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都市圈仍为重点 未来房票安置相关政策或进一步落位

中指研究院·2025年07月16日 10:19
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7月14-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部署城市工作提出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7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三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四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五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六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七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中指解读】

2015年12月,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城市工作上升到中央层面,会上强调了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10年发展,我国城市数量已经增加至694个,2024年已有27个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城镇化率由2015的57.3%提升至67%,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而2021-2024年连续4年城镇化率提升幅度低于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有所放缓;城镇人口也由2015年的7.9亿人增加至9.4亿人,每年城镇新增常住人口超1600万人,而2021-2024年年均增加1033万人。

可以看出,在城市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城市发展也出现新的特征,城镇化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在新的形势下,时隔10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中央层面全方位部署城市工作,意义重大,彰显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且本次会议明确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部署城市工作的多项重点任务,也为城市发展锚定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表: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城市发展逐渐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本次会议在总体要求中强调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表明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同时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也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到城市更新的重要发展时期。

今年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随后多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支持城市更新的多项政策措施,包括积极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丰富多样、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等内容,未来这些举措加快落地落实,将有助于加快推动城市更新进程,进一步提升更新质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本次会议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放大城市更新在稳投资、扩内需方面的作用,未来相关部门落地更多配套政策,地方政府也将深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完善相关举措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更多政策加持也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的机遇。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40平方米,户均超1套房,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近几年中央频繁强调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模式,今年以来部分举措已经落地。本次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可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行业角度来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包括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高品质住房建设、建立房地产协同监管机制等内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预计未来几年更多新模式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和实质性落地。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未来房票安置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落位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是今年多地住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本次会议进一步强调“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意味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是未来多年城市工作的重点内容。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房票安置力度,促进住房需求进入市场,部分城市取得了较好效果。未来随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稳步推进,房票安置政策或将继续完善,相关举措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住房高质量发展中“好房子”或成关键词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本次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以绿色低碳为重要特征的“好房子”将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6.13国常会强调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并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充分表明未来老房子、旧房子也将改造成“好房子”,增量住房建设、存量住房改造均以“好房子”为目标,各地在优化“好房子”标准、规范计容规则、鼓励“好房子”建设、探索存量住房改造为“好房子”的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空间,预计未来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将有更多支持性政策落地。

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仍为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将更进一步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近些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城市群在人口聚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擎作用,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区域优势渐显。与此同时,都市圈发展也进入新阶段,2019年以来南京、福州、成都等多个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国家级都市圈快速扩容,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级都市圈已经增至17个。

2024年,我国五大核心城市群占据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土地,集聚了超40%的人口,创造了超50%的GDP;八大城市群聚集了超60%的人口、超70%的GDP,充分说明了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次会议明确提出“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预计未来区域将更加协调发展,优势地区的经济、人口集聚能力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土地供给或更侧重人口、产业集聚地区

近几年不少城市或地区明确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或城区的发展目标,本次会议部署城市工作进一步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强调“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预计未来新增土地供应或进一步向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的地区倾斜,更好满足职住平衡,配套好的优质地块有望继续放量。

整体来看,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指明了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方向,城市发展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也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任务中的一部分,这些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各项重点任务不断落实也将为企业参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指研究院”,作者:中指研究,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老黄来华,诚意和动作都有了,但英伟达在“禁令”后丢失的蛋糕,已迅速被国产芯片公司瓜分。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