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宣布做浣熊食堂,明厨亮灶会是未来餐饮外卖的标配吗?

壹览商业·2025年07月04日 20:13
“明厨亮灶”从选答题变成必答题。

外卖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

近期,美团宣布正式推出“浣熊食堂”。从美团的官方介绍来看,浣熊食堂是美团为餐饮行业探索建设的放心外卖基础设施,以线下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以“全程可视可追溯”为运营原则,延伸至餐饮全链条,联合商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截至目前,浣熊食堂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地运营了10家门店,吸引老乡鸡、德克士、全聚德、云海肴等上百个餐饮品牌入驻,共同服务了数十万消费者。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团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国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超万家餐饮商家完成品质升级。

那么,浣熊食堂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重塑消费者对外卖的信任?

外卖新物种 

需要强调的是,浣熊食堂并非美团自营的餐饮外卖品牌,而是由平台下场自建、运营的“集中式外卖基础设施”。从本质上看,美团是高标准场地的提供者与管理方,打造了一个聚合多个品牌外卖档口的“放心厨房集合店”,不过多干预商家自主经营。

经过半年试点,浣熊食堂探索出一套“从产地到餐桌”可视、可溯的模式,初步构建了全链路、可追溯、全透明的放心外卖体系。

首先,硬件高标准。在场地建设上,浣熊食堂内的下水、排烟、排污等系统都按照国家要求设置,为商家提供“拎包入住”的条件。

浣熊食堂从整体设计到最终落成,每一个细节都严防死守。从根源上杜绝传统外卖厨房硬件隐患,为食安提供物理基础,并有效降低商家初始投入和开店周期。以赫兴记生煎为例,开店周期缩短至最快5天,租金占总成本比例的10%以下。

其次,供应链实现透明可追溯。浣熊食堂从产地、原料、生产、审核、履约、前端六个环节入手,建立可追溯体系。同时,美团联合益海嘉里、正大、圣农等品牌,通过规模化集采,为商家提供价格合适、品质安全的原材料。

而入驻商家,不论是自供原材料或使用美团进货,所有原材料强制纳入供应链全链管理及追溯体系,确保商品相关质量检验、检疫报告齐全,实现标签化溯源。有效解决外卖源头不可控问题,还可以赋能中小商家获得高性价比优质原料。

再次,全透明运营。所有入驻商家统一配备直播系统,营业时间后厨操作全程实时公开,消费者可随时观看;也在浣熊食堂专题页面上集中展示每日餐品加工、成品制作、巡检记录、进货清单等信息,将管理动作数据化、透明化。

这一做法,一方面能对商家形成强大“威慑”,倒逼规范操作;另一方面,干净的后厨能显著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成为商家差异化卖点,间接提升转化率与复购;长远来看,通过持续提升消费者对品质的认知和需求,将推动更多商家主动提升品质标准,最终带动全行业食品安全水平升级。

最后,美团还建设了“食安大数据”系统,多维度生成商家的“食品安全指数”,并打上品质标签,将难以量化的卫生状况转化为可考核、可挂钩流量的指标,并提高其在流量分配中的权重,配套激励政策。实现“食安投入-经营回报”的闭环,重构外卖食安管理逻辑,让重食安的商家获得真实商业回报。

据了解,首批入驻的商家赫兴记,月订单增长千单,实际交付额突破10万元,整体净利润增长超50%。

综上所述,浣熊食堂绝非简单的流程“可视化”“线上化”,而是从原材料、供应链到厨房基建,系统性重塑外卖生态的信任逻辑。

美团的底牌与荆棘

与传统共享厨房仅提供场地不同,浣熊食堂深度参与选址、基建、运营全链条,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美团为何执着于此?

首先,美团的底气源于其独有的“平台-供应链-数据”三角生态闭环。

平台能够识别复购用户的需求,可以将浣熊食堂的食安投入与用户的品质需求实现匹配,实现商业价值转化,目前,参与项目的商家平均客单价提升18%,差评率下降37%。

而供应链全链管理及追溯体系,则确保食材品质可控,快驴供应链也拥有集采优势,进一步优化商户成本。

美团还可以依托海量订单数据,精准分析商圈供需、用户结构,从而精准匹配高需求商圈,帮助商家找生意,降低档口空置风险。

三者形成强耦合、自增强的闭环生态,构成美团入局的核心壁垒。

其次,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而浣熊食堂则是提升“吃得更好”(更有品质、更安全)的关键实践,有助于提升美团整体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同时,也能推动行业向更安全、更透明的方向发展。所以,即便这是个重生意,美团也愿意在财务回报上让步,以追求长期生态价值。

最后,这也是美团在主动承担自己的平台责任,主动响应国家强化外卖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广的政策导向。

不过,浣熊食堂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是多店合单的体验。目前,浣熊食堂允许消费者一次性选购多个品牌的不同餐品,由专属骑手统一打包配送,并且不增收配送费,解决了凑单难的痛点。

但当遇到就餐高峰期时,有可能出现“一单已出,一单未好”的情况,规模化后如何实现高效、智能的订单协同与履约调度,可能还需要继续探索。

二是成本。一方面,浣熊食堂的高标准装修、定制化设备等投入,有一定前期成本。当然,这样的基础设施需要百万级资金,这件事也只有美团能做;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店长、专职食安管理人员、招商开发团队、IT运维等运营团队,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规模化扩张的关键考验。

品质外卖时代已至 

无论挑战如何,一个明确的趋势是:品质化已成为外卖未来竞争的核心。

首先,行业竞争核心转向。外卖市场发展多年,流量红利消退,行业正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存量市场下,低价内卷不可持续,品质、安全、信任成为平台和商家争夺用户留存与复购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更加看重外卖品质安全。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有61%的消费者在点外卖前关注商家是否为实体门店和明厨亮灶,是否有商家资质和实地图片。下单后,有77%的消费者会在意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层面定调。2025年3月,《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2025年6月,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发文强调强化平台审核,推广可视化监管,实施动态信用评级。

特别是重庆团体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对“无堂食外卖”的监管开始标准化、强制化。这极大地压缩了低成本、低质、不透明的幽灵外卖的生存空间,为浣熊食堂这类模式创造了市场机会和政策红利。

平台战略的趋同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团打造浣熊食堂,并宣布三年扩店1200家;饿了么全面升级“优店腾跃计划”,再投入超10亿元,加码抢夺品质外卖商家;京东更是直接打出“品质外卖”口号,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高标准的商家准入门槛。各家模式虽异,但提升食安透明度已成共识。

浣熊食堂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身成败,更在于它勾勒出的未来高品质外卖基础设施的雏形:“高标准硬件+全过程透明+数据化监管+信任价值转化”。它所代表的食品安全升级方向,特别是“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深化,也成为不可阻挡的行业趋势和政策要求。

 最后 

综上所述,美团浣熊食堂是一次依托其生态优势、重拳解决行业痛点的探索。它初步验证了在强大生态支撑下,“食安投入-建立信任-转化商业价值”这一商业逻辑闭环的可行性。

无论最终能否遍地开花,浣熊食堂都已为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标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范本。其探索的经验也将推动整个外卖行业在厨房透明化、运营标准化、管理数据化方面的进程。

当政策、消费需求与平台战略共同指向“吃得放心”,外卖厨房的透明化与品质化升级已然势不可挡。浣熊食堂,正是这场深刻变革浪潮中的醒目坐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壹览商业”(ID:yilanshangye),作者:蒙嘉怡,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