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美妆巨头买下对手
英国美妆市场风云再起。继欧莱雅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联合利华在英国投资建设香料新工厂后,英国美妆零售业又迎来重大变局。
7月10日,美国第一大美妆连锁Ulta Beauty宣布,从私募股权公司Manzanita Capital手中收购了英国高端美妆连锁店Space NK。尽管官方尚未披露具体交易金额,但据外媒报道,此次交易金额预计超过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04亿元)。
被誉为“美国屈臣氏”的Ulta Beauty,这一次高调出手,是否意味着要重仓英国市场?联系近期国际美妆巨头在英国市场的一系列布局,全球美妆市场的“风暴眼”要转移了?
美国第一大美妆连锁收购对手
这一收购消息并非突然。
早在去年4月初,据外媒报道,Manzanita Capital就考虑以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6亿元)价格出售旗下美妆集合店Space NK,如今靴子终于落下。
截自Space NK官网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交易条款,Space NK将作为Ulta Beauty的独立子公司运营,目前的管理团队将保留,其现有门店将成为Ulta Beauty开拓英国市场的立足点。
对此,Ulta Beauty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Kecia Steelm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国际扩张是公司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收购 Space NK“提供了一个独特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机会”——既能依托这一成熟且持续增长的品牌,又能加码正在升温的英国市场。
据公开信息显示,Space NK创办于1993年,是英国本土高端美妆零售标杆。该连锁品牌以精选全球高端护肤、彩妆及护发产品著称,其独特的买手制模式和高端定位,曾让业界普遍看好其成为“英国版丝芙兰”的发展潜力。
截自Space NK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Space NK曾于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但2020年5月底前全面退出中国线下市场。去年6月,全球美容分销平台PCA公司又收购了其美国批发业务。至此,Space NK海外业务逐渐收缩,重心回归英国本土。
截至目前,据其官网显示,Space NK的线下门店集中分布在英国和爱尔兰,共有83家店铺。通过此次收购,Ulta Beauty可直接获取其英国本土渠道资源,打开英国市场。
去年销售额破800亿,曾获巴菲特持仓
Ulta Beauty的收购底气,或与其近期稳健的业绩表现密切相关。
据Ulta Beauty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其净销售额录得112.96亿美元(约817.59亿元),同比增长0.8%。在经济下行环境下,Ulta Beauty的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截自Ulta Beauty官网
由此也一度引来有着“股神”之称巴菲特的关注。据外媒报道,去年,巴菲特曾建Ulta Beauty,买入约69万股,总价值约19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Kecia Steelman接替Dave Kimbell成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换帅”后的第一季度,Ulta Beauty的业绩表现更为亮眼。据其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增长至28.48亿美元(约205亿元),同比增长4.5%。
对此,Kecia Steelman表示:“Ulta Beauty在2025年一季度取得了优于预期的开局。”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她还公布了一项名为“Ulta Beauty Unleashed ”的计划。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计划旨在通过改善商店运营(包括导航、库存、人员配备等)来专注于核心业务增长,同时强调与Milk Makeup、Anua 和Cecred等独家和新兴品牌的品牌建设。此外,Ulta Beauty还将以国际增长为基础,扩大自身的全球影响力。
事实上,Ulta Beauty的核心业务离不开其线下门店的建设。
据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2月3日,Ulta Beauty全球线下门店数量为1355家;至2024年年底,其全球线下门店数量增至1445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Ulta Beauty又新增了6家门店,全美门店总数达到了1415家,整体呈稳步扩张态势。
与中国的美妆电商主导所不同的是,美国市场仍以线下为王。Ulta Beauty这种稳扎稳打的扩张策略,既避免了激进扩张带来的风险,又确保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彰显出成熟零售企业的战略定力。
当然,随着电商发展冲击,Ulta Beauty也并未墨守成规。据悉,Ulta Beauty电商业务占比已达20%。同时,与高端百货Target合作开辟“店中店”模式,这种创新与转型精神使其经营稳定性显著优于同业竞争者。
英国美妆升温,零售市场风云变幻
事实上,Ulta Beauty选择此时加码英国市场并非偶然。近年来英国市场持续“升温”,吸引不少美妆巨头纷纷布局,具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
其一,线下零售再度扩张,渠道创新及融合加速。
2023年,退出英国18年的丝芙兰高调重返英国市场,首店落地伦敦Westfield购物中心。公开报道显示,开业时曾引发长时间排队现象。据外媒报道,丝芙兰还将于今年本月在英国谢菲尔德市开新店,将与另一英国零售商Superdrug展开直接竞争。需要说明的是,Superdrug早已于2002年被屈臣氏收购。
截至目前,丝芙兰在英国已开设8家门店。对于扩张计划的下一步,丝芙兰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Motte在2024年底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在英国至少拥有20家门店,而2025年将成为丝芙兰自2008年以来门店开业最多的一年。
图源丝芙兰
无独有偶,另一英国本土美妆巨头也迎来新变化。今年3月,全球最大的“药妆”公司Walgreens Boots Alliance(下称:WBA)宣布,称其将被私募股权公司Sycamore Partners以100亿美元(约717亿元)的价格收购并私有化。
而英国知名健康与美容零售商Boots属WBA全资子公司。据WBA 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Boots英国零售部门销售额增长8.1%,网上商店的销售额增长了23%,占总销售额的22%,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显著。
这一连串资本运作与市场洗牌,正在重构英国美妆零售产业的竞争生态。对Ulta Beauty这一北美零售巨头而言,这种市场变局既为其提供了快速切入英国高端美妆市场的战略机遇,可借助Space NK成熟体系实现本土化布局;另一方面,Boots等本土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丝芙兰等国际竞争对手的持续发力,也意味着渠道竞争、客群争夺将日趋白热化。
其二,资本市场颇为活跃,供应链端回流本土。
今年5月,联合利华宣布将斥资8000万英镑(约7.7亿元)在英国默西赛德郡阳光港建设一座香料研发基地。据外媒报道,新基地将包含香水研究与创新实验室、调香工厂和测试中心等。在技术创新方面,基地将使用机器人技术混合香精油,调香师还将与AI合作开发新香调。
据了解,这项投资是联合利华未来两年对英国进行约3亿英镑(约29.04亿元)研发投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美妆巨头通过加强自研能力、提升供应链壁垒的重要一环。
除此之外,英国美妆市场的升温也反映在中英贸易中。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月-3月,中国化妆品出口国家前五名分别是:美国、印尼、英国、荷兰及日本——英国现阶段是中国化妆品第三大出口国。而2024年,我国与英国外贸商品总额为7002亿元,同比增长1.5%,可见英国市场对中国美妆企业的吸引力同样在提升。
未来,随着更多玩家的入局与布局深化,英国美妆市场的“热度”或将持续攀升,为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变量与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号外”,作者:九歌 码头海鸥 ,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