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落地情况如何?西部(重庆)科学城集中发布一批特色成果
36氪重庆获悉,9月3日下午,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举行“网联智驾·科学谷园区建设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一批具有首创性和引领性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成果,并举行产业生态集中签约、超50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中发车,为即将于9月4日开幕的2023智博会预热造势。
发布会现场
为助力重庆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西部(重庆)科学城采用李克强院士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投资近6亿元,着力打造覆盖超200公里城市道路的“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用,将打造成全国首个可为全类型机动车辆赋能的示范区,该示范区将作为支撑智能网联汽车量产研发的重要场景,进一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模式应用。
发布会上,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杜国平介绍网联智驾·科学谷园区系列建设成果。园区围绕自动驾驶、核心算法、汽车软件、云控平台、车路协同等高新技术,通过要素保障建设、产业体系赋能、人才科研支撑、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场景落地等手段,将打造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
来自示范区运营方、车联网、智能网联技术研发、数字孪生及仿真攻关等业内的知名企业,正式发布在业内具有首创性和引领性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成果。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中心的主要运营主体,西部车网发布了其打造产业支撑最全、城市道路感知覆盖最长、服务车型最多、基础与应用解耦最充分的示范区规划,同时发布智能网联汽车4项标准成果,为行业发展进一步树立标准。
超50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中发车
中信科智联模组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王世良介绍了中信科智联新芯片应用成果。中信科智联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符合国际标准的V2X芯片和模组,实现了V2X技术的国产化和自主化。中信科智联的V2X芯片和模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西部车网的示范区建设和运营,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通信和协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国汽智控联席CEO丛炜介绍了面向智能驾驶应用开发新范式的计算基础平台,该产品采用模块化、分层解耦的架构设计,具备丰富的算法库,通过少代码、图形化的高效开发方式,支持行业共建开放性生态,可以赋能车企实现L2~L4的智能驾驶应用开发。
51world创始人兼CEO李熠发布了科学谷园区数字孪生与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技术应用。“数字科学谷孪生园区“核心城市与建筑场景,将自动驾驶仿真及测试平台51Sim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为科学城打造数字孪生、产业元宇宙和模拟仿真的产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刘强表示,针对网联汽车行业关于“全天候、无人化、商业化”应用的主要诉求,高新区探索研究出台《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服务应用办法(试行)》《重庆高新区无人小车全域开放服务应用办法(试行)》等办法,将逐级探索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高新区全区域开展道路测试、应用示范、商业运营及无人化应用的创新方法,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一流的政策支持。
产业生态集中签约
活动现场,来自操作系统、自动驾驶、智能算法、示范应用、场景打造等各类别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代表,进行了产业生态集中签约,涵盖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发布仪式最后,共计超50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中发车,其中12辆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些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车辆在科学谷中,依托车路云一体化赋能,实现稳健起步和顺畅运行,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应用和场景实践的生动体现。
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此次发布会契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标杆并形成一流的产业生态,为重庆市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