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城诞生!广州地铁常态化客流,迈入千万时代
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地铁常态化客流迈入千万的城市诞生。
根据广州地铁官方发布的数据,上周一至周五(7月7日至11日)连续5个工作日,广州地铁每天的客流量均超过千万人次,首次实现“五连千”。
工作日的日均客流量
如果再加上7月2日、7月3日、7月4日三个工作日,广州地铁已经连续8个工作日的客流量突破千万。
当然,广州地铁的单日客流量曾经也很多次突破千万,但那一般都是节假日才有的特殊现象,而这一次突破千万,是普通工作日,属于常态化客流。
地铁常态化客流突破千万,对广州来说,还是首次,这意味着广州地铁正式迈入 “千万级日常通勤” 的新阶段,不仅印证了广州作为超大城市的人口活力与经济韧性,也反映出市民对广州地铁日益增长的信任和依赖。
广州地铁常态化客流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破千万?
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线路的开通,6月29日,广州地铁新开通10号线(杨箕东至西塱)、12号线(“西段”和“东段”),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新增46公里,总运营里程达751.1公里,稳居全国第三。
两条新线开通之后,增量立竿见影,从7月2日开始,广州地铁已经连续8个工作日的客流量突破千万。
官方机构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也预计,待这两条新线客流稳定后,线网总客运量相比新线开通前将增加50万人次/日以上,广州地铁工作日日均客流将稳定超1000万人次,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又一地铁客流常态化超千万的城市。
值得一说的是,深圳地铁的常态化客流也有望突破千万。据深圳发布报道,近日深圳地铁连续三日突破千万客流,这也是继“五一”以来深圳地铁第二次连续三天单日客流突破千万。
不过,从目前的常态化客流量来看,深圳地铁与广州地铁仍有差距,以下是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8日)北上广深地铁客运量对比:
图源:羊城晚报
最后说点题外话,今年以来,笔者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打车改坐地铁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网约车的乘坐体验、服务质量下降,之前还“臭”上热搜,而地铁的线网覆盖面越来越强大,关键是卫生也搞得好一些,比那些臭烘烘的网约车舒适得多。
二是经济不好,很多朋友都在压缩日常开支,日常出行从打车切换到地铁;第三,这大热天的,地铁冷气足啊!
干净真的很重要,建议地铁公司要把“干净整洁”作为日常维护的核心目标。
人流重回地铁,这是振兴“地铁经济”的机遇啊!地铁经济包括票价收入、商铺租赁、物业开发等等,这方面的经济价值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不过,我也发现广州地铁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也有一个显著的不足,那就是中心城区的线网密度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广州地铁今后的建设,能够向中心城区多倾斜一点。
广州现在“电鸡”泛滥、城市管理日益粗放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心城区人口稠密区域的地铁密度严重不足,如果地铁出行能做到像香港、东京那样的颗粒度,相信广州的路面交通会改善很多,城市形象也会比现在更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作者:小鱼,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