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好日子
今天大盘都跌上热搜了。
毕竟大跌的原因不能细聊,所以咱来聊点有意思的转移下注意力吧…
先说说标题——
英文里有个表述是「the good old days」,直译过来就是「往昔的好日子」。
当然它也有个言下之意——那些好日子再也回不去。
过去这几年,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怀旧杀情怀的产品服务越来越多了。
比如短视频总可以刷到一些港风复古装扮,或是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视频——
电影院也有越来越多的怀旧风。
有一些是由经典IP改编来收割情怀的,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灌篮高手》。
还有一些则是「穿越」到了那些「good old days」,比如《夏洛特烦恼》(2015)《你好,李焕英》(2021)。
这几年游戏产品也很喜欢翻炒老IP。
比如前段时间我刷朋友圈就一直看到《合金弹头》手游的广告……
对于时尚圈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个常识:经济不大好的时候,往往复古风格会卖得比较好。
它们甚至创造出了「衰退时尚」(Recession Chic)这个词。
我拉了下「复古」一词的百度指数,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每次GDP增速往下跌1个点,就会有一波复古的潮流。
衰退的时候,人们的审美会比较保守、稳重。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不好的时候,低调不张扬才是聪明的做法。
有钱人虽然还是会买奢侈品,但是不买大Logo的了。
图/
包括你可能听过的「裙摆指数」(女性裙摆越长,股市就越低迷),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
图/
另一方面,这种潮流的变化,可能来源于大家对「the good old days」的怀念。
像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时候,根据当时的《纽约时报》的观察,人们越来越喜欢穿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衣服(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期)。
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文化产业其实是很受经济影响的。
话说回来,其实「the good old days」真的有那么好吗?
有本书叫《The Good Old Days, They Were Terrible》(往昔的好日子, 它们糟透了)。
图/
里头就提到,其实「往昔的好日子」只存在于大家的想象之中——
比如大家觉得以前坐马车的时光很慢,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很浪漫。
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其实到处都是马粪……
从人均收入来看,目前的我们无疑是比「the good old days」活得更好的。
主要让大家焦虑的,还是收入的增速。
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像也可以说明:发展,一直都是植根于人类基因的本能。
最近短视频平台开始流行起了张狂的「多巴胺穿搭」——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代表经济已经在开始恢复了?
P.S.收益率也有所谓的「the good old days」。
1996年之前买的储蓄险,可是有年化8.8%的预定利率,而现在就只有3.5%了。 后续还会继续往下降。
那怎么锁定收益率呢?可以明儿来听听我们的主题直播——
📚 参考资料
《是“热血怀旧”还是“炒冷饭”?近年来大用经典IP“卖情怀”的现象大家真的都能接受吗?》
《Z世代偏爱怀旧IP,B站UP主不可忽视的流量蓝海》
《The Good Old Days: They Were Terrible!: Bettmann, Otto: 9780394709413: Amazon.com: Books》
《Wayback Machine》
《后疫STYLE:多巴胺穿搭火爆全球!明亮甜美搭配,你快乐吗?》
《“衰退时尚”突围而出》
《今年的时尚界吹起了维多利亚风》
《大衰退如何影响十年的设计——经济与设计之间的复杂关系》
《The power of nostalgia in recessionary times》
《Nostalgia economics is totally wrong》
《What makes people nostalgic for a past worse than the present? 》
《“复古式经济”真的能改变整个市场环境吗》
《穷风流 "衰退时尚"突围而出(图)》
《Recession Core Fashi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狐狸君raphael”(ID:shuai_investor),作者:很帅的狐狸,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