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的江苏和“最强”城农商行军团

楼卓昊·2025年07月28日 07:30
一超多强

当 “苏超”联赛以18万现场观众、13.3亿抖音话题播放量点燃江苏全民热情时,这片经济沃土上的金融力量也在进行激烈的市场角逐。

在省内64家城农商行(4家城商行,60家农商行)中,有13家入选了今年《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25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为全国最多。

同时,江苏省也拥有全国最多的9家A股上市银行,其经营表现都相当突出。

三家头部城商行

江苏省四家城商行中,除了江苏长江商业银行之外,其余三家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苏州银行,不仅都是上市银行,显然也是城商行中的佼佼者。

图:江苏省9家上市银行

在总资产超7.24万亿(同比增长14.99%)的宏大竞技场上,江苏省三大城商行在营收增速、利润增长、资产质量与业务扩张等多条战线展开激烈角逐。

2024年年度“战报”显示:南京银行凭借闪电般的“快攻”拿下营收增速第一(11.32%);江苏银行则展现雄厚“底蕴”与稳定输出,以318.43亿元净利润蝉联“盈利王”,并摘得利润增速(10.76%)桂冠;苏州银行则在对公贷款赛道以一记23.21%的“暴扣”实现逆袭,同时筑起了高达483.50%拨备覆盖率的铜墙铁壁“防线”。

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苏超”,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绿茵场上的巅峰对决。

在营业收入这条进攻线上,南京银行展现了强大的冲击力,2024年实现营收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在本轮“金融苏超”中拔得头筹。

图: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则稳扎稳打,实现营收808.15亿元(+8.78%),凭借庞大的体量占据中场核心位置。苏州银行营收122.24亿元,增长3.01%。

在决定最终排名的净利润赛道上,江苏银行展现了“王者”实力:不仅以318.4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蝉联“盈利王”,更以10.76%的增速摘得利润增长桂冠。其净利润规模甚至超过了南京银行(201.77亿元,+9.05%)与苏州银行(50.68亿元,+10.16%)之和(252.45亿元)。苏州银行虽体量最小,但利润增速10.16%也表现不俗,屈居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三大城商行的利润增速均超越了江苏省GDP增速(5.8%),展现了金融引擎的强劲动力。

进一步分析来看,苏州市的GDP明显高于南京市,但苏州银行的净利润却较南京银行有较大差距。

据江苏人民政府官网显示,2024年,苏州市的GDP为2.67万亿,同比增长6%;而南京市的GDP为1.85万亿,同比增长4.5%。但同期,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显著高于苏州银行。

图:江苏省行政区划

另外,从占比来看,苏州市的GDP占江苏省GDP(13.7万亿)的19.49%,但苏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却只占江苏银行的15.92%。

从整体资产规模来看,2024年,三家江苏城商行的总资产规模合计为7.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4.99%。其中,江苏银行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6.12%。其次为苏州银行,同比增长15.27%。南京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3.25%,排名第三。

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出两年,南京银行或将晋级三万亿城商行序列。

国内最大的农商行

苏州作为曾经的“小弟”,近年来大有江苏省“新一哥”的态势。

实际上,苏州之强,很大程度上强在县域经济。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市个个能打,形成“十虎争雄”的格局。目前,江苏省内一共有6家上市农商行,算是上市农商行最多的一个省份,其中的常熟银行、张家港行、苏农银行均来自苏州。

图:江苏省上市银行净息差情况

作为总部位于苏州市下辖常熟市的县域上市城商行,小微业务是常熟银行的招牌业务。2024年末常熟银行累计服务小微信贷客户超150万户,不良贷款率长期低于1%。

虽为县域城商行,常熟银行并未偏安一隅。作为国内首批改制成立、首批设立异地分支行、首批设立村镇银行的上市农商行,在网点布局方面,常熟银行“立足常熟、辐射江苏、布局全国”,已在常熟设立109个服务网点,在江苏设立7家分行和5家直属支行,并且在全国拥有34家兴福村镇银行覆盖六省、百县、千镇、万村。

结合过往,可以发现,这其实是历史改革、经济基础、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江苏省上市银行业绩增长情况

2000年,国务院选择江苏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首批试点,在张家港、江阴、常熟三地率先启动。这一改革剥离了农信社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化解了农信社不良率高、管理混乱等问题。

2025年初,江苏还获批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取代原有省联社,采取“联合银行”模式。这一改革保留县域法人独立性,同时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全省农信系统协同效率,助力中小银行获取金融牌照、拓宽业务边界。

2025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决定将江苏省联社改制组建为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作为我国农信系统内的第一家省联社,江苏省联社下辖常熟银行、紫金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6家A股上市农商行。

图:江苏农商联合银行

截至2024年末,江苏省联社系统资产总额达4.75万亿元,旗下共有60家农商行、3368个营业网点、1.3万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5.3万余名员工,是江苏省内金融机构中网点覆盖最广、服务客群最多、经营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随着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挂牌成立,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行在江苏诞生,接下来江苏“十三太保”在银行业或将更加聚力,不再是散装“十三太保”。

向上生长,差异化突围

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省内上市银行总市值已达5032.8亿元。在银行业普遍降速、承压,“苏系”银行依然向上生长。

2024年,3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分别实现营收808.15亿元、502.73亿元、122.24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8.78%、11.32%、3.01%。净利润分别为318.43亿元、201.77亿元、50.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6%、9.05%、10.16%。

图:江苏省三家城商行业绩情况

6家农商行中,常熟银行表现最亮眼,营收、利润分别增长10.53%、16.2%。苏农银行的净利润亦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以南京银行为例,一方面夯实了零售、对公客户的经营基础,另一方面深度联动法巴消金、南银理财等子公司,为本地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2025Q1,南京银行存款总额增速(16.84%)高于总资产增速,显示其负债结构正在优化。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8%,也高于总资产增速。

“中收”方面,2024年,南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了17.1%。其中,代理及咨询、银行卡及结算两个业务的手续费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显示出财富管理、信用卡和消费金融等业务的活力。2025Q1,南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17.98%。

图:江苏省三家城商行存贷款情况

从区域经济来看,江苏GDP常年位居全国第二(2024年上半年达5.52万亿元),且13个地市GDP均超3000亿元,形成“十三太保”的均衡格局。这种“散装江苏”特点催生了多中心金融需求,同时,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拥有1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于发展产业链金融、科技金融等有着极大的资源优势,各地级市及强县也为区域银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较强的动力。

且江苏拥有全国最多的百强县(如江阴、常熟、张家港),这些县域经济体量庞大、产业活跃,本地农商行深度服务中小企业和居民,积累了扎实的客户基础,信贷需求亦更为丰富。

图:苏超“十三太保”

当然,地方政策、资源、区域优势之上,也离不开银行自身的战略转型和清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主要聚焦综合化服务,同时持续发力零售金融等核心业务板块;农商行则重在深耕小微与“三农”。

结束语

苏超联赛激战正酣,“金融苏超”的较量也远未结束。

可以说,“散装”江苏的底层逻辑是从市到县经济发达,而经济发达的江苏孕育了最多的上市银行。

江苏省上市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无疑从更深层次印证了区域经济与金融体系共荣的底层逻辑:经济活力为银行提供土壤,银行创新反哺实体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银行的经营现状,不仅映射出江苏经济的蓬勃活力,也为中国区域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江苏样本”。下一回合的比拼,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楼卓昊Fintech”,作者:楼卓昊,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AI语音成大厂必争之地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