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视角 | 广东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了

谢泓·2024年01月31日 14:23
民营经济的存在,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了。

文|谢泓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大省,市场机制发育良好,中小民营企业,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中小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在此背景下,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可谓重视。

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设定的前提下,民营企业的社会身份及经济角色,一直备受关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交替并影响着历史方向的,就是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也是人类的初心。效率却存在于现实生存与博弈的竞争中。

我国的公有制既是制度设定,也是社会保障的基础。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它并没有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效率,使得民众并没有很好的享受公有制带来的成果。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民营经济的参与,供给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效率。公平与效率,公有与民营,是一个手掌的两面,一阴一阳之谓道。

从社会与经济的视角去理解民营企业,它的存在始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供给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它解决广大民众的就业与消费问题,是社会经济活力的体现。

在省委省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中,所关注的,确实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社会环境问题。

一是公平问题。文件中提出: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推进。”推进“简易注销改革,畅通市场化退出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就连企业注册都不行,民营经济没有存在空间。后来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允许外资在特定领域投资,并给予诸多优惠政策。而今,采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体现了经济主体进入市场的公平,其进步巨大。

文件中关于企业推进简易注册及退出的问题,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讲,是一大福音。很长时间,由于企业退出涉及税务、债务及破产问题,很难“生得容易,死得痛快”。一方面,企业的“僵尸”状态,恶化了社会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让更多企业难以放下历史包袱,重新创业,不利于保护企业家的创新创业行为。

二是经营问题。文件中提出:“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完善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具体举措”。

政府及大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欠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营商环境,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内循环及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同时,也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的银行信用、融资及资金周转率。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也是导致诸多民营中小企业离场的重要原因。省委省政府针对固症,提出建设长效机制化解,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于化解民营企业经营问题的决心。

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包容监管,就是鼓励企业创新。很多新业态的企业,如果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监管,就会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特别是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数字化企业、现代服务业等等的轻资产经营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往价值链高端的重要探索,如果没有采取包容式的管理,往往压缩我省新经济发展的探索空间,失去新经济发展的新机。

三是企业家成长问题。文件中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企业家是现代商业社会最为重要的财富。在现代的商业形态中,企业家通过创新方式,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升了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力。民营企业家所担负的是企业经营的主体责任,集企业职责权利于一身,是企业家精神的最终体现。促进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培育企业家精神,就是充分肯定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民营企业家一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自己人”与“主人翁”,才能够不遗余力地投身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设中,并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慈善事业及共同富裕社会的建设。

四是企业国际化问题。文件中提出:“引导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及提供相应服务”。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充分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出海的关注。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陆权国家,对于民间的出海贸易限制多于鼓励,曾经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我国失去了海洋文明发展的先机,还进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被动挨打。民营企业出海不仅体现我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能够深度的促进我省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我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体现我省作为改革开放大省的作为、担当及探索勇气,是更深更高程度的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系统的建设中,既需要一致性为社会提供稳定性和秩序,也需要多样性为社会提供活力和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公有制经济,可以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一致性,而民营经济则可以提供多样性与灵活性。

当然,公有制也可以有机制创新激活效率,民营经济也可以通过解决就业与第三次分配为社会提供公平。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而存在更深层次的互补与社会功能的相互转换。民营经济的存在,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它担负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是社会组织重要的细胞。

省委省政府出台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有更加深刻的立意。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聚焦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篇

为通信运营商、政府、企业提供数字化数据治理平台、5G+物联网应用、数字智能网络运维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

2024-01-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