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全球富豪,新加坡大幅压缩家办审批时间

家办新智点·2025年07月17日 12:08
积极争夺家办市场份额

从马斯克到比尔·盖茨,越来越多的全球亿万富翁利用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办”)来管理财富。调研显示,全球超过8000个家办管理着约3.1万亿美元的资产,家办行业规模已可与对冲基金行业比肩。

从伦敦到迪拜,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各大金融中心都在竞相推出激励措施吸引超级富豪,力图在蓬勃发展的家办市场中分一杯羹。近日,新加坡进一步释放利好消息,将大幅缩短家办设立的等待时间,争夺作为全球领先家办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放弃追求「零风险」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示,目前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富裕人士将面临最多3个月的税收优惠等待期,较之前的12个月大幅缩短。

此外,金管局正与私人银行业界紧密合作,研究如何进一步缩短客户开户的时间,吸引更多高净值人士来新加坡投资。

这一变化是保持新加坡作为全球财富中心吸引力的举措之一。此前,受一起巨额洗钱案的影响,新加坡开始「拧紧螺丝」,陆续出台多项家办新规,全面升级监管体系。其中,MAS已两次提高家族办公室税收激励计划的资格条件,并加强了对家办申请的审查,以确保申请的家办具有真实且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享受税收激励是合理的。

“我相信这是新加坡在金融业中能展现出的一个优势,使我们有别于其他金融中心。但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愿意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我们需要以‘按风险比例’(risk proportionate)的方式管理风险,而不是追求‘零风险’的做法。若新加坡过于‘怕输’,就难以把握新机会。”近日MAS副主席徐芳达公开表示。

*

2023年,新加坡当局查获了与一起重大洗钱案相关的30亿新元(约合23亿美元)资产。但最让新加坡当局感到尴尬的是,与洗钱团伙有关联的六个家办,不仅被用来管理非法资金,还获得了税收优惠。

一位新加坡家办业内人士表示:“犯罪分子找到了银行和家办的薄弱环节。一旦资金进入,就开始蔓延,最终污染整个系统。”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9家金融机构开出总额高达2745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的反洗钱罚单,创下新加坡史上罚单金额第二高纪录,受罚机构涵盖银行、资本市场服务供应商及信托公司等多个金融领域。

家办新智点获悉,受处罚的机构包括瑞银集团、花旗集团和大华银行的新加坡分行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已对所有涉案金融机构进行了监管审查。据报道,包括星展银行在内的至少16家公司与这些被定罪者有业务往来。

谈及此举是否将造成超富家族将投资和家办迁出新加坡,转移到迪拜和阿布扎比等地,徐芳达回应称,全球财富管理领域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容许世界各地有多个财富管理中心,发挥各自的优势。

新加坡争夺全球家办中心

当前,家办是金融领域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家办”通常被理解为一家为富裕个人或家族提供投资和其他服务的私人公司。

家办管理的资金总额巨大,且在不断增长。据德勤估计,到2024年,全球单一家办将超过8000个,管理着3.1万亿美元的资产。到2030年,预计这一数量将增至近11000个,管理着5.4万亿美元的资产。

过去十年,亚洲超高净值(UHNW) 个人和家族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对结构化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尤其是家办)的需求激增。自2018年以来,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提升其作为家办中心的地位。

家办新智点获悉,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拥有2,000多个单一家族办公室。与2023年底的1,400家相比,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42.9%,而2023年相比2022年底的1,100个增长了27%,增幅逐年攀升。

得益于优惠的税收制度、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作为区域投资基地的地位,新加坡受益于亚洲财富的强劲流入。据《海峡时报》报道,目前近60%的亚洲家办都设在新加坡。

据悉,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印度亿万富翁实业家穆克什·安巴尼、美国对冲基金投资人瑞·达利欧等超级富豪,相继在新加坡设立了家办。

尽管近年来新加坡一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家办中心,但不断变化的监管方式也给新加坡在吸引更多海外超级富豪方面的竞争力带来了挑战。

全球家办中心竞争激烈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代际转移——即所谓的“财富大转移(The Great Wealth Transfer)”正在进行中。

美林证券研究估计,到2045年,将有84万亿美元易手,婴儿潮一代将财富传给X世代、千禧一代甚至更年轻的一代。这场惊人的资本流动将在未来数十年重塑财富管理。

家办新智点认为,对于当前的财富所有者来说,家办可能是向下一代传承财富的最佳工具。相比其他金融机构,家办能够提供一个集中式结构来持有和管理家族资产,确保无缝协调财务、法律和战略要素。目前,家办在亚洲已不再是一个新兴概念,已成为超高净值家族财富规划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金融中心竞相吸引超级富豪,家办正被用作一种「诱惑手段」。除新加坡外,瑞士、香港、迪拜等地竞相推出税收优惠计划,积极争夺家办市场份额。

香港·角逐亚太家办中心

金融中心之间争夺地区霸主地位的斗争并不新鲜。在亚洲财富管理领域,新加坡和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角。为角逐亚太家办金融中心,“新港之争”愈演愈烈。

近年来,港府锐意提升香港作为家办枢纽的国际地位,加速「抢人抢钱」,通过《有关香港发展家办业务的政策宣言》推出八项措施,包括有利的利润和薪俸税制度、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使资产更容易转移到香港,以及在投资推广署内成立FamilyOfficeHK专门团队等利好措施,巩固香港在全球财富版图上的地位。

对比新加坡而言,目前香港设立单一家办所需的流程速度快、清晰度高,成为许多超级富豪设立家办的热门之地。

根据德勤于2024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香港拥有超过2,700家家办,其中超过30%管理的资产价值超过1亿美元(7.8亿港元)。此外,2025年香港投资推广署目标吸引200家家办落户,截至2月已完成160家,家办主要来自内地、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历史悠久,久经考验。凭借其在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之间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以及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的立法与合规经验,香港为金融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对比新加坡的审慎的态度,当前香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的“老钱”和“新钱”。随着越来越多的资产所有者和投资者涌入香港,香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拥有3000个单一家办。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家办之争并非零和游戏。根据2024年《大中华区家办现状调研报告》,针对家办选址问题,约29%的受访者表示单一家办在多个地区设立了办事处。

崛起的阿联酋

阿联酋曾以石油财富闻名,如今正迅速崛起成为现代家办的全球中心。由于税收制度优惠、犯罪率低以及地处多个大陆和时区交界处的便利地理位置,阿联酋对超级富豪及其投资公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随着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 和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 (ADGM) 等金融自由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在迪拜设立单一家办,充分利用阿联酋强大的监管框架、高效的税收效率和全球互联互通。这标志着一场变革性的转变,使阿联酋不仅成为资本聚集地,更成为全球财富战略的指挥中心。

此外,2024年,迪拜国际金融中心 (DIFC) 推出了全球首个此类家族财富中心——这一大胆举措旨在深化其全球家族财富生态系统,支持继任规划,并帮助家族企业为未来的长期增长做好保障。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迪拜持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家办和信托服务人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未来财富中心的地位。

2024年11月,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首席执行官阿里夫·阿米里 (Arif Amiri) 表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超过120个家族和800个与家族相关的结构和实体,他们管理着超过1.2万亿美元的资产。

当前,财富架构决策不仅仅关乎税收,更注重可预测性、控制力和长期韧性。在这种新环境下,迪拜提供了越来越具吸引力的组合:有利的监管立场、强大的生活方式吸引力、隐私和安全以及司法管辖权的灵活性。

此轮迪拜家办激增正吸引老牌瑞士家办(部分管理资产超数十亿美元)迁址迪拜。原因在于,瑞士监管负担加重、保密性减弱及潜在税收波动(含拟议的50%遗产税),正动摇其作为家办枢纽的稳定基石——而海外增长机遇进一步威胁瑞士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

传统上忠于伦敦的英国家办,因担忧英国对财富持有者的长期吸引力衰减,已开始探索落地迪拜。其中,英国非定居税务制度的终结及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是关键推动因素。

一些业内高管认为,阿联酋的吸引力将持续存在,许多公司将在迪拜和阿布扎比开设办事处,理由是阿联酋正在努力消除障碍,并正在成为东西方的中立盟友。

在家办新智点看来,从香港的摩天大楼到新加坡的金融区,再到迪拜崛起的财富中心,家办设立地点的选择最终取决于家族的战略目标、商业和投资兴趣以及生活方式偏好。对于亚洲的超高净值家庭来说,选择合适的司法管辖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需要仔细考虑短期和长期影响。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1
2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