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揭晓,基金公司二季末规模排行出炉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7月22日 08:28
千亿公募数量增加

经历了2025年2季度的市场V型反转,公募机构在忍耐、坚守和奋发中迎来了盛夏的二季报发布。

据WIND对本次基金二季报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21日16时),上半年内地基金公司的整体规模出现明显跃升,新发的公募产品获得市场较热烈反响。

截至6月30日,公募机构非货规模的前十名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

此外,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的公募机构依次为: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工银瑞信、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中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上述机构也构成了行业的前二十强,即俗称的“头部机构”。这些公司实力雄厚、能力接近,互相之间的起伏有“非常微妙”的变动。

此外,第二十一名到第四十名构成的行业中坚力量,也有明显的排行上上下下。本季度里,兴业基金、大成基金、东证资管、民生加银等都出现明显的规模和排名位次的提升

而在行业排名的“下半区”中,也有不少有特色的机构积极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出现了可观的排名跃升。

这共同构成了这一季基金公司排行“激烈且有序”的特征。

01 “前十强”微妙起伏

观察中国公募行业,前十强总是相对最为“稳定”的榜单,每次季报顶多变化一席。但更经常的情况是,一席也没有变化——比如本季度。

截至6月30日,公募机构非货规模的前十名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和招商基金。

上榜的十家机构和一季报完全一样。

但不变的公司名称之下,是各家头部机构“奋力向前”的激烈竞逐。根据WIND统计:今年二季度,多数前十名管理公司的规模有5%~10%之间的增长。

其中,行业头两名——易方达和华夏基金——都实现了受托规模的突破。其中,易方达管理的非货基金规模最新突破了1.4万亿元大关,华夏基金则突破1.2万亿元,在行业内保持领先。

但同时,包括第三名广发基金、第四名富国基金、第五名嘉实基金、第六名南方基金在内,各自的规模增速都超过8.4%,明显超过领跑双雄。这进一步凸显了基金业内百舸争流的积极状态。

本季度,汇添富基金成为前十强的“颠覆者”,依靠近十个点的非货规模增速,汇添富将自身排名从此前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九位。

02 第二梯队“热情高涨”

如果说第一梯队还有点“相敬如宾”味的话,那从第11名开始,行业竞逐的态势更加鲜明。

根据WIND统计显示,第11名至第20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工银瑞信、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中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受益于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国泰基金在二季度末上升至行业第14位,悄然间,国泰基金已经有了要挑战行业前列的态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排名第11位的鹏华基金正在逼近5000亿元的规模水位线,该公司也成为二季度内前二十名公司中增幅最快的公募机构。业内预计,很快鹏华可能又会获得挑战行业前十名机构的机会。

此外,兴证全球基金的非货规模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债券和指数类基金的增长是为主因。

03 “腰部阵营”火药味甚浓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非货规模前20名座次变化可谓“热火朝天”,但他们的角逐态势和前四十名的机构的竞争热烈程度还是无法相比。,

第21名-30名的十家机构依次为:兴业基金、交银施罗德、大成基金、平安基金、银华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建信基金、海富通基金、上银基金和浦银安盛基金。

变数主要产生的中间梯队:

其一,兴业基金从第23位升至第21位,环比增幅高达20%。

其二,海富通基金从第33位上升至第28位,录得34%的环比增幅。

其三,大成基金环比增幅达到10.14%,从第24位升至第23位。

资事堂注意到:最新抢到第21位的兴业基金规模,与目前第20位的兴证全球基金规模的差距有100余亿元,两家“兴业系”公募或许很快要开启一场规模的追逐赛。

04 “当年周郎”重又来

第31-40名的公募非货机构排名依次为:华宝基金、东证资管、万家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鑫元基金、国投瑞银基金、长城基金、国联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创金合信基金。

这个排名系统里,一些曾经特色鲜明的公募机构,比如东证资管、民生加银、创金合信,在今年均实现了“上升两位”的成绩。

这些公司的崛起各有原因,但团队调整到位,重点品类有序发力,是共通的特征。

05 权益固收“各有千秋”

再来看第41-50位的排序,依次为中加基金、鹏扬基金、中银国际证券、东方基金、华商基金、摩根基金、国联安基金、中信保诚基金、财通证券资产和西部利得基金。

这个排名序列里,既有中加、中银证券这样的国有银行下属的机构,也有各类风格鲜明的资管势力,各家机构起伏和排名变化都不小。

这个序列里最为突出的是东方基金,从第48位升至第44位,并一举突破了千亿元大关,环比增幅高达20%。

固收见长的鹏扬基金,则上升两个座次,规模环比上升也达到20%。

资事堂进一步注意到:非货规模超过千亿元大关的内地公募,截至最新达到49家,比一季度末的45家有显著增加

最新进入千亿非货规模的机构,包括:东方基金、国联安基金、财通证券资管、中信保诚基金等。

显然,一个热火朝天的公募大发展时代正在临近。

附下图: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非货规模排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资事堂”,作者:资事堂,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Alo迟迟不进中国,但国内瑜伽市场已经改变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