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亿,洗护领域迎来最大收购?

聚美丽·2025年07月08日 08:43
国内外头部企业争抢的洗护赛道,会成新风口吗?

“这两年很多上市公司都在进入洗护发领域的赛道。”在聊及当下的增量市场、品类时,不少资本方不约而同地指出,洗护市场成为国内外头部企业所看重的一大商机。

时至2025年下半年,这一领域的热度仍然在持续攀升。仅今年以来,有关洗护赛道的投融资、收购案例就在不断出现,国外来看,前几日,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官方宣布已签署协议收购护发品牌Color Wow,此后该品牌归专业美发产品部;国内来看,上个月,孩子王联合巨子生物,以16.5亿元的价格拿下国内养发连锁品牌丝域。

眼下,又有一美发领域相关收购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昨日(7月7日),据globalcosmeticsnews报道,全球知名投资公司、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下称:Blackstone)拟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33亿元),收购韩国最大的高级沙龙连锁店Juno Hair,报道显示,该交易正处于谈判当中。

△图源:globalcosmeticsnews

此外,韩国经济日报报道称,此次建议的交易价值是其EBITDA的20倍,这一溢价在韩国美容院特许经营企业中很少见。如果交易成功,这笔交易将成为韩国个人护理服务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该行业历来缺乏可扩展的特许经营模式。

此次为何资本会大手笔收购?从巨头争抢到资本出手,洗护领域为何成了香饽饽?

 42亿,韩国个护行业最大收购诞生?

先从被传的收购方来看,据官网显示,Juno Hair创立于1982年,产品组合包括婚纱美容旗舰店Avenue Juno、内部培训机构Juno Academy和专有护发系列Tria Milia,现已发展成为韩国个人护理市场的主导力量,拥有180多家沙龙和3,000多名员工。

△图源:韩国经济日报

业绩层面,去年的销售收入约为3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72亿元),其中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

据韩国经济日报显示,此次收购将包括Juno Hair Group的全部业务。从估值层面来看,Juno Hair估值与Vidal Sassoon(以20倍EBITDA被收购,估值约合人民币72亿元)等全球沙龙品牌相当,需要注意的是,消息人士称,在几家全球私募基金集团中(包含KKR、TPG等),Blackstone是探索收购韩国美容集团最积极的集团。

结合前文报道提及,此次Blackstone收购拟议的估值是EBITDA的20倍以上,这对于韩国的沙龙行业来说是异常高的。

投资银行消息人士称,Blackstone希望收购Juno Hair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全部股份。作为第一大股东,Juno Hair CEO Kang Yun-seon正在考虑通过留下一些少数股权来继续参与管理,不过,目前关于是否保留少数股权仍在讨论中。

△Juno Hair CEO Kang Yun-seon 图源:maeil business newspaper

从收购规模来看,如前文所述,如果交易成功,这笔交易成为韩国个人护理服务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尽管尚未签署谅解备忘录,但据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透露,Blackstone已表达了将其Juno Hair打造为“全球最大的沙龙特许经营之一”的意图。

另外,上述报道中,一位驻首尔的并购顾问表示,“考虑到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成熟度,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估值倍数,从交易目的来看,Blackstone似乎在押注Juno Hair国际扩张能力。”

结合报道内容,这似乎与Kang Yun-seon目前的重点规划不谋而合——是国际扩张,其此前就直言表示要把Juno Hair变成“韩国的Vidal Sassoon”。

具体来看,据NH视角报道显示,2023年1月开设菲律宾首店,2025年初在新加坡连开两家店。韩国经济日报则表示,有消息人士称,Juno Hair在菲律宾开设的分店于去年开业,拥有20名造型师,销售额为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48万元),营业利润为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4万元)。

知情人士称,对于Juno Hair来说,Blackstone的资本和全球网络可以加速品牌在东南亚、中东和北美的增长;对Blackstone而言,这笔交易将是其战略的延续(押注海外扩张),即支持具有强大跨境增长潜力的韩国中型公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NH视角报道中还指出,其背后逻辑在于收购方将Juno Hair定位为以韩式美业体系和教育基础设施为支撑的“K-Beauty美发平台”,而非单纯连锁沙龙品牌。

再结合前文提及估值对标Vidal Sassoon,且这笔交易将标志着韩国个人护理服务行业最大的收购之一,可以看到,资本市场也盯上来洗护领域,从目的来看,与其扩张、投资战略不无关系,当然,资本是逐利的,这一高额或者说规模较大的收购案例发生,也与洗护领域当下具有的热度、增长潜力有关。

 国内外巨头盯上的洗护会成新风口吗?

从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来看,国内外巨头,以及资本方盯上的洗护赛道,发展前景可期。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测,全球洗发水市场将迎来大幅增长,预计将从2023年的34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71.85亿元),跃升至2032年的56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55.67亿元),其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71%。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入局者也在不断增多,当欧莱雅、珀莱雅们都在想尽办法争夺护发市场份额时,也就意味着,洗护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竞争。那么,在这一轮竞赛中,国内外巨头做法有何不同?洗护市场竞争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先聚焦国际视角,经聚美丽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收购、投资洗护美发的事件就有6例,值得关注的是,在该领域的投资上,其中领投的不乏联合利华、LVMH集团等美妆巨头们旗下的投资部门。

其中,前文提到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在6月末收购护发品牌Color Wow,将其归入旗下专业美发产品部(详见),至此,该部门品牌数量增至10个,欧莱雅方面表示,这将进一步强化其专业美发产品组合和提高全球增长潜力。

从业绩上来看,欧莱雅集团专业美发产品部门销售额已连续四年增长,2021年增速为24.8%,2024年护发品类成为该集团(仅次于香水)的第二大增长板块。

再从其他国际入局者的动作来看,也能看到国际品牌美发业务上的侧重,如在2025年3月,据business of beauty显示,由四位巴西科学家在2021年创立的长寿美容品牌Oneskin,进入美发业务,品牌首席执行官则表示希望为正在经历衰老过程的客户服务,探讨解决脱发与衰老的意义。

不论是投资、收购,或者说开辟美发业务,都可以看到国际美妆企业对洗护赛道是看好和重视的,国内化妆品企业也盯上来洗护赛道,但与国际企业不同的是,国内多以推出护发新品牌入局或加注,2024年至今,如下图所示,就有至少5个新洗护品牌上市。橘宜集团则是于2024年初正式接手馥绿德雅中国区业务,完成彩妆到美护发赛道的跨越。

从国内的市场规模来看,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洗护发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433.9亿元稳步增至2023年的655亿元,并有望在2027年至827.9亿元的产业规模。

另外,从国内市场洗护品牌表现来看,橘宜集团拓展的洗护发业务在2024下半年增幅为72%,2024年高端洗护发品牌馥绿德雅实现高双位数增长;珀莱雅旗下洗护品牌Off&Relax(OR)2024年营收为3.68亿元,同比增长71.14%,增速在自有品牌中排第二。

△图源:珀莱雅财报

此外,据2025年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头皮护理”话题的关注度增长749%,种种数据不难看出,国内洗护赛道有增量空间。

但从当下国内外头部企业争相入局、加注的现状来看,竞争压力也是存在的,国内品牌想要实现突围,快速抢占着市场份额,背后的逻辑、打法也要发生变化,需要找到当下洗护市场中具有潜力的细分领域何在,并打造自身差异化优势,用一句话总结大概为:“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局,试图用功效的逻辑把洗护再做一遍。”

由此,我们看到护肤级护发的出现,此外,品牌也从功效的逻辑发力创新,不再拘泥于此前传统的此前传统的去屑、控油、蓬松等领域,而是转向来头皮护理的创新。

不论是今年宣布全面进军洗护发赛道的半亩花田,计划推出首个子品牌——97实验室(主攻头皮微生态洗护赛道),还是从珀莱雅、福瑞达等去年推出新洗护品牌的定位来看,方向之一就是可以基于头皮微生态的研究与维护,发力头皮微生态护理领域。

在不具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头皮护理领域极具潜力的创新方向之一。此外,除了头皮护理领域外,包含防脱在内的头发管理仍是增长机会点。

从市场端来看,《中国防脱发产品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18-2022年,中国的防脱发产品市场规模已经由23.32亿元增至76.36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83.93亿元。

修远资本管理合伙人严明在与聚美丽交流时也提到,“我认为头皮和头发管理(护肤)是未来有潜力的增长赛道之一,现在中国消费者焦虑太多,男性脱发的人特别多,女性则焦虑发际线上移、发际线变宽,包括产后脱发焦虑等等,原来洗护发更多的要求可能是控油、去屑,现在我认为应该已经进入到3.0甚至4.0时期:怎么做头皮和头发的护理?”

“这一点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有卡诗、AVEDA艾梵达等品牌,中国现在也在慢慢开始,这两年所有上市公司都在进入这个赛道,当然能不能跑出来,我认为这是另外的事情。”

而在上述不具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头皮洗护市场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哪怕头皮洗护品牌主打理念差异化上延伸,也是很有可能做出来的。”

可以预见,国内外头部美妆企业以及资本方都盯上的洗护赛道,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不久,就会有某个品牌跑出来,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也会让洗护市场的格局发生新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苹果,36氪经授权发布。

+1
1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聚美丽JUMEILI.CN是中国领先的化妆品新商业媒体。

下一篇

为什么“数据清理”成为耗时最多的工作?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