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养娃真敢花钱,小众赛道养出10亿新玩家
当一个新品牌做到 10 亿,你或许认为这个赛道可能有点机会;当同类型品牌陆续冲向 10 个亿,很难不怀疑,这个赛道爆发了。
尤其是,有些赛道看似一成不变,但近年来,不断的有国内外头部企业从中掘金上亿,生意和品牌认知都获得了提升。
婴童护肤,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小众沉默,实则静水流深的赛道。这个早年被青蛙王子、强生婴儿、郁美净等品牌强势占据,仅有基础认知、甚至还存在争议的市场,不同往日了,正在批量制造“十亿新玩家”。
Newpage 一页上线仅 7 个月销售额超千万,今年业绩将稳过 10 亿+,较 2024 年业绩翻倍;
红色小象创立短短 4 年后,2019 年的零售额就曾突破 13 亿元;
2019 年成立的贝德美,2 年内做出 3 亿,如今更是月 GMV 破亿。
本文我们从两个关键问题切入:
1、婴童护肤被哪些用户人群买到崛起了,消费者隐藏的需求是什么?
2、新品牌们如何不靠渠道分销老路,短时间实现破亿销售额?
90后精致爸妈,急需松弛解决方案
一代人有一代人当爸妈的模样,90 后爸妈最不一样。在刀法看来,正是这批 90 后父母,掀起了婴童护肤热潮。
为什么呢?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既要又要——既要“科学养娃”,又想做“松弛感”父母。
早期婴童护肤领域并不受重视,老一辈认知里觉得自然养娃就好,顶多天冷脸上拔干起皮的时候擦点“香香”(儿童面霜)。
到现在,90 后父母会对小孩的皮肤变化关注得更加仔细,也会考虑到小孩护肤上的更多问题。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 90 后父母,购物越来越有方法,看的测评也多,在科学养娃的自我要求下成为半个儿科专家。
以皮肤过敏这一症状为例,《2022 母婴人群抗敏白皮书》显示,超半数的母婴用户认为过敏对生活的影响较大,相较 2021 年增加了 20%,说明母婴人群对儿童过敏认知有较大提升。在产品选择上,90后“成分党”爸妈们就像他们自己护肤时研究修丽可等品牌的成分一样,仔细研究着给宝宝们使用的产品。
但与此同时,90 后父母和老一辈存在着不同的养育心态。不想鸡娃、不要牺牲感、想做和娃成为朋友的松弛感父母。
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心态并不在少数。《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指出,平台上有关“带娃不费妈/不费爸”的话题仅一年内收获上亿次围观。
“比之前的产品更专业、更安全,又能提供更方便的解决方案”,自然成了新一代爸妈对婴童护肤的新需求。
而回望市场,彼时摆在线上/线下货架上的大多数还是主打“基础保湿”类的面霜,确实比较基础,解决不了更多问题。
后续的“十亿新玩家”里,Newpage 一页、红色小象、贝德美、海龟爸爸、戴可思等婴童护肤品牌无一不是看到市场空白的机会。
比如,Newpage 一页创始人刘明就曾对外表示,是因为看到婴童护肤在高速增长但这个行业又属于低集中度,从中看到了机会。贝德美创始人吕泽桐则是在做母婴零售品牌代理时意识到,新一代母婴人群对于产品品质、品类细分的需求增长。
基于此,这批新品牌也确立了自己的方向:要成为细分专家,从解决更具体人群的具体问题开始。
Newpage 一页找到了 6 岁以下婴童人群的抗敏感需求,卡位功效护肤;
红色小象最开始从儿童彩妆试水,上线第一款产品彩妆礼盒主打解决儿童化妆的空白;
海龟爸爸则是看到了儿童防晒产品的缺失,从做“小孩的第一款防晒”开始。
“保护孩子”和“大人也能用”,大单品从小切口开始
前面提到,90 后爸妈以“专业+便捷”为小孩护肤品挑选的核心需求。具体到实际的经营、营销上,品牌们又是如何打动新一代父母?
Newpage 一页:靠爆品切入,用专家资源打心智
Newpage 一页是上美集团下的婴童护肤子品牌,在成立之初便带有流量玩法的基因。
一开始,Newpage 一页选择消费者认知度最广、最基础的儿童面霜单品,推出第一款产品婴童安心霜。相较于传统儿童面霜的保湿心智,Newpage 一页主打的是“保护心智”——强调守护敏感肌,相当于用高维打低维。
在传播方面,婴童安心霜上线初期,Newpage 一页绑定儿科专家崔玉涛做宣传,主张使用的是“崔玉涛的至高标准”,并在成都太古里、北京 SKP 通道等知名商圈地段投放广告,快速放大专业心智。
Newpage 一页认为,儿科医生、育儿专家是用户选择品牌的重要影响因素。
次年,品牌邀请专家崔玉涛、明星妈妈章子怡作为品牌联合创始人,并以知识型 vlog、圆桌对谈短片的形式,从专业皮肤知识科普到育儿理念分享。
渠道端,Newpage 一页重视线上效率。以抖音为例,对品牌自播的每个直播间、直营短视频制定了细到成本率客单价、退货率等指标优化直播转化效率,品牌自播占据抖音业绩大头。据悉,品牌入驻抖音仅一个月就靠自营短视频冲击母婴行业单店交易 Top 2。
线下端,Newpage 一页除了走进高端月子会所圣贝拉、母婴集合店孩子王,还是行业首个走进线下诊所的品牌。
从业绩大盘来看,2024 年 Newpage 一页税后营收 3.86 亿,短短一年即将稳过 10 亿+,成为上美公认的第二曲线。
红色小象:依赖 koc 种草,强调“大人用了也说好”心智
同属上美集团,红色小象则是采用了另一套打法——走窄门,抓更广泛的大人心智。
早期,红色小象找到了“儿童彩妆市场混乱”和“青少年油痘肌复发”的细分问题,打出了儿童第一套彩妆和 OU 控油祛痘系列。
除了冠名母婴真人秀的形式占据电视端,红色小象侧重在小红书等社媒平台投放大量 KOC 和腰部 KOL 种草,切入婴童护肤。
结合社媒平台观察,刀法还发现除了传统的母婴人群,红色小象也关注到时尚类人群的覆盖。以近一个月的抖音平台为例,其中腰部达人以时尚人群为主,尾部投放了大量的母婴人群。
而聚焦到达人内容上,红色小象没有一味采用“小孩用了 XXX 会 XXX”的科普向引导话术,而是会直接面向母婴人群提到“大人也能用”。以红色小象夏季在推的去油头的洗发水为例,成人 KOL 展示着自己的洗发效果,并提到“高端沙龙”、“无需成人洗发水”等词语。
无独有偶,红色小象面向美妆、美食、家居等类型的尾部博主,投放婴儿爽身粉产品,强调这款爽身粉竟然可以当成人散粉,在有趣的内容中传递出不浮粉、不卡粉、不堵塞毛孔的产品特质。
贝德美:游击战打法,在最空白的地方以小博大
靠着儿童洗发产品起家的十亿玩家贝德美,走进婴童护肤板块后,单产品的销售额也突破了 2.5 亿+。
贝德美创始人吕泽桐曾把品牌打法称为“游击战”,简单来说就是,不和巨头抢重点地盘,从最薄弱的地方集中打。在刀法看来,贝德美最有趣的在于以小博大:借势打法、钩子打法。
比如,起盘阶段贝德美做不到花大钱买大流量,于是靠紧跟热点事件的方式改造产品和内容,比如在 2021 年三胎政策发布后,贝德美就顺势推出了“三孩家庭专属礼包”。
在达人策略上,贝德美将重心放在尾部达人、小达人上,由少数头部达人、专业达人为产品背书,后接上铺天盖地的尾部达人、小达人,以晒单、分享体验的内容促进产品进一步裂变。
此外,贝德美擅长以小创新的方式和用户互动,并且留下继续吸引用户的钩子。比如,贝德美曾招募过万名成分体验官,邀请宝妈们参与新品香型、包装设计投票;比如,贝德美曾在乐园场景设置了洗护体验角,每天有超过2000组家庭参与体验,在互动中加深了品牌认知。
分析师点评
聚焦不同年龄层儿童的不同场景和问题,这些新锐婴童护肤品牌从小口子掀开了市场。
不过,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市场,这些新锐护肤品牌难免有一战。因为目前,无论是 Newpage 一页、红色小象、贝德美,还是青蛙王子、强生婴儿都纷纷走向了分龄护肤的趋势,也纷纷出现了品类泛化现象。
而对应不同年龄层的儿童的护肤、洗护需求,品牌们逐步推出了同品类的产品,对于爱尝鲜的 90、00 后爸妈来说,不免再次做出对比选择。接下来,谁能从 10 亿增长到 100 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作者:大格,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