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破百亿,又一美妆服务商冲IPO

青眼·2025年07月01日 12:07
极易科技赴港IPO,2024年GMV达150亿,高端美妆GMV超17亿。

又一美妆品牌服务商赴港上市。

近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优色林、倩碧等美妆品牌服务商苏州极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易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极易科技2024年GMV高达150亿元,其中高端美妆GMV超17亿元。这一业绩数据,不仅彰显了极易科技对高端美妆市场的精准把握和深度挖掘,也为其冲击资本市场提供了实力与底气。

去年高端美妆GMV破17亿元,整体GMV达15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极易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及丝路电商服务商。同时,极易科技也是AI与数智驱动的品牌资产管理商,致力于以数智科技与高效运营驱动品牌成长。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10日,极易科技已累计与全球超过200个大健康、美妆个护、大快消、家居及家电等多个品类的品牌开展合作,其中大多数为国际头部知名品牌。

截自极易科技官网

在美妆个护领域,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与倩碧、祖玛珑、雅漾、SK-II等众多国际高端美妆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2021年,我们与雅诗兰黛集团开始合作,运营其在某主流电商平台旗舰店。到2024年,我们服务的高端美妆品牌数目已经增长至六个,我们在高端美妆类目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了17亿元。”极易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

或得益于高端美妆等品类的推动,极易科技近三年来的GMV持续攀升。据招股书显示,该公司GMV从2022年的82亿元增长35.1%至2023年的111亿元,并进一步增长35.3%至2024年的150亿元。其中,2024年,极易科技跨境进口电商运营GMV达到74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4年GMV计算,极易科技在中国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国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五。按2024年跨境进口电商运营GMV计算,极易科技为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据招股书显示,“在往绩记录期间内,极易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大健康及美妆个护产品。”不过,极易科技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具体的美妆个护销售业绩。

从财务数据来看,极易科技近三年收入分别约为11.17亿元、13.56亿元及1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3.30%;毛利分别约为1.94亿元、2.09亿元及2.02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17.36%、15.38%及14.45%。

截自极易科技招股书

尽管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净利率有所回升。据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极易科技净利润分别约为0.38亿元、0.25亿元及0.5亿元,净利率分别约为3.36%、1.83%及3.56%。

京东、B站为极易科技股东

据招股书披露,极易科技主要通过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和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向品牌合作伙伴提供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此外,该公司还提供品牌资产管理、IP商业化运营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高端美妆品牌通常不经过经销商或中间平台,而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官方渠道(如主流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或自营店、官网商城或App等)向消费者进行销售。因此,我们多以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下的运营服务模式向其提供服务。”极易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

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极易科技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分别为9.90亿元、9.74亿元和8.43亿元,占比从88.5%降至60.2%。其中,涵盖大健康、美妆个护、大快消等领域的线上渠道分销模式收入出现下滑,分别为9.07亿元、8.77亿元和7.34亿元,占比从81.1%依次降至64.7%和52.4%。

截自极易科技招股书

或源于此,极易科技也在不断探索其他业务模式的可行性。例如,在招股书中,该公司提到:“在品牌总代模式下,我们承接了一家以高端洗护和美容产品及复古风格包装著称的英国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经营。”

另根据股权穿透显示,极易科技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控股股东王珊直接持股约16.10%,吉融直接持股约10.25%,分别为第一、第二大股东。此外,极易科技的股东还包括京东邦能和杭州乾杯,分别持股9.49%和0.98%。

截自极易科技招股书

其中,京东邦能是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存托股份(ADS)所属的综合可变利益实体,而杭州乾杯的最大有限合伙人由B站子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全资拥有。

事实上,早在2018年,极易科技就接受了京东集团的战略投资,对价为2500万元,这也是京东集团首次参投服务商企业。

在极易科技冲刺上市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首先是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据极易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77.3%、58.7%及56.2%,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8.04亿元、6.52亿元及5.43亿元,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72.0%、48.1%及38.8%。尽管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了其总收入一半。

截自极易科技招股书

不仅如此,极易科技还存在部分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问题。在过去3年,极易科技的前五大客户中有2个客户同时也是公司的供应商。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极易科技向这些客户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73.1%、50.7%和43.9%。同期,极易科技向这些客户的采购额分别占公司总采购额的12.8%、12.7%和8.3%。

尽管极易科技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一安排符合行业惯例。”但这种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仍可能带来业务依赖、利益冲突等潜在风险。

美妆服务商纷纷“瞄准”港交所

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积极冲刺IPO,其中美妆服务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至少有5家国内美妆服务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而港交所成为了这些企业的共同选择。

以谷雨、欧诗漫的服务商聚水潭为例,其早在2023年6月就已提交招股书,尽管期间招股书多次失效,及未能通过港交所聆讯,但今年6月其已经通过中国证监会的IPO备案,成为目前等待上市的美妆服务商中进展最快的一家。

服务优色林、舒适、夏依、帕玛氏等品牌的凯诘电商,曾在2021年申请创业板IPO,却于同年12月撤回申请,直至今年5月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另外,蓝色光标则为唯一一家A+H股上市的美妆服务商。

这一波美妆服务商纷纷“瞄准”港交所挂牌上市,也从侧面反映出港交所对于美妆等消费行业的强大吸引力。

某美妆个护资深投资人士同样表示,“也不只是美妆服务商,这几年港交所上市风头正盛。一方面是企业、市场需要扩容,大家都在积极寻求不同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来说,港交所上市审批更为方便,流程相对简洁,而港股市场对于新消费、新零售等领域的关注度较高。”

同时,港交所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广泛的投资者基础和较高的市场流动性。此外,随着美妆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美妆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美妆服务商的市场前景广阔,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总的来看,极易科技作为美妆品牌服务商,其冲刺港交所上市的举措不仅凸显了自身实力,也映射出美妆电商市场的迅猛增长与广阔前景,更为美妆服务商上市热潮再添一把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作者:咩咩,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阅读量第一的化妆品行业媒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下一篇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资本市场热捧,政策支持,临床转化挑战。

9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