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告别戈恩路线,不再重视全球南方
印度南部的日产雷诺合资工厂(2024年3月)
日产考虑停产和关闭墨西哥的两家工厂和日本神奈川县的两家工厂,还将在南非、印度和阿根廷各关闭一家工厂。在考虑减产的7家工厂中,除日本之外的其余5家位于“全球南方”。日本将集中于日美欧中市场进行重建……
日产汽车开始在全球战略方面进行选择和集中。已开始考虑停产和关闭作为北美出口基地的墨西哥的两家工厂和日本神奈川县的两家工厂。还将在南非、印度和阿根廷各关闭一家工厂。在考虑减产的7家工厂中,除日本之外的其余5个基地位于“全球南方”。日本将改变以新兴市场为增长引擎的方针,集中于日美欧中市场进行重建。
日产在5月13日举行的财报说明会上宣布了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工厂的方针。具体来说,除了印度和阿根廷之外,还将结束南非的本地化生产。近来,日产还开始讨论在墨西哥减少两家工厂的方案。
在日产2024年度的310万辆产量中,墨西哥占到67万辆,约为20%。印度为逾15万辆,阿根廷将近2万辆,南非为1万辆。一系列的调整对日产而言意味着告别过去重视新兴市场的战略。
日产前会长卡洛斯・戈恩1999年提出了以裁员2.1万人等为支柱的“复兴计划”。在调整包括与零部件厂商的交易关系在内的日产成本体制之后,与法国雷诺合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规模。
在戈恩体制下于2011年公布的为期6年的中期经营计划“日产Power88”中,提出了将当时不足6%的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到8%的路线。增长重点放在新兴市场国家,制定了将全球产能提高到800万辆以上的方针。作为面向新兴国家的品牌,日产推出“达特桑(datsun)”。该品牌在印度和非洲生产和销售,试图扩大在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但销量低迷,于2022年宣布停止生产。
关于日产首次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的墨西哥,该公司正在考虑减少两家工厂。作为对美国的出口基地,2024年度墨西哥生产了67万辆,但目前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墨西哥作为生产地的优势正在动摇。
日产将通过减少新兴国家的产能来消除扩张路线的问题,重视在美欧、日本和中国等市场提高效率和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
在作为最大市场的中国,日产与比亚迪等当地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日产背负过剩的产能,在与合作企业协商的基础上,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成为焦点。目前,该公司推出了搭载人工智能(AI)技术的纯电动汽车(EV)新款轿车“N7”,还在推进向中国以外出口等进攻性战略。
在美国,丰田正在适时推出混合动力车(HV),正在扩大销量。日产因无法推出HV而陷入销售低迷。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本地化生产需求加强的情况下,对于面向美国的主要车型,日产将把部分生产从日本转移到当地。不过,日产的美国工厂仍存在过剩产能。今后还将考虑与三菱汽车等合作伙伴展开合作。
日产认为,如果减少两家工厂,就能达到适当的开工率。然而,能提高销量的热门车型并不多。能否提前2025年度纯电动汽车“LEAF(中国名:聆风)”的新款车等新车的发售时间成为课题。
日产的缩减路线涉及全球商品战略。该公司13日提出的方针显示,到2035年将把底盘数量从目前的13个减少到7个。
零部件数量也将削减7成,以提高开发体制的效率。到2026年度,与2024年度相比,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将总计减少5000亿日元。裁员规模将比现有方针增加,达到2万人,其规模与戈恩提出的复兴计划相当。
随着结构改革带来的成本削减和地区的减少,每种产品在盈利方面的分量将增加。该公司社长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13日表示,“日产是拥有众多粉丝和爱好者的品牌。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能否既让企业变得强大,又打造富有魅力的汽车?埃斯皮诺萨的能力将进一步受到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经中文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