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星物种」复赛之「节能降碳」篇:万亿黄金赛道,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36碳活动

晓曦·2023年09月26日 18:45
节能降碳赛道,绿色创新应用跑出“加速度”。

文 | 36碳编辑部

当“双碳”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这条增长潜力巨大的黄金赛道,正吸引着众多创业新星竞相涌入。

9月15日,36氪与东方证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双碳星物种·可持续创新大赛”复赛在芜湖市鸠江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创业公司,分别在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方案、节能降碳三大赛道,展示各自的创业初心与历程,分享业务进展与商业规划。

其中在节能降碳赛道现场,上演了一场聚焦双碳应用侧的创新实践“大比拼”,呈现出诸多亮点:生物基材料、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保新材料、新型矿区机械设备……一系列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成为赛场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经过激烈角逐和严谨评审,中科国生、霖和气候科技、湄南高科、铱钼科技四家公司脱颖而出,成为节能降碳赛道的四强企业。

碳中和背景下,加快节能降碳应用落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践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必经之路。站在技术、资本、产业的交汇处,节能降碳背后蕴含了万亿级市场空间,是一片肥沃的创投热土。

当大量创业新玩家涌向节能降碳赛道,这一领域有哪些新趋势、新业态值得关注?

01

创新成果涌现,激活绿色发展新动力

当低碳经济成为共识,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产品,是全球公认的一大发展趋势,生物基材料行业随之站上时代风口。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基材料替代正在持续增加,已覆盖多个领域,并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阶段,蕴含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国内生物基材料行业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政策利好频出。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能源稳步发展,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等进展明显”列入发展目标。

从产量数据来看,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2021年我国生物基材料产量保持逐年稳定增长走势,2021年全国生物基材料产量达到179.4万吨,相较2014年增长了94.8万吨。在应用方面,生物基材料在食品包装、一次性用品及服装等领域,已经获得市场认可。

政策向好和市场接受,吸引创业公司积极布局抢占赛道。在“双碳星物种”复赛的节能降碳赛道现场,一家名为“中科国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创企业吸引了在场评委们的强烈关注。

中科国生始创于2021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核心团队均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和呋喃类材料设计与开发领域拥有近20年的丰富经验。兼具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的可落地性,是中科国生的一大亮点。

据项目代表介绍,公司重点发展一系列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及其下游衍生产品,包括5-羟甲基糠醛(HMF)、呋喃二甲酸(FDCA)、四氢呋喃二甲醇(THFDM)、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以及新型可降解塑料等。公司实现了全链条技术的整合和低成本连续化生产工艺的优化,并依托AI高通量研发平台极大提升了衍生物和终端产品的开发速度,实现了产品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在商业化方面,中科国生在2022年完成了85个订单,为超过50家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复购率达到26.1%。公司还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个FDCA吨级订单的交付。

解决气候问题、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控制碳排放源的同时,也离不开碳去除技术。尤其在不可能完全放弃化石能源的条件下,CCUS是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温控目标的必要技术手段。

CCUS为代表的低碳、负碳技术迎来高光时刻,加速产业化工程化落地。今年7月,《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2023)》正式发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规划和运行CCUS示范项目总数接近百个,涵盖电力、油气、化工、水泥、钢铁等多个行业。其中超过半数的项目建成投产,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超过400万吨/年,注入能力超过200万吨/年。

在CCUS领域,初创企业已经发展成一股势头强劲的创新力量。在节能降碳赛道复赛现场,有多家涉及CCUS技术与应用的参赛项目亮相,成为一大热门。其中,CCUS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霖和气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霖和气候科技成立于2021年。公司的一大亮点在于,针对C(碳捕集)和U(碳利用)难以匹配的行业痛点,提出“以U定C”的CCUS分布式场景解决方案,以分布式捕集与C-U紧密结合能力破局CCUS落地难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模式和经济效益之协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绿色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

项目代表介绍,霖和气候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碳捕集技术主要有两种:干湿法DAC(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气捕集)技术、撬块式烟气捕集技术。

在碳利用环节,霖和气候科技主要面向固废处置、驱油压裂和富碳农业场景。具体来说,该公司基于分布式捕集技术辅助石油行业驱油压裂,在驱油场景实现小型排放源捕集与利用。同时,公司结合大宗工业固废处置,打入万亿级建材市场。针对富碳农业场景,公司可将从空气捕集的二氧化碳提浓后应用于温室大棚,带动农作物增产增收和降本增效。

当下,以生物基材料和CCUS为代表的节能降碳创新技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这些新技术加速落地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推动力。

02

技术加速迭代,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命题,对拥有深厚积淀的传统产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衍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例如在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防水等行业,尤其是随着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相关生态修复市场将突破万亿元规模。

在复赛路演现场,一瓶水和一包褐色颗粒状材料引起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关注。这是一包新型环保防水材料,来自一家名为“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赛企业。

湄南高科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定位碳中和、环境生态修复、双碳方向的防水新材料研发制造科技企业。项目代表介绍,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并拥有超过十年的行业经验。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防水粉、防水沙、防水砂浆、沙漠改良剂、矿山修复材料、生态治理生产设备及相关产品等,具有防水、保水、耐磨、防火、保温、生态修复、资源再利用等优良特性。

优异的产品性能,正是湄南高科的一大亮点。产品不仅本身低碳可持续,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而且制造成本低,原料成本约为传统石油基材料的50%-60%。同时,产品具有高度稳定性,在-50℃至250℃范围内均可达到优良稳定的防水效果。

环保低碳、成本优势和稳定的防水性能,使得湄南高科的防水材料获得了下游客户的认可。在应用落地方面,公司产品目前已覆盖石化、军工、航天、电池、环保、建筑、交通、光伏、矿山、生态产业治理及修复等各个行业领域。目前湄南高科的防水材料已经规模化应用在三北防护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治理等大型工程上,公司的客户包括中国水电、中国中铁、中国化学、中国建筑、蚂蚁集团等国内头部公司。2023年订单金额预计达到12亿元。

在众多传统行业中,矿业是节能减排的一大主战场,采掘、运输等各环节都亟待转型升级。针对矿区运输装备相对传统的问题,“新能源+数智化”为矿业走向绿色低碳提供了动力与支撑,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矿区运输服务已发展为千亿级市场。

在复赛路演现场,一家大型新能源智能矿卡与矿区智能化方案提供商——厦门铱钼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评委们的注意力。

铱钼科技成立于2021年,创始团队均来自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大型新能源智能矿卡及特定工况使用的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适用于矿山、港口、钢厂、大型水利、公路工程等特定封闭运输场景。

铱钼科技的一大亮点在于通过新能源和智能化手段,实现产品大型化和电动化的突破与转型。项目代表介绍,公司采用底层创新,通过正向自研及自主生产,利用国产供应链开发出了具备大型化、智能化和电动化三大特点的新型矿区机械设备,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矿区痛点问题,同时可提供一整套矿区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双碳背景下助力矿山数智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铱钼科技的新能源智能矿卡EM系列,其核心零部件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同吨位高端产品的垄断,国产化程度高。在使用成本方面,铱钼科技的产品价格对比同吨位国外刚性卡车有极大优势,日常维护费用也远低于国外同类型刚性卡车,同时降低了备品备件的成本和周期。相对于国内现有主流产品,该公司产品的运输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人力和运维成本也大幅下降。

追求碳中和目标,传统产业迫切需要一场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环保新材料、新型矿区机械设备为代表的节能降碳新技术、新模式,正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万亿级别的节能降碳赛道,新机会不断涌现,以中科国生、霖和气候科技、湄南高科、铱钼科技为代表的创业新秀们,已经踏上征程,而36氪与东方证券联合举办的“双碳星物种”大赛,将是他们一如既往的坚定同行者。

今年10月,“双碳星物种”决赛将如期举行。届时,包括上述四家公司在内的Top12强企业将会师决赛赛场,展开激烈角逐。一场具有双碳产业创新风向标意义的创业大赛一触即发,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1
12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当所有人以为蔚来要减少支出时,李斌却反其道行之。

2023-09-2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