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怎样的驱动生态|WISE2023新风向

36氪广东·2023年11月03日 19:21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机遇已经来临,但同时也面临着金融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编辑|李金珊 许璧端 廖尧 

9月22日,“WISE2023 新风向-36Kr × 金苗行动专精特新大会”在广州举行。 本次大会由36氪、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特别支持。 

经过了12年的发展,“专精特新”已迈向全新的时代,一个生态重构的时代,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在实际发展中能够实现资金支持、创新协同、市场拓展、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破题、让“专精特新”不再受困的新生态。 

去年,我们针对“专精特新”的发展机遇、转型难题和融资堵点进行深入共创讨论;今年,我们以“筑基服务生态,链接产投风口”为主题,与政府、券商、投资机构、律所和各企业代表一道,解读专精特新新政策,探讨大湾区商业资源的流向,深度助力“专精特新”新生态构建。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机遇已经来临,但同时也面临着金融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未来,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路上还面临什么关键痛点?需要怎样的园区生态助力?就这一问题,36氪广东总经理吴晓波与惠州仲恺高新区经统局发展和改革组负责人南江涵、国际氢能投资协会执行会长&恒邦资本合伙人杨冷羽、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子昂展开讨论。

圆桌现场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吴晓波: 谢谢大家的支持。活动已经来到总结的阶段,很荣幸邀请到仲恺高新区、恒邦资本以及泰极动力,一起来聊一聊关于专精特新和新能源的相应话题,包括专精特新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驱动生态。我们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个自我介绍,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基本情况,谢谢。 

36氪广东总经理 吴晓波 

南江涵: 大家好,我叫南江涵,来自惠州仲恺高新区,主要负责发展改革和产业规划研究的工作,非常感谢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谢谢。 

惠州仲恺高新区经统局发展和改革组负责人 南江涵

杨冷羽: 其实刚刚给大家做了一个比较长的分享,我再补充一句。我们国际氢能投资协会以定向邀约制,把目前国内和国际的优质氢能项目的创业者,投过氢能、想投氢能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以及氢能赛道的院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在香港建立有限基金,希望把中东、在港中资、家办资金通过QFLP形式引进到内地,比如说跟惠州、广州、佛山这些希望做氢能产业的地方政府,合建氢能产业基金,打造氢能产业园区,帮助当地氢能产业发展。 

国际氢能投资协会执行会长&恒邦资本合伙人杨冷羽 

我们可以引进从制储运加到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全链条氢能产业落地,也欢迎大家一起参与。 

熊子昂: 大家好,我叫熊子昂,来自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泰极动力是一家聚焦于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开发的氢能公司,公司主要有两个业务板块,一个板块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与部件,另外一个板块是产品的终端应用,包括船舶的动力系统、工程机械的动力系统、分布式储能等,谢谢大家。 

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熊子昂 

吴晓波: 我作为36氪广东的代表,首先想请问一下仲恺高新区的南主任。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坚持智造当家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打造专精特新企业舰队为抓手,通过集中资源要素、搭建技术平台,扶持培育壮大中小企业。我们希望从南主任这里了解,仲恺高新区在发展中打造了怎样的生态去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包括仲恺希望在储能领域、新能源领域,怎样去推动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南江涵: 产业生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从软性和硬性两方面各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从软性方面来讲,我们高新区目前有22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1家小巨人企业,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企业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全部都来自于我们的主导产业;第二,90%以上的企业和我区前30强企业有直接的业务往来。

鉴于此,我们高新区创新开展“手牵手”活动,具体分为大企业的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以及中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链生态沙龙。目前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反映能够在活动中对接到一些实际需求。 

从硬性方面来讲,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规模不是特别大,在买地扩产方面,和大型龙头企业相比面临更多的困难。我们高新区坚持对专精特新企业“高看一眼”,在区内比较核心的位置规划了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

目前,已推动8家专精特新企业在我区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拿地,其中德瑞锂电、锦好医疗、辰奕智能等3家专精特新企业已经上市或者过会,相信未来可以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发展新机遇,谢谢。 

吴晓波: 不好意思,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以储能领域或者新能源领域为例,南主任方便分享一下惠州仲恺怎样去为各个企业创造更好的创新驱动力吗? 

南江涵: 能源电子产业是我们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能源电子领域的“光储端信”四个环节中,光伏和储能都是比较核心的环节,我区也十分重视布局储能产业。 

一方面,我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例如,行业龙头企业亿纬锂能和德赛电池的总部均在我区,为我们打造新能源以及储能的产业生态和产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近期,我们梳理了全区新能源产业链,接下来将对于“缺链少链”的环节进行“强链补链”。 

另一方面,我区有布局储能产业的长远眼光,例如去年我们引进的首航新能源,对于这类有爆发性的、储能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我区历来是厚爱三分,愿意陪同企业一起成长。 

惠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对于储能项目都是高看一眼的,欢迎储能、新能源相关企业和我们沟通,我们将以“店小二”的姿态、“五星级”的服务,一如既往与企业共成长,欢迎各位企业家多来我区走一走,看一看。谢谢。 

吴晓波: 谢谢南主任。第二个问题希望请教国际氢能投资协会的杨总,在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带动下,我们看到近年专精特新成为人民币基金的投资风口,想请问杨总,在投资人的角度,您怎么通过对产业的深刻理解,结合恒邦资本的整体投资生态,通过资本输血去焕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有什么成功的案例跟我们分享一下,让大家多多学习? 

杨冷羽: 好的,谢谢晓波总。今年5月份和36氪交流时,我说不要叫我财务投资人,在中国没有财务投资,只有产业投资人。 

因为我们国家体制决定了投资人必须要结合国家大产业方向去做投资, 例如说我们现在很少关注的教育行业投资,这是根本。 

刚刚晓波总提到,其实像我们现在做股权投资,主要聚焦两个阶段,要么就投早投小,要么就投Pre-IPO。因为Pre-IPO企业已经非常成熟和专业,上市的预期非常的高;而投早投小,一部分就是在投一些专精特新企业。 

在场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家,其实真正能拿到风险股权投资的少之又少,特别现在很多人跟我说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能真正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更加少。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钱永远在那里,我们业内的一句话就是“好项目永远不缺钱”,其实政府也是一样,需要的是有硬核技术、产业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的好项目。说得直白一点,对政府来说,只要企业能赚钱,当地有税收,有就业,就是好企业;对投资人来说,能挣钱就是好企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近期做的一个广东项目,叫中科富海,是做超低温技术的。在年初疫情刚放开的时候,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和省长王伟中去了中山,就是为了看中科富海。这家企业能够把超低温达到-271度,可能大家对这个没什么概念,但是我们人类能接触到的绝对零度就是-273度。

中科富海主要提供液氢、液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稀有气体(氖、氦、氪、氙)分离纯化等先进低温装备以及氢能应用系统解决方案、高纯稀有气体等服务。 

可能大家对这个有一点陌生,以中科富海近两年卖得比较多的氦气为例,氦是半导体芯片的核心材料,没有氦就没有半导体芯片;大家可能听过医院的磁共振检查,如果磁共振没有氦,我们去医院都做不了CT;同时,例如惠州大亚湾综合工业园的核废料处理也需要大量的氦气;另外氦在基础工业、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这仅仅是中科富海的其中一种产品。 

中科富海的产品还有液氢,而氢能市场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另外还有到2035年会成熟的一个非常广泛的市场——量子计算,而量子计算所应用的就是超流氦。 

中科富海其实只短短成立了6年时间,刚刚完成Pre-IPO融资,估值达78亿元,而且是7个国央企抢份额,包括越秀产投、混改基金、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工商银行、工银投资、中国建信,其他人根本拿不到,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 

但这家企业它对标的是谁?是目前德国万亿级市值的林德气体,还有法国市值6000亿的法液空。 

这家公司其实在2012年到2016年的时候,只是中科院理化所一个转化的小项目,只有一堆图纸,但是当时有几个核心的创始人把这个技术拿出来了,最后在广东落地,造就了这家企业。所以创业者特别是在早期,一定要坚定对技术做足够高的壁垒,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中有战无不胜的把握。

吴晓波: 谢谢杨总的精彩分享。我们也想听一下从企业方的角度,关于企业进阶之道的一些秘诀。这里希望请教泰极动力的熊总,在过去几年,你们形成了哪些差异化的优势?在持续进阶独角兽的过程当中,你们感受到哪些驱动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从企业方来说,您最希望看到的是怎样的市场生态和政策和政策引导?谢谢。 

熊子昂: 我们目前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佛山高新区种子独角兽企业。我们企业的一个大策略是希望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广东作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提出对八大关键零部件给予补贴和奖励,我们已经掌握了其中五个核心部件。

目前整个氢能产业规模比较小,材料端收益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拓展一些国家政策引导以外的领域。国内的氢能政策体系集中在汽车领域,但是像欧洲和中东,在绿氢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几千亿欧元,所以我们在终端应用方面,面向欧洲的风氢储能,当然是基于氢能端的;还有面向国内外的船舶市场,现在整个远洋船舶都有绿色智能技术化改造的迫切需求,比如10月15号交通部召开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泰极动力作为广东省仅有的三家船用动力技术商代表之一,被邀请到去参加会议。 

基于产业政策,国内的氢能产业政策我们会积极去参与,在整个产业还没有起来的情况下先抓住核心技术,在未来产业爆发的时候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基于现在国际市场以及其他一些行业的政策,比如说欧洲的绿氢政策,国内的船舶电动化政策,来积极开展其他领域的产品应用,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谢谢。 

吴晓波: 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来到论坛的最后,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整个专精特新企业的进阶过程当中,从技术、市场到资本,再到整个政府的顶层设计,这种驱动要素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也是互为倚重,彼此促进的。最后大家能不能为专精特新企业,或者是说为中国的创新讲一个自己所在机构的愿景? 

我们36氪一直致力于期待和大家一起穿越周期,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谢谢。 

南江涵:希望大家一起共同成长,为我们中国制造尽出一份力, 谢谢。 

杨冷羽: 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有硬核技术的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因为这在股权投投资的尽调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加分的项目;另外我们希望大家更多关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因为这在未来国际竞争中非常重要,谢谢大家。 

熊子昂: 刚才有讲到专精特新企业相对来说整个公司规模不会很大,但是因为整个专精特新企业都处于比较细分化、小众化的领域,所以前期规模不会很大,像氢能现在还没有起来,现在全国一年就是4000台车的市场规模,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也希望投资人、市场都多一点创新和包容心。谢谢。 

吴晓波: 感谢各位来宾,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明年再会。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