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赴科创板,寒武纪对手来了
2025年6月30日晚,国内全功能GPU芯片新锐厂商摩尔线程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击。
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40,002.8217万股。拟向社会公众发行不低于4,444.7580万股普通股(不含因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增发的股份),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数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
消息一出,寒武纪股价应声下跌,由6月30日收盘价601.5元连跌两日跌至7月2日的545.1元。这究竟是市场偶然波动,还是摩尔线程的崛起已对寒武纪等国产GPU巨头构成实质挑战?其技术实力与市场潜力又能否改写行业格局?
壹 | 技术突破与生态布局
摩尔线程是由摩尔有限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而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板卡加工等其余环节则交由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及其他加工厂商完成。
近年来,公司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全功能GPU产品。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超4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200%,持续经营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呈现被部分国外头部厂商垄断的局面,英伟达、AMD等企业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公司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产品的替代。例如,公司MTT S80显卡的FP32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公司MTT S5000千卡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训练集群计算效率。
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公司率先实现了在单芯片架构上,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以及超高清视频处理所需计算能力的突破,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相比采用GPGPU、ASIC等技术路线的其他单一AI加速卡产品,MUSA架构技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佳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能够适配AI、AI4S(AI for Science)、大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图形渲染、高清显示等多样化计算需求。凭借灵活先进的架构设计,产品的技术演进能力能够快速响应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的需求。
此外,产品高度兼容全球现有GPU应用生态,无缝集成开发框架与工具链,可大幅降低迁移成本,确保技术应用的连续稳定。产品矩阵全面覆盖云计算、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市场,满足从政务、企业智能计算到个人消费场景的多层次需求。
公司依托MUSA架构构建了完整的软硬件生态系统,支持DirectX、OpenGL、Vulkan等主流图形应用开发技术,并兼容国际主流GPU生态。深度适配中国计算产业标准及生态需求,支持X86、ARM、LoongArch等主流CPU架构,以及麒麟、统信、Windows、OpenEuler等操作系统。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芯片硬件层面、软件层面及系统层面的相关技术。
截至目前,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领域。公司近年来推出不同性能的多款GPU芯片产品,应用于公司的板卡、一体机、集群产品。由于各代芯片规格与性能的不同,随着公司GPU芯片的不断迭代升级,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所变化。
由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公司AI智算产品2024年增长较大。数字孪生、AI云电脑等高端应用场景需求提高使得专业图形加速产品2023年出现较快增长。而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公司战略重心调整,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高性能的细分市场。
与国际龙头公司英伟达、AMD等企业相比,公司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仍需提升。
贰 |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公司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募集资金将应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此之前,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2024年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8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人数达到886人,占员工总数的78.69%。同时,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取得450项专利,其中境内专利442项,境外专利8项。境内发明专利402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外观专利10项。
过去五年中,随着AI应用的突破,全球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显著增加。以英伟达为代表的GPU产品,因其成熟的开发者生态以及优秀的算力性能,使得GPU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4年达到5,315.03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GPU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36,119.74亿元。
随着中国国产AI技术,如DeepSeek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AI技术水平已经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过去五年,中国GPU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84.77亿元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1,638.17亿元。随着AI的应用不断开发,对于GPU等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预计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预计到2029年中国GPU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635.78亿元。
由于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全球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呈现寡头垄断格局,英伟达、超威半导体等国际龙头企业在技术、市场和生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目前国内则形成了以寒武纪、摩尔线程、海光信息、景嘉微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竞争格局。
从招股书看,2022-2024年末,公司尚未实现盈利,最近一期期末存在未弥补亏损。2022-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3,955.22万元、-167,331.03万元及-149,193.7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41,200.30万元、-169,066.22万元和-150,690.72万元。期间,公司营业收入由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8.44%;尽管公司收入增长较快,但绝对收入金额仍较小。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0,719.24万元。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此外,公司于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其采购美国生产原材料、采购或使用含有美国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研发工具等产生一定限制。同时鉴于国际形势的持续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若美国或其他国家进一步扩大贸易限制政策或出台新的制裁措施,公司经营业务可能将进一步受到不利影响。
所以,虽然摩尔线程刚递交招股书就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说明其在市场中的分量,但理性看摩尔线程离市场对它的期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思享汇”,作者:王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