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法国下场,全球电视步入“网感”时代

犀牛娱乐·2025年07月14日 09:28
对抗到共生

今年6月,Netflix与法国电视一台(TF1)达成一项内容分发协议。自2026年夏季起,Netflix将提供来自TF1的直播和点播内容。这也是继去年Netflix与法国Newen Studios、TF1共同打造Netflix首部法语剧集《舞台追光》以来合作的又一轮升级。

事实上,近年来,电视台与流媒体的合作关系转变正在许多国家上演。在经历观众流失、订阅饱和、广告压力等重重挑战后,电视台开始尝试与流媒体达成更具韧性的合作关系:或是积极触“网”、或是与平台共促内容未来,又或是在试错后各退一步、寻找可持续的协作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此消彼长”的对立竞争关系,正悄然转向“结构重构”的共生模式。

通过以下几个典型国家,我们或许能观察到这场内容生态位重塑中的不同路径。

日本——电视台主导的“内容分发协作”

伴随观众付费习惯转移和宽带服务普及率上升,日本在近年迎来流媒体平台高速发展期。

然而在此背景下,电视台仍然牢牢掌握着内容生产与分发的主导权。

无论是制作能力、艺人资源还是传统广告体系,日本依旧以NTV(日本电视台)、TBS、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等五大民营电视台以及国营电视台NHK为核心展开。

而面对流媒体发展以及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Disney+等海外流媒体的极速扩张,日本电视台选择主动加入战局,借助一条更具延展性的“强化内容供给+加强资源整合”路径冲出重围。

而这一策略的主要落点是电视台对自有流媒体的广泛布局。

例如NTV控股的Hulu Japan、TBS和东京放送的Paravi(现已并入日本最大付费视频发行流媒体U-NEXT)、富士电视台的FOD、朝日电视台与日本互联网企业Cyber Agent联合成立的网络电视平台Abema TV等,均在借助自有流媒体系建立版权闭环及品牌独占。

此外,TVer作为五大台联合推出的免费广告型点播平台,也在不断积累用户规模,成为对抗外部平台生态的一种“共守型”合作。

与此同时,电视台也将部分优质内容逐渐接入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等全球平台,用于扩大海外传播力或实现版权溢价。

总体而言,日本路径的关键词是“电视台不退场,主动延伸”。流媒体在日本并未压倒性地改变电视内容的主导权,而是逐步成为电视内容的分发加速器与变现渠道,这也让日本电视机构能够在海外流媒体的层层压制下突出重围。

英国——公共电视的“平台联盟化”实验

英国作为传统电视体系根基最稳固的市场之一,其电视行业长期由BBC、ITV、Channel 4、Channel 5等公共或准公共广播机构主导。在面对流媒体崛起带来的用户转移与广告冲击时,英国电视台也在探索流媒时代的融合发展可能。

早在2007年,BBC全球频道(BBC Worldwide)、ITV和Channel 4就曾计划成立合资公司UKVOD,提供视频点播服务。不过这最终在英国竞争委员会的出手下胎死腹中。2012年和2017年,这批头部电视台又先后联手推出互联网电视服务YouView和流媒体平台BritBox。其中主打海外市场的BritBox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和北欧国家等8个国际市场成功出海。

而2024年4月底,BBC、ITV、Channel 4、Channel 5再度携手推出名为Freely的电视流媒体服务,将地面直播电视频道、付费卫星电视服务以及视频点播内容整合为流媒体平台,探索传统电视和流媒体平台并行的道路。

与此同时,英国电视台也在与全球平台展开有限合作。例如BBC部分纪录片内容会授权Netflix或Amazon发行,但核心剧集资源则集中在BritBox这类自有平台中运营。

英国的路线体现出一种“守正出新”的思路——在保住主导权的基础上,以联盟方式构筑本地化平台阵地,强调服务公平性和生态独立性。

韩国——平台反哺内容,电视台步入共制周期

韩国大概是流媒体与电视台“竞合”关系最剧烈也最高效的市场之一了。

一方面,JTBC、tvN、MBC、KBS、SBS等传统媒体集团仍掌控内容供给主力,拥有大量编剧、导演与综艺团队资源;另一方面,由KBS、SBS、MBC三大电视台联合运营的Wavve以及依托tvN、Mnet等强势电视内容资源立足的TVING等本土流媒体平台迅速崛起,背靠大型内容集团展开内容投资和原创项目开发。

而以Netflix为代表的海外流媒平台在韩国的强话语权也是肉眼可见的。通过高昂预算投入直接参与内容前期策划与制作,打造了《鱿鱼游戏》《黑暗荣耀》等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Netflix Original作品,但主创、执行团队基本来自韩国电视体系。

这种“平台反哺内容创作”的模式,使得韩国内容产业在保留本土特色与工业体系的同时,完成了内容全球化与传播渠道现代化。但相对的,传统电视行业也在海外流媒冲击下压力重重。

美国——电视台逐步退场,“平台垄断期”成型

美国则是全球电视与流媒体竞争最为激烈、演变最彻底的市场。

在2010年代早期,Netflix、Hulu、Amazon等平台快速吸收来自NBC、CBS、Fox、HBO等电视网络的版权剧集,实现用户快速增长。但从2017年左右开始,电视台集团纷纷启动“断供潮”策略,收回版权、打造自有平台:Disney+、HBO Max(现Max)、Peacock、Paramount+、Tubi 等相继上线,形成平台大爆炸时代。

一度,几乎所有传统电视集团都转型为“平台化运营商”,希望建立自己的“Netflix王国”。但高昂的内容投入、订阅增长瓶颈与广告营收下滑,使得不少平台进入回调期:

仅存活不足一个月的CNN+;Max整合HBO、CNN、Discovery、TNT;Peacock与Paramount+出现亏损。

与此相对的,Amazon Prime Video却在撒币引入NFL直播、借助收购与MGM合并内容库;华纳以高价从Netflix手中夺得《老友记》的独家版权,并计划在HBO Max平台上推出所有节目、特别重聚节目,并推出最新篇章……

美国已正式进入“平台内容生态垄断期”——平台控制制作、版权、发行与广告端的完整链条,传统电视台则愈发接近于“品牌标签”。

结语

这一全球趋势的背后,是流媒体对用户时长、广告份额与内容分发权的全面争夺,亦是电视台在努力寻找新的位置与活法。在此过程中,中国市场也早已形成平台主导、电视台逐步退居播出窗口的格局,内容权力结构已然清晰。

尽管每个国家的起点不同、转向方式各异,最终构建的共生模式也将有所差异,但能够肯定的是,在这个流媒平台即基础设施、内容即竞争力的时代,电视与流媒体的边界正在被重新绘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小福,编辑:朴芳,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下半年综艺行业流行“一题多解”?

8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