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家公司前,重要的是先摸清它的“毒性”

哈佛商业评论·2025年07月09日 09:21
识别危险信号可以帮助你避免加入有毒的工作场所。

你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下一个机会,尤其是当你试图摆脱一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时。但不要忽视眼前可能出现的迹象。识别危险信号可以帮助你避免加入有毒的工作场所,引导你走向一个更健康、更具支持性的环境。

在我职业生涯早期,接到一家全球顶级美妆品牌打来的面试营销岗位的电话,我兴奋不已。我之前在网上投递了简历,记得当时招聘人员态度强硬,坚持要我在不到48小时内到他们公司面试。我向当时的雇主请了病假,前往这家心仪公司的办公室,与11个人分别进行了11场面试。

面试一场接着一场。他们既没给我留吃午饭的休息时间,在我逐个与员工面谈时,也没给我提供咖啡、茶,甚至一杯水。当我提出要去洗手间时,一位面试官似乎很不耐烦,还得刷工作证带我到走廊另一边。最后见到未来老板时,他迟到了15分钟(其他4场面试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且都没人道歉)。他一会儿边看手机边表现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一会儿又在我试图回答问题时打断我。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录用通知,招聘人员说我必须在下午5点前回复,否则录用就会失效。我担心错过机会,便回电接受了这份工作,既没谈薪资也没问其他问题。面试前和面试过程中的种种危险信号都被我忽视了,而入职后我又发现了更多问题。事实证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毒性最强的工作环境之一。

是什么造就了有毒的工作环境?

FlexJobs对2600名美国员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认真考虑辞职,20%的人表示已经离职。有毒的职场文化是员工想离职的第三大原因。美国心理协会2023年的“美国职场”劳动力调查发现,22%的员工称工作环境“损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最后,研究表明,职场中遭受的持续性压力甚至会引发心脏病和癌症等身体健康问题。

当你身处一个有毒的工作场所时,这些迹象可能很容易识别:大喊大叫、霸凌、流言蜚语以及难以承受的工作量,这些都是常见的特征。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查阅了超过130万条Glassdoor评论,确定了有毒企业文化的五个特征:不尊重他人、缺乏包容性、不道德、竞争残酷和存在虐待行为。

如何判断一家潜在雇主是否有毒

要识别一个你目前尚未入职的公司是否有毒,可能颇具挑战性。如果你想逃离一个有毒的工作环境,但又没有对未来雇主进行充分调查,最终可能又陷入另一个糟糕的环境。以下三件事需要留意,以防自己加入有毒的工作场所。

糟糕的面试流程

“糟糕的候选人体验是了解公司文化的一扇窗口,”The Realest Recruiter公司的创始人乔尔·拉勒吉说,“招聘人员沟通不畅、玩消失,以及没完没了的面试轮次,这些只是公司内部可能存在诸多问题的部分危险信号。”一个组织有毒的其他迹象还包括:对候选人的面试流程启动后又暂停,几个月后再重新启动;面试日期和时间不灵活;面试过程中大幅更改职位描述;以及在面试当天就迫使候选人接受录用通知。

根据拉勒吉多年的招聘经验,大多数通情达理的公司会给候选人一周时间来回复录用通知。

实际面试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危险信号,就像我经历的那样。打断或忽视候选人的回答、说得多听得少、迟到很久却不道歉、查看电子设备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也可能是公司有毒的迹象。记住,面试是候选人和招聘委员会相互评估的机会。正如玛雅·安杰洛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当人们向你展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时,相信第一印象。”如果面试官没有展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这可能预示着你若选择加入该公司,未来的工作情况也不容乐观。

现有员工说了什么——以及没说什么

当你询问有关职位、你即将加入的特定团队以及整个公司的问题时,要仔细聆听现有员工的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直接告诉你他们的真实经历,包括好的、坏的和糟糕的方面。我曾在一次视频面试结束时,一位面试官私下告诉我她正在找新工作,并且不建议我加入这家公司。她毫不隐瞒地说,她离职是因为团队功能失调。

但大多数仍在该公司工作的人不会如此坦率地谈论在有毒环境中的工作情况。不过,你可以研究并从他们的话语中听出弦外之音。

留意以下类似表述,别怕追问以获得更清晰的信息和细节:

- “当然,团队规模小。但这是一个真正能推动工作、主导事务并产生影响的绝佳机会。” 这可能表明团队人手不足、资源匮乏且工作负担过重,尤其是在有人离职后需要填补空缺职位的情况下。追问:“在过去三年里,你们的预算和资源有什么变化?团队的人员数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 “我们的层级比较扁平,不太看重头衔。” 这可能意味着员工的头衔与市场相比偏低,和(或)薪酬偏低。追问:“在一个层级扁平的组织中,你们如何考虑对员工的奖励和薪酬?”

- “我们信奉任人唯贤。我们仅根据员工的表现来评判。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能表明,鉴于市场上对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的抵制,该组织不再投资于DEI工作,或不再将包容性视为业务驱动力。追问:“在你们组织中,多元化、公平与包容在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公平公正对待方面发挥着什么作用?”

- “在过去一年里,为了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发生了很多变革。” 这可能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的发展方向仍缺乏清晰的愿景,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动荡和人员流动。追问:“你能详细说说去年经历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是如何帮助公司发展得更好的吗?”

- “我们相信员工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这可能意味着在职业晋升或学习发展资源方面支持不足。追问:“你能举例说明在你们公司,员工是如何成功地主导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吗?”

大量员工离职而非入职

“这里有很多成长机会,” 一位招聘人员在向我推荐他们公司的一个职位时热情地说道,“我们有很多职位空缺,你都很适合。”

大量职位空缺可能是公司在发展的迹象,比如扩展现有产品或服务,或者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但这也可能是由于公司有毒导致人员大量流动的信号,尤其是如果特定部门或业务部门一直有相同的职位空缺。如果公司留不住人才,员工频繁且快速离职,这可能表明公司内部存在其他问题。

就那位联系我的招聘人员而言,原因就是人员流动:大量员工离职,很少有人入职。我在浏览公司网站上的职位空缺并在领英上搜索后得出了这个结论。我在领英上发现,和我被邀请面试的职位头衔完全相同的人,在职时间都不到一年(有两人仅工作了6个月)。我还留意到,他们网站上特定的两个地点,出现了大量职位空缺。通过我的调查以及招聘人员提供的信息,我没有发现公司业务有任何重大变化(例如收购或进入新的产品线)。然后我在领英上联系了一位前员工,询问他们能否多讲讲工作经历。他们给了我这样一条建议:“赶紧跑,别犹豫”,并告诉我人员流动是因为那两个地点有两位有毒的领导。

如果你想了解一家公司的离职率是否高,可以浏览当前发布的职位,在Indeed和领英等网站上按公司设置职位提醒,并跟踪哪些职位在发布以及发布的频率。如果相同的职位定期发布,这可能是公司文化有毒的另一个危险信号。

Glassdoor评论也是评估一个组织是否有毒的重要信息来源。当然,每个人在公司的经历不尽相同。研究表明,人们在有非常积极或非常消极的经历时,更有可能在网上分享反馈,所以要记住评论会存在偏差。

但无风不起浪,如果反复看到关于有毒文化的相同主题,那就值得关注了。你还可以在领英上给曾在该公司工作过的人脉发消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与你分享经历。我发现领英上很多人都很乐意花时间提供建议。就像很多公司想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一样,这也是你对未来雇主进行调查的机会。

你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下一个机会,尤其是当你试图摆脱一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时。但不要忽视眼前可能出现的迹象。识别危险信号可以帮助你避免加入有毒的工作场所,引导你走向一个更健康、更具支持性的环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经授权发布。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