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二季报揭幕战:创新药猛涨30倍,景气投资王者归来
七月流火,A股在波动中前行。一边是消费数据温和回升、政策暖风频吹,一边是部分行业估值高企、资金分歧加剧。震荡市中,有人看到风险,有人嗅到机遇。
首批公募二季报披露,揭开了上半年基金江湖的激烈战况:创新药基规模激增30倍,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霸屏,景气投资风格强势回归。
当“老十家”与“新十家”基金公司座次重排,当AI与创新药引领的成长浪潮席卷市场,2025下半场的投资机会究竟藏在哪里?
分歧加剧的震荡市
最新数据显示,社零增速回升至6.4%,消费刺激政策成效初显,但高频消费价格仍显疲软,居民消费信心仍在修复途中。出口增速则回落至4.8%,前期抢出口效应消退。制造业PMI显示生产端修复动能仍需巩固。
估值层面,当前中证A500的PE-TTM在15.2倍,处于近10年67.7%分位,绝对水平处中枢偏上位置。指数ERP为4.95%,相对估值处于3年滚动均值附近。
易方达基金庞亚平在7月展望中指出:“6月虽然市场总体上涨,但中间的波动在放大,市场参与者的分歧加剧。7月或仍然维持震荡市,可关注波动放大下偏低位的配置机会。”
不过中期来看,当前大概率已处于中长期信用周期的底部。从中长贷TTM同比增速看,3、4、5月已连续回升,2025年整体的信用压力或小于过去两年。顺周期的核心资产如中证A500、沪深300等有望直接受益。
基金江湖的风云
2025年一季度公募非货规模排行榜显示,行业格局正在重塑:“万亿俱乐部”稳如磐石:易方达(1.99万亿)、华夏(1.90万亿)、广发(1.39万亿)分列前三,富国成最大黑马:规模环比增5.4%,取代嘉实跻身第四。
华泰柏瑞指数突围:凭借宽基指数资金流入,规模环比增3.94%。
“老十家”基金公司呈现剧烈分化。华夏(1.90万亿)、南方(1.30万亿)、富国(1.08万亿)、嘉实(1.02万亿)稳坐万亿宝座;而长盛基金仅861亿元规模垫底,成为“老十家”中唯一未破千亿的机构。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十家”的崛起——行业前十强中仅五家为“老十家”,其余席位均被新锐势力占据。一家券商分析师指出:“被动投资的崛起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传统主动管理巨头面临转型压力。”
创新药与景气的胜利者
随着二季报披露,一批绩优基金经理浮出水面:
梁福睿(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上半年累计净值增长率达75.18%,位居权益类基金业绩亚军,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3596万元猛增至11.32亿元,增幅超30倍。展望三季度:“创新药管线海外授权的产业趋势有望延续,基金将继续聚焦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维度”。
王开展(景顺长城龙头成长):任职以来净值增长16.34%,跑赢基准近10个百分点,旗帜鲜明:“成长风格迎来周期性回归,中国在新能源、半导体、AI应用等领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主线锁定中国品牌“出海”、AI应用层、新消费替代及大宗商品结构性机会。
主动权益基金集体爆发:29只产品开年涨超20%,霸屏业绩榜。鹏华碳中和主题(+46.61%)、永赢先进制造智选(+45.61%)领跑,中航趋势领航等7只产品涨幅超30%。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主题投资成为重要推手,主动基金凭借选股能力显著跑赢被动指数。
三大主线浮现
综合基金经理观点,下半年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1. 创新药全球化加速医保局《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创新药迎来政策红利期。中国在多个靶点研发进度和疗效超越海外,管线海外授权(License-out)将持续放量。国内销售则关注医保谈判和商保覆盖进展。
2. AI应用与高端制造落地景顺长城王开展指出:“算力建设正从资本开支驱动转向营运开支驱动,多模态模型向Agent技术演进,等待‘AI时代的微信’级应用诞生。”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从0到1迈向1到N的爆发阶段已然开启。
3. 中国品牌出海浪潮新能源车、船舶、半导体设备等领域,中国企业正从代工模式转向全球化品牌输出。华富时代锐选混合基金经理陈奇已全面配置泛自动驾驶板块:“自动驾驶是AI落地最快、最具商业化场景的应用之一。”
2025年的市场,没有雨露均沾的牛市,只有结构分化的机会。当公募“老十家”中的掉队者警示着不进则退的行业法则,当创新药基30倍规模增长印证着景气投资的回归,普通投资者更需保持清醒:
“这是一个高度内卷的游戏,一旦人多了,资产价格可能就会贵。”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坦言。在震荡加剧的下半年,均衡配置、聚焦景气、长期持有,或许才是穿越波动的明智之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派财经官微”(ID:paicj314),作者:虎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