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亿身家女富豪曾芳勤,持续加码汽车产业链

侃见财经·2025年07月23日 10:52
领益智造3.32亿跨界汽车,股价缩水近四成转型承压

身家380亿元“果链女王”曾芳勤,再度出手。

据领益智造发布的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4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3.32亿元。回头看,这也是领益智造近年来第二次跨界汽车领域,在2021年时其曾以3800万元收购浙江锦泰,切入新能源赛道。

不过,从领益智造近期的股价走势来看,资本市场对于领益智造这一次并购的态度比较冷淡。

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领益智造股价小幅下跌1.42%,走势并不活跃。截至7月22日收盘,领益智造股价报收9.08元/股,总市值为636亿元,和2020年的最高点14.68元/股相比,4年多时间过去,领益智造的股价却仍缩水接近四成,市值更是蒸发超过390亿元。

作为果链巨头之一,资本市场选择用脚投票背后,显示出投资者对果链企业转型的观望态度。不过,即便市场对这次收购不太看好,领益智造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一方面目前地缘政治极其不稳定,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年来苹果乃至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已经出现增长瓶颈,而领益智造业绩增长也开始放缓,尤其是净利润增长方面,2024年其净利润增速为-14.5%,这也是继2021年后领益智造再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实际上,苹果产业链就像是一座“围城”:外部企业挤破头想分一杯羹,内部玩家却焦灼于逃离单一依赖。而持续加码汽车产业链的领益智造,显然是后者。

逃出“围城”

2006年,曾芳勤辞去美国硅谷电子企业高管职位,在东莞创立领胜电子(领益智造前身)。

早期,领胜电子主要聚焦手机屏蔽件、金属结构件生产,凭借在精密模具领域的经验成功打入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供应链。

2007年前后,苹果开始在全球寻找供应链网络,中国成了供应网络的重要布局地之一,而领益智造也是在此时以Macbook为切口成功叩开果链大门。

资料显示,为满足苹果对金属件表面平整度的严苛要求,领益智造自主研发“多工位连续模”工艺,将良品率从85%提升至99%,正是借助这一道护城河,领益智造在后来拿下了iPhone结构件订单,并逐渐扩展到iPad、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AirPods等产品。

2017年,领益科技作价207.3亿元借壳江粉磁材,次年3月完成重组;借壳上市后,领益科技更名为领益智造,曾芳勤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A股上市后,虽然一度因为预付款无法收回、承诺业绩不达标等历史遗留问题遭遇业绩波动,但领益智造很快走出了困境,随后开始通过并购企业大举扩张。

据媒体统计,领益智造在2018年用6000万元收购了OPPO、华为等国内手机品牌商的供应商深圳诚悦丰;2019年以6.78亿元收购全球一流充电器、适配器的开发商和制造商“Salcomp Plc”;同样在2019年,领益智造还以2991.54万美元收购了主营移动电话模具的印度公司“LITE-ON-MOBILE INDIA PRIVATE LIMITED”,以及包括赛尔康、绵阳维奇、绵阳伟联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公司。而随着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多,领益智造的营收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虽然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广,但“果链”一直是领益智造身上的重要标签。和大部分“链企”一样,领益智造也有非常明显的大客户依赖,2024年领益智造的前5大客户实现销售额247.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04%;其中,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97.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07%。

实际上,这些大客户一直是领益智造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2020年时,领益智造的前5大客户实现销售额124.56亿元,而4年后前5大客户实现销售额247.73亿元,简单计算可知,4年时间领益智造前5大客户的销售额上升了123.17亿元,增幅为98.9%;其中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从2020年的59.58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97.58亿元,增幅为63.8%。同期,领益智造的营收从281.34亿元上升至442.11亿元,营收增幅约为57%。

当然,在借助大客户推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领益智造也不得不面临“链企”的通病。例如,因为话语权低不断被压低毛利率,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领益智造“AI终端”的毛利率仅为17.43%,而在2020年时,其“制造业”的毛利率还有22.23%;若从整体的利润率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领益智造的毛利率为15.15%,净利率为4.94%,要知道在2023年一季度末,其毛利率还有20.49%,而净利率则为8.95%。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实际上,和同为“果链”巨头的立讯精密相比,领益智造的情况要好得多。

资料显示,2024年立讯精密前5大客户实现销售额2110.24亿元,营收占比为78.5%;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额1901.39亿元,营收占比为70.5%;相比之下,2024年领益智造的前5大客户实现销售额247.73亿元,营收占比为56.04%;其中,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97.58亿元,营收占比为22.07%。

不过,虽然对于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没有那么高,但由于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领益智造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上面的内容中提到,“果链”的通病之一为低毛利率,而这其实是所有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都面临的问题。除了低毛利率之外,为了应对下游手机厂商的技术要求,领益智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2024年领益智造的研发费用为19.75亿元,而在2019年时研发费用为11.4亿元;还有存货方面,由于自身处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游,领益智造需要储备大量的存货,近年来其存货一路走高,2024年存货高达58.59亿元,而在2020年时为41.75亿元。

整体而言,虽然借助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展壮大,但领益智造其实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已经见顶,据 IDC 机构数据, 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3.2%,约 11.7 亿台。而中国国内市场2.71亿台的出货量数据是近10年的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领益智造也不想只聚焦于消费电子领域,近期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46%股权,就是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探索。

据媒体报道,江苏科达主要产品为汽车仪表板、副仪表板、门护板、立柱等汽车饰件。在汽车饰件业务上,江苏科达将为领益智造带来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和江淮汽车等重要客户,其生产的车饰产品可覆盖包括“智界 S7”“艾瑞泽8”“星纪元ES”“腾势 D9”“比亚迪夏”“比亚迪海豹”“理想L7/L8/L9”等车型。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后,其“车链”业务覆盖范围也将明显扩大。

实际上,早在 2021 年领益智造就收购浙江锦泰,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根据报道,目前公司已建成湖州、苏州、福鼎等生产基地,大力布局电池电芯铝壳、盖板、转接片等电池结构件产品及柔性软连接、注塑件等其他汽车相关精密结构件,汽车业务蓬勃发展。不过,从财报来看,2024年领益智造的“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营收仅为21.17亿元,营收占比为4.79%。

相比于核心的消费电子业务,领益智造要将汽车业务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显然还要很长的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侃见财经”,作者:侃见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