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裁缝”,为服装产业发展“穿针引线”
纺织服装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当制造业自动化生产已成常态时,它依旧高度依赖人工,使得美国和欧盟每年不得不支出超1300亿美元进口。AI可以替代设计,但将设计变为现实离不开技工。服装产业对于机器人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面料太过柔软,机械手很难把握。时至今日,牛仔裤的缝制仅有四分之一的工作自动化。
中国是服装制造大王。根据纺织协会的数据,在2018年之前中国外贸顺差中有75%来自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大量的服装生产需求让中国纺织业技工极度短缺,中国就业网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显示,缝纫工短缺排名第16名,较2019年上升9位,重庆为需求缺口较大城市。
但是,重庆只有一家企业将“人才资源”与“服装产业”相结合,参加本次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渝创渝新加速计划”的重庆华服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服人力)就是这个唯一。华服人力诞生于服装龙头企业段记西服的人力资源部,2015年开始为多家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服务,2019年华服人力正式成立,并逐步形成完整闭合的人力资源服务链,并通过打造“渝派裁缝”劳务品牌真正实现“为服装人才服务,为服装企业赋能”。
创始人章梁表示,重庆承接了部分东南沿海地区的服装产业转移,现有3000家相关企业,对高素质的服装技能人才需求较大。“华服人力通过‘引厂入校、进厂办学’,已与50多家在渝服装企业建立合作,与17所服装高校、职教形成合作,累计培育人才达1.5万人。计划于2025 年实现区域就业3 万人次,市内带动就业10 万人次的阶段性目标。”
华服人力创始人章梁
这些从华服职业培训学校出去的人才都可以被称为“渝派裁缝”,就像“云阳面工”、“蓝田厨师”、“蕲春艾灸师”等劳务品牌一样,代表着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口碑,是一张闪亮的就业名片,更是赢得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章梁提到,“渝派裁缝”已走出重庆,走向西南,华服人力与四川、云南、贵州、西安等地的企业均建立了合作。
“渝派裁缝”劳务品牌由华服人力负责运营,不仅代表持续培养优秀服装行业技能人才,带动就业、创业的使命,也肩负着促进重庆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有产业、无配套;有规模、无平台;有品牌、无名牌——这就是重庆服装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章梁希望通过“渝派裁缝”劳务品牌的力量将产业汇集,通过华服人力对重庆的服装企业进行赋能,推动实现重庆打造千亿级轻纺产业集群的目标。
华服人力依托龙头企业段记西服,联合重庆市职业服装协会、重庆市渝北区服装行业商会,积极打造华服创业园,半年内已有50余家企业入驻。未来,一个集服装材料开发、服装设计开发、成品制作工艺、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建设、营销渠道拓展以及经营管控提升的全产业链服务产业集群将在这里汇集。
华服创业园
“为人才就业创业服务,为产业持续赋能,华服人力一定不会辜负人社局的关心和支持。” 章梁表示,下一步华服人力将打造“职业通”,颠覆传统的招聘模式,由大数据自动匹配企业与人才,同时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章梁还希望推动“渝派裁缝”劳务品牌走进千家万户,围绕小区的缝补链做业务拓展,计划在明年打造出“渝派裁缝”社区店的“样板间”。
华服人力有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