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打的是明牌

孤独大脑·2025年07月04日 14:54
简单、直接的方案往往成功概率最高。

01

早年我还在做地产的时候,曾经问过搭档一个问题: 

我们大约看过数百个项目,也参与了一二十个项目的投资开发,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关系”拿到好项目的? 

那时问这个问题,有时间背景和行业背景: 

时间背景,我们最早参与房地产开发时,还是协议出让,你和村长关系好,说不定就能搞掂一块好地。 

行业背景,就不用说了,当年地产热火朝天,又是区域市场,过江龙地头蛇各显神通,关系总是少不了的。 

搭档仔细想了一下,连他自己也感觉有些意外地说: 

好像好的项目,到最后都是通过招拍挂在市场上拿到的。 

靠关系的项目,起初看有大便宜在里面,后面往往一地鸡毛。 

我们参与过一个项目,土地上有四倍的“便宜”占,又有经营上的股份白拿,而且一入场就开门红,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被踢走了。--细节不必多说。 

所以,概括而言,即使是那样一个讲关系的时代,讲关系的行业,我们最后打得好的,依然是“明牌”。 

当然,这不影响很多人靠关系赚到大钱,以及我们可能不擅长关系,或是也占了关系的便宜而不自知,这些且略去不谈。 

02

2023年,大模型火热。 

一位做投资的朋友,也投身其中,挑项目,选公司,看似热闹,可下手并不易。 

我对朋友说,这一波AI,看似专门消灭中间商。会不会你直接下注英伟达这类明牌,反而比去投那些初创公司更靠谱? 

年底朋友微信留言,说自己后来买了英伟达,“可惜买少了”。 

好多事情,似乎都是明牌。 

例如投资,价值投资者们,买的都是明牌。 

再说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打明牌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这里说的明牌,大致如下: 

内容而言,明牌就是常识; 

形式而言,指的是透明; 

道德而言,则是大方磊落,不沾便宜; 

几何而言,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近; 

物理学而言,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 

信息论而言,就是信息熵最小,信号清晰,噪音最少; 

哲学而言,就是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心理学而言,就是认知负荷最小,不内耗; 

数学而言,就是贝叶斯的基础概率。 

概括而言,所谓打明牌,就是去概率极大的正确的事情。 

03

为什么高手往往打的是明 牌? 

这背后,其实有几个深层的认知差异。

首先,高手更相信概率,而不是运气。

普通人总是希望通过信息不对称、关系套利来获得超额收益,幻想着“捷径”能带来意外之财。

但高手明白,长期来看,决定胜负的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底层的概率分布。

比如巴菲特买可口可乐,这类选择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押注在最基础、最稳定的商业逻辑上。

明牌之所以能成为明牌,正是因为它背后有着被时间反复验证的规律和高概率的确定性。

其次,高手更看重可复制性。

明牌的策略往往简单直接,可以标准化、规模化,容易形成系统性的优势。

暗牌虽然偶尔得手,但难以复制,无法持续。

高手知道,只有可大规模复制的策略,才能穿越周期、持续积累。

明牌的盘子也够大,再加上可复制性,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回报。

第三,高手深知时间的价值。

打暗牌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维护关系、搜集信息、规避风险,这些隐性成本往往被低估。

而明牌策略路径清晰,效率极高,能让高手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有复利效应的地方。

明牌思维的一种极致体现就是:

把简单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第四,高手更能承受“看起来很蠢”的压力。

明牌往往显而易见,选择明牌的人容易被认为“没有技术含量”,甚至被嘲笑“太保守”。

普通人想证明自己不普通,所以往往认为明牌太普通。

但高手明白,最有效的往往就是最简单的。--这的确需要理解得更深,并且更有自信。

高手愿意承受短期的不被理解,只为长期的确定性收益。

归根结底,普通人追求的是“看起来很聪明”,而高手追求的,是“真正有效果”。

高手打明牌,本质上就是“大道至简”:

简单、直接的方案往往成功概率最高。

当然,即使面对一样的明牌,所谓“高手”和“普通人”手上的资源还是大有不同。

处境、本金、容错空间等等,这方面“高手”有更多优势。

这方面的不公平,即使是明牌也不能消除。

04

也许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打明牌,而是: 

为什么我们不爱打明牌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不甘心。

我最早研究美股,接触到的就是《漫步华尔街》这类“明牌投资法”--主张普通投资者就该买买标普500指数。

可是那时候年轻气盛,怎么甘心只买指数基金呢?

明牌往往代表了“常识”和“平均”,代表了没有捷径、没有魔法、没有速成。这对于很多渴望逆袭的人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落差”。

我们太希望自己是那个能找到“隐藏通道”的人,而不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公开的路径。

再有,是不相信有明牌。

好像有个网络梗,说轮到你我普通人的好处,不可能是真实的。

我们总觉得,路边的李子,往往是酸的,怎么轮得到你来摘甜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更是讲关系、讲谋略、讲出奇制胜。

平常之道,怎么可能得到卓越结果呢?

但其实,做平常的事情,也可能获得不平常的结果。

不过,这里又冒出一个话题了:

难道绝大多数人无法打好明牌,是因为不甘心、太性急吗?

那可能又过于简单了。

要通过平常的事情(打明牌),来获得不平常的结果,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要求。

比方说,哪位讲讲现在股票市场上的明牌是啥?

不买股票的人,又有哪些明牌可以打?可以怎么打?

所以,不打明牌,极可能还是因为:

看不出啥是明牌,摆在面前也不会打。

05

最后 

顺着这个话题,说说打明牌的生活哲学。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明牌就是阳光雨露,是我们只能活一次,是地球旋转,明天太阳照样升起。 

明牌是亲情最宝贵,健康是一切 的前提。 

明牌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待人。是早睡早起、多读书、多运动。是对家人有耐心,对朋友有真心,对陌生人有善意。

明牌是承认自己的平凡,但依然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是知道世界很大,但依然专注于自己能够掌控的那一部分。

明牌是你触手可及的东西,可大多数人因为“太简单”而弃之不用。

明牌是时间的复利,是持续的积累,是在正确的路上慢慢走。

说到底,打明牌的生活哲学,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心、回归简单。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投资上打明牌,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打明牌。

最成功的人,和最失败的人,终极享受之一都是晒太阳,太阳是最大的明牌之一。--但人们将人生的绝大部分浪费于这张明牌的定语和状语。

当你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明牌,你会发现,最好的生活,往往就是最朴素的生活。

最高的智慧,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道理,最基本的常识。

而这些道理,其实我们从小就知道,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各种"暗牌"的诱惑遮蔽了双眼。

打明牌,也许就是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那个还相信简单美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作者:老喻的,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我是老喻,公众号“孤独大脑”作者

下一篇

3.92万亿美元市值,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来自AI芯片霸主——英伟达。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