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中层爆出猛料:5位老板携巨款跑路马来西亚,已全部失联
罗马仕内部人士爆料,老板失联跑路
在罗马仕的风波愈演愈烈之际,事情的真相似乎正逐渐浮出水面。
近期,继罗马仕的普通用户和一线员工之后,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开始纷纷站出来,加入了维权的行列。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罗马仕中层管理人员透露,罗马仕的五个最核心的老板,在公司出事之后就跑去了马来西亚,如今已基本失联。
这则爆料很快得到了广泛传播,甚至已经出现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上。
图源:Facebook
罗马仕的五位核心老板究竟是谁?根据企查查的信息,罗马仕的股东只有雷桂斌和雷灿伙两人,分别持股50%。
而公司的法人代表则有过多次变更,但基本在雷杏容和雷社杏两人之间轮换,另有一位监事名为雷燕玲,整个公司看上去简直就是雷氏的家族企业。
图源:企查查
罗马仕的创始人雷桂斌,是一位典型的华强北创业者。他早年靠卖电脑配件起家,2000年成立公司专门生产笔记本电池,为三星、联想等品牌代工。
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雷桂斌果断转型,创立了罗马仕品牌,专注于移动电源市场。
凭借低价策略和专注线上渠道的优势,罗马仕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连续11年蝉联天猫3C类目销量冠军,巅峰时期年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正是这种低价策略,为罗马仕埋下了隐患。
据可靠消息,为了压缩成本,罗马仕长期使用低价电芯,品控则没有严格的规范。
直到2025年6月,因电芯原材料问题,罗马仕不得不召回49万台充电宝,3C认证被大批撤销,工厂全面停工停产。
图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据罗马仕中层管理者陈悦(化名)透露,现在出问题的产品,大多是几年前开发立项的,当时老板深度参与公司决策,完全以毛利为导向。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罗马仕在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择上做出了妥协,最终导致了产品质量问题的爆发。
然而,就在公司最需要领导层站出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五位核心老板却选择了逃避。他们不仅没有积极应对危机,反而选择了失联,这让公司的员工和消费者都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陈悦愤慨道:“他们是把罗马仕当提款机了,在香港买楼、买车,但一出事就没出现过。”
据他所说,这几个大的老板,每个人手里有个三五亿是很正常的,每人拿5000万也能把员工、用户给妥善处理了。但是他们根本不管,如今更是全部躲起来了。
这位中层管理人员还透露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用安普瑞斯电芯的厂商,不止罗马仕一家。
“安克充电宝用安普瑞斯电芯的数量,远远比现在公开召回的数量要多。”
图源:微博
据这位中层透露,早在几年前,就有敏锐的同事察觉到了产品可能存在问题。
当时有同事告知,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的产能实际上非常有限,但奇怪的是,却能提供超出其实际产能数倍的电芯数量。
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这件事在当时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如今,罗马仕的员工们面临着停工停产的困境,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消费者们则在等待着退款和赔偿,却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而罗马仕的老板们,却选择了逃避,他们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也违背了最基本的良心和责任。
罗马仕充电宝暴雷事件始末
罗马仕充电宝的暴雷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上半年的一起航班起火事件。
当时,一名乘客携带的罗马仕充电宝在飞机上突然起火,引发了机上人员的恐慌。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随后的排查发现,罗马仕的充电宝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其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提供的原材料存在问题。
图源:央视新闻
随后不久,安普瑞斯的3C认证被暂停,一大批相关产品受到牵连,其中甚至包含了安克、小米等众多企业。
然而,彼时罗马仕并未及时采取措施,反而继续使用这些存在隐患的电芯,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
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禁止学生使用罗马仕充电宝,理由是这些产品存在燃烧和爆炸的风险。该禁令成为了点燃大众对罗马仕信用危机的导火索。
随后,罗马仕的充电宝又被各地机场宣布禁止携带登机,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正式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大事,开始火速检查起了自己的充电宝到底是不是罗马仕。
图源:小红书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罗马仕在6月16日晚终于发布公告,宣布召回超过49万台存在安全隐患的移动电源产品。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由于存在安全隐患,愿意接手帮忙召回的快递公司寥寥无几,消费者面临着官方愿意召回但没有快递小哥愿意上门取件的尴尬境地。
此外,罗马仕在危机公关方面也表现得极为消极。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老板们从未露面,一直是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在与外界沟通。
这种“甩锅”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让公司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据爆料,目前罗马仕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已经断流。
陈悦透露,罗马仕每个月的销售额虽然高达2亿元左右,但由于成本高昂,账面现金并不充裕。6月初,公司刚刚给两家头部供应商结款几千万,随后因为召回问题,资金链彻底断裂。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仕的善后处理变得异常艰难。
按照约定,公司应该为消费者提供退款服务,但由于资金链断裂,这一承诺难以兑现。
目前,消费者退款的进度已经排到了19万位,曾经预计需要15到30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而如今这笔退款的来临似乎变得遥遥无期,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小黄车99元押金的故事。
图源:微博
从最初的起火事故,到被高校禁用,再到最终的召回和老板跑路,这一系列事件的发展令人唏嘘不已。
曾经的行业巨头,如今却面临着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和经营困境。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失败,更是整个行业对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的深刻警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一味地用内卷来换取市场,最后到底赢得了什么?
无休止的内卷只会摧毁所有行业
罗马仕此前在市场中能够占据一定份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低价策略。有数据显示,罗马仕部分充电宝产品的价格比同类型其他品牌低20% - 30%。
相信很多人一开始选择购买罗马仕充电宝,也是奔着他百元价格,却能给你20000毫安充电宝的“性价比”优势。
然而,这种过度追求低价的经营模式,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有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充电宝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非常低,部分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标准。
当行业内卷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时,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广大消费者。
消费者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最后却买到了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不仅消费体验大大下降,自身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还面临风险。
而且就算最后查出来确实是企业的原因,后续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申请退款、处理退货,而且最终还可能无法拿回自己的损失,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一句话,“内卷”害人不浅。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种不良的行业内卷现象,如同一种恶性病毒,正在侵蚀着市场的健康肌体。
它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使得那些真正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的企业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企业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价格竞争上,而忽视了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这对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阻碍。
同时,大量问题产品的出现,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产品不仅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进行召回、处理,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
罗马仕的故事,希望能让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明白:在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的道路上,企业绝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
否则,即使曾经辉煌一时,也可能如罗马仕一样,瞬间崩塌,成为市场的弃儿。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产品时,也不能仅仅只看价格,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信誉,让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回报。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头条”,作者:宋辉,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