下部署的储能功率分别达到10.8GW和6.7GW,双双创下新高。

03 澳大利亚:水深火热与高电价

澳大利亚近年来深受极端天气影响,暴雨、热浪轮番上阵,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

澳大利亚山火

2025年初至5月,由暴雨、热浪等极端气候造成的保险索赔事件超过32,000起,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气候灾害频发令电力基础设施故障频率升高,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引发停电和电价飙升。

2025年7月起澳全国多个地区的电力默认批发价上涨,部分地区涨幅高达9.7%。面对这“烫手”的电费单,储能的价值瞬间凸显——削峰填谷,省心省力又省钱。

澳大利亚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储能普及。

2025年5月,澳政府豪掷23亿澳元推出“廉价家用电池计划”,自2025年7月起对家庭、企业和社区组织安装小型电池系统(5kWh至100kWh)给予约30%的前期成本补贴。这一补贴可将典型户用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由7-8年缩短至5-6年,最优情况下可降至4-5年。

这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居民的安装热情。当前澳大利亚每年新增户用光伏装机超过30万套,但2024年配套储能的比例仅约10%,累计户用光伏中配储率不足5%。

主要原因是在补贴前,光伏系统回本仅需3-5年,而电池需7-8年,很多居民认为电池不划算而未安装。

但在30%电池补贴推出后,户用储能的回本周期降至5-6年甚至更低,补贴一举拉平了差距,预计庞大的既有光伏用户群体中,将掀起一股加装电池的热潮。

04 中东市场:战火中的光明“护卫”

2025年上半年,中东地区占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的23.4%,以37.55GWh规模位居各区域之首。而这一增长态势主要源于地缘冲突后的能源危机引发的供电紧张。

许多中东国家正深陷“用电地狱”,战火摧残、设备老化,让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成为常态。例如伊拉克全国大部分地区每日停电时长达 7 小时,库尔德地区甚至高达每日19小时。

叙利亚因内战导致电网基础设施几乎损毁殆尽,燃料短缺与重建滞后让停电成为常态,居民和企业只能靠昂贵又不稳定的柴油发电机续命。即使是石油大户伊朗,也在2024年底经历了全国性大停电的时刻。

在这些国家,柴油发电机广泛用于应急供电,但柴油成本高昂且供油不稳。

在严峻的供电困境下,光伏+储能作为替代柴油发电的方案展现出巨大潜力:中东地区日照充足,光伏发电成本低廉,搭配储能后即可形成24小时供电能力,大幅降低对柴油的依赖和成本。

叙利亚居民正在组装光伏板

各国政府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开始大力扶持户用和工商业储能,既为解燃眉之急,也为能源转型铺路。

例如伊拉克政府推出低息贷款鼓励分布式光储,利率上限仅2.5%,期限长达7年。政策一出,中国对伊拉克出口的相关设备应声而涨。

除此之外,2025年初伊朗工业园区组织宣布建设24个太阳能专用工业园,重点配套工商业储能系统,以保障工业用电。

可见,中东政府已将储能视为重塑能源未来的关键角色。

05 东南亚:电力短缺与电价飙升下的自救

近几年来,东南亚算是吃尽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红利。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中美贸易战为东南亚带去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也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多山的地理样貌和海岛剧烈多变的天气给电网建设带来不一般的困难和经济成本,因此,电网基础设施落后是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国情。

印尼暴雨

而薄弱的电力基础设施正为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户用储能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越南为典型代表。越南这些年工业化进程加速,电力需求水涨船高,但电源与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严重缺电。

2023年夏季越南北部曾因电力缺口而限电,引发了严重的工厂停工和民生影响。与此同时,越南国内电价近年屡次上调。高需求与高电价的双重压力下,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的用电负担沉重如山。

许多工厂为避开停电不得不自备柴油发电机,成本昂贵且污染严重。事实上,越南很多工厂屋顶早已铺满光伏板,但一遇停电,没有储能的它们就成了“摆设”。

在此背景下,光伏+储能被越南视为解决电力短缺和稳定电价的关键途径。

06 非洲市场:黑暗大陆孕育储能“蓝海”

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但电力资源极度匮乏,目前非洲总发电量仅占全球的3%。许多国家电网覆盖率很低,大量人口无电可用;即使有电地区也常因设备老旧、燃料不足而频繁停电。

西非一所学校通过太阳能提灯授课

尼日利亚就是典型:电网老化、缺气、盗损,每年全国性电网崩溃多次。

2024年尼日利亚电力监管委员会批准电价一次性上调300%,达到225奈拉/kWh(约合1.05元/kWh)企图改善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但电力服务仍不稳,当年全国电网发生了9次全面停电事故,十年间电网故障超200次。

非洲学生在煤油灯下写作业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几乎97%以上的尼日利亚企业和大部分政府机构都被迫依赖“烧钱”的柴油发电机续命。

柴油价格高昂且供应不稳,发电成本动辄每度电数元人民币,如果每天持续发电6-8小时,光燃料成本每天就高达4000-5000元人民币,这对于贫苦的第三世界人民来说可谓天价。同时柴油燃烧也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相较之下,安装太阳能+储能一次投入虽高,但运行成本极低,度电成本只有0.2元,同时更加安全无害,是替代柴油发电的优选方案。

如今一些城市中产家庭已开始拥抱光伏储能,只为应对频繁停电和沉重的电费,可以说,在非洲很多地区,储能并不是为了追求绿色或经济收益,而是满足基本用电的必需品。

除了居民自发的光伏储能之外,国家层面也纷纷将 “新能源 + 储能” 纳入发展蓝图,而中非合作更为这一进程注入强劲动力。在2023 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明确提出将为非洲实施 30 个清洁能源项目,其中就包括援助非洲国家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以缓解当地能源需求。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到2030年非洲储能装机容量可能达到28GW;到2050年有望突破140GW。

而据非洲联盟发布的《非洲大陆电力系统总体规划》预测,预计到2040年非洲总发电装机将从当前的260GW增至近1200GW,其中风光电占比将提升至约38%。要消纳如此巨量的风光电力,储能的角色不言而喻。

结语

全球储能订单的爆炸式增长已显而易见,但那串数字飙升的原因却从来不是仅靠政策或者环保概念,而是因为只有储能才能真正解决世界各地人们的用电需求。

如果说这一轮储能的爆发,与之前的区别核心,那就是“刚需”,而不是“理念”,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产业家”,作者:江乐文,36氪经授权发布。

+1
2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港股IPO太火爆,A股也热闹起来了。

2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