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动的SaaS软件,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最近和一位SaaS公司的CEO聊天,他很沮丧。
他说:“大D,我们产品技术很强,功能也齐全,但就是卖不动。市场推广也做了,销售团队也拼了,可就是不见起色。你说,我们这SaaS,是不是没救了?”
我问他:“你觉得你的SaaS,是‘药’吗?”
他愣了一下,说:“当然是啊!我们解决客户痛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不就是‘药到病除’吗?”
我摇了摇头。
我说:你的SaaS,可能是“好药”,但如果没人买,那它就不是“药”,而是“摆设”。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残酷的现实:卖不动的SaaS软件,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你可能会说,市场不好,竞争太卷,客户不识货。
别急,我们慢慢聊。你以为的“卖不动”,可能和我想说的,完全不一样。
你的“药”,真的对症吗?
很多SaaS公司,一上来就埋头搞技术,堆功能。觉得功能越多,产品越强大,客户就越喜欢。
但结果呢?
客户根本不买账。为什么?
因为你做的“药”,可能根本不对症。
1. 伪痛点:你以为的痛点,不是客户的痛点。
你觉得客户需要一个“全能型”的工具,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客户可能只想要一个“小而美”的工具,能解决他最紧急、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你可能在解决一个“痒点”,而不是“痛点”。客户的“痒点”,他可以忍;但“痛点”,他必须解决。
就像是一个捂着肚子痛喊疼的人,你以为他是胃病犯了,但实际上他是因为饿到胃疼。
短暂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他的胃疼,可是没吃饱还是会继续疼啊!
2. 伪需求:客户说要的,不一定是真的要。
客户说:“我想要一个能自动生成报告的功能。” 你就吭哧吭哧去开发了。
但客户真正想要的,可能是“节省时间,不用加班”。自动生成报告只是他想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本身。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
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一个经典故事。据说,他曾问过人们想要什么交通工具时,很多人都说:“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但如果福特只盯着字面意思去培育更快的马,就不会有改变世界的汽车出现了。人们要的真的是一匹更快的马吗?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的移动方式。听懂了这个“Why”,才有了创新的“How”——汽车。
记住:客户要的不是锤子,而是墙上的洞;不是梯子,而是够到高处的东西。
3. 价值感知低:你的“药效”,客户感受不到。
你的SaaS可能真的能帮客户提升效率30%,降低成本20%。但如果客户感受不到,或者你没有清晰地传递出来,那这些价值就等于零。
SaaS的本质,是“价值交付”。 如果客户感受不到价值,或者感受到的价值不足以覆盖他的付费成本,那你的SaaS就卖不动。
所以,请你停下来,重新思考:你的SaaS,到底解决了客户的什么“真痛点”?你的“药效”,客户真的能感受到吗?
你的“药”,为什么卖得这么“贵”?
很多SaaS公司,产品功能很强,但价格也“高高在上”。
你可能会说,我的产品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当然要卖高价。
但客户不这么想。
1. 成本替代:客户会算一笔账。
客户会比较:用你的SaaS,和不用你的SaaS,成本差异在哪里?
如果他现在用Excel,用人工,虽然效率低,但成本几乎为零。你让他花几万甚至几十万买你的SaaS,他会觉得“贵”。
你必须证明,你的SaaS能帮他省下更多的钱,或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远远超过你的价格。
2. 价值锚定:客户对SaaS的价值认知不足。
很多国内企业,对SaaS的价值认知还停留在“工具”层面,而不是“服务”层面。
他们习惯了“一次性买断”的软件模式,对“订阅模式”心存疑虑。他们更看重“拥有”,而不是“使用权”。
你必须帮助客户建立对SaaS价值的认知,让他们理解SaaS带来的持续价值,而不仅仅是功能。
3. 销售策略:你的“药”,为什么卖得这么“难”?
很多SaaS公司,销售模式过于依赖“人海战术”、“地推”、“关系销售”。
这种模式,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难以规模化。
SaaS的销售,更应该是“产品驱动”和“内容驱动”。
产品驱动: 你的产品本身就具备“自传播”的能力,用户用了觉得好,愿意推荐给别人。
内容驱动: 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潜在客户,教育市场,建立品牌信任。
所以,请你停下来,重新思考:你的“药”,真的物有所值吗?你的销售模式,真的高效吗?
卖不动的SaaS,出路在哪里?
如果你的SaaS现在卖不动,是不是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当然不是。
卖不动的SaaS,不是“绝症”,而是“重感冒”。 只要找对病因,对症下药,依然有机会“康复”。
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向:
1. 重新定义你的“客户”:聚焦细分市场。
你可能想服务所有企业,但结果是哪个企业都服务不好。
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聚焦“小而美”。
找到那些对你的SaaS有强烈需求、付费意愿高、且能快速感受到价值的“种子客户”。
比如,你做HR SaaS,与其服务所有行业,不如先深耕餐饮行业,或者零售行业。把这个行业的痛点吃透,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服务做到让客户尖叫。
当你在一个细分市场成为“老大”的时候,再考虑横向扩张。
2. 重新定义你的“产品”:从“功能”到“价值”。
你的SaaS,卖的不是功能,而是价值。
所以,请你重新审视你的产品,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的SaaS,能帮客户“省钱”吗? 能省多少?具体怎么省?
你的SaaS,能帮客户“赚钱”吗? 能赚多少?具体怎么赚?
你的SaaS,能帮客户“省心”吗? 能省多少心?具体怎么省心?
把这些“价值点”提炼出来,用客户能听懂的语言,清晰地传递出去。
同时,学会做“减法”。 砍掉那些低频、低价值、客户不常用的功能,把核心功能做到极致。
3. 重新定义你的“销售”:从“推销”到“赋能”。
传统的销售,是“推销”,是把产品“塞”给客户。
SaaS的销售,更应该是“赋能”,是帮助客户成功。
你的销售团队,不应该只是“卖产品”的人,更应该是“行业专家”、“解决方案顾问”。
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帮助客户分析痛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帮助客户成功落地。
同时,利用好“内容营销”和“产品体验”。
通过高质量的博客、白皮书、案例研究、免费试用等方式,吸引潜在客户,教育市场,让他们主动来找你。
4. 重新定义你的“团队”:从“技术”到“商业”。
很多SaaS公司,是技术驱动的。创始人是技术出身,团队也以技术人员为主。
但SaaS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商业问题。
你的团队,需要有懂商业、懂市场、懂销售、懂运营的人才。
技术团队需要和业务团队紧密协作,共同理解客户需求,共同打磨产品,共同创造价值。
所以,卖不动的SaaS,不是产品不行,而是你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
写在最后:SaaS的本质,是“服务”
回到最初的问题:卖不动的SaaS软件,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的答案是:停下来,思考,然后“重构”。
卖不动,不是因为市场不好,也不是因为客户不识货。
很可能是因为,你的SaaS,没有真正解决客户的“真痛点”,没有清晰地传递出“真价值”,或者没有找到高效的“真销售”模式。
SaaS的本质是什么?
SaaS的本质,是“服务”。
它不仅仅是卖一个软件,更是提供一套持续的、有价值的服务。这种服务,需要你深入理解用户,需要你不断迭代产品,需要你建立信任,需要你长期投入。
所以,如果你现在卖不动,请不要气馁。
重新审视你的产品、你的客户、你的团队、你的销售模式。
找到那个“不对症”的地方,然后,对症下药,精准出击。
因为,卖不动的SaaS,不是“绝症”,而是“重感冒”。
只要你愿意改变,愿意学习,愿意“重构”,你的SaaS,依然有机会“药到病除”,甚至“妙手回春”。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SaaS企业“卖不动”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产品创新研习社”,作者:大D,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