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到底长啥样?
文 | 陶醉 悉达多
根据赛迪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上发布的数据,中国传感器2023年市场规模会达到3324.9亿,其中,增速最为抢眼的是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429.6亿,超过整个传感器市场规模的1/3。智能传感器表现为CMOS技术兼容的MEMS技术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工艺完善,传感器实现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
基于蓬勃发展的产业趋势,全国多个省份都在积极布局传感器产业,其中,安徽蚌埠、浙江钱江、四川德阳、江苏常州都启动了以“传感谷”为名的产业集群建设。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018年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传感谷概念;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上,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发布,重点聚焦智能传感器领域。经过历时5个年头的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为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上的“科技旅游线路”,品牌效应突显。
利好政策加持中国(郑州)传感谷
河南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并非空穴来风,这与当地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河南全省目前有超过10家传感器上市企业,其中汉威科技被评为国内气体传感器十大企业之首,森霸传感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日立信的六氟化硫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光力科技的瓦斯抽采和气体云监测系统、新天科技的智能水表国内领先。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28条产业链之一。河南省科技厅会同各有关省直部门、省辖市、省内重点企业和有关专家,编制完成了《河南省培育壮大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行动方案》,系统梳理了60多项重点任务举措,为把河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圈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先后出台了《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等若干政策措施。今年2月,郑州市印发的《郑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高规格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持续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着力推动超聚变研发中心及全球总部基地、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MEMS传感器中试平台、新型存储器、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明确将智能传感器产业和传感谷的打造划入了郑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号产业”。
今年9月,由省、市和郑州高新区三级国资出资,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基地将于两年内建成首条MEMS中试线,解决智能传感器在材料、设计、工艺等环节的中试问题,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引领、支撑河南省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
一谷多园的全省产业拼图
郑州是河南智能传感器产业的主战场,这里已集聚传感器产业链核心及关联企业3011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产业规模已壮大至300亿元,年均增长45%。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核心区域是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中部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以汉威科技为龙头的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居全国首位。智慧水务、智慧环保、安全监测等整体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标杆。
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郑州)传感谷核心,2021年,郑州高新区引入深圳昊博集团开始了传感谷启动区建设。启动区整体规划总占地面积超700亩,其中一期占地337亩,建筑面积约百万方。今年10月31日,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暨产业金融合作对接会在启动区举行。会上,“传感谷一谷多园—周口传感园区”正式揭牌。这次揭牌,意味着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一谷多园”全省产业格局上扩充了新版图。
对此,河南智能传感器协会执行副秘书长刘鹏告诉36氪,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并不局限“3平方公里”的物理边界,而是借鉴学习安徽声谷和武汉光谷的模式,以一谷多园的方式建设“河南省智能传感产业带”,集聚河南全省传感器产业抱团打天下,建设“郑州总部基地+各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模式。
根据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此前已经与开封流量仪表、洛阳气象监测、新乡MEMS制造、鹤壁光电传感、三门峡精密测量仪器、南阳红外光敏传感等产业园区签约,在一谷多园的模式下完善了“研发设计-材料设备-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系统/应用”产业链。
千亿产业集群的品牌标签
随着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的全省一盘棋建设,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将打造千亿级传感器产业集群,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最终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平台,发展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在一谷多园的全省产业格局中,传感谷启动区就承载了搭建“智能传感产业生态平台”的使命。刘鹏以“三院四平台、一基地多园区、一基金一服务”解释了该生态的构成。
其中三院即产业研究院、中试研究院、检测认证院;四平台即B2B生态平台、场景应用研发平台、工控云平台、科创服务及加速平台;一基金则是联合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成立各项产业引导基金100亿,其中河南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聚焦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智能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一服务则是对智能传感产业链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对企业的“创、研、产、销”全过程提供供应链服务、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产业金融服务。
刘鹏透露,未来从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出去的产品都将会带着两个标签,一个是企业自己的品牌标签,另一个便是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的标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会成为一流品质的代名词,郑州传感谷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