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电视王者,为何最后消声觅迹

科技狐·2022年09月08日 18:55
聊聊等离子电视

相信很多人和老狐一样,家里的电视,都是买的液晶。

不管是 LCD,QLED 还是 OLED,现在的电视市场,已经是液晶电视一统天下。

但是,十多年前的电视市场,曾经出现过一种电视,它一度力压液晶电视,被视为电视行业的“未来”。

这个曾经的“未来”,就是等离子电视。

说到电视,老狐也要说一下,上世纪的家用电视,基本以 CRT(显像管成像)电视为主。

这种电视,屏幕不大,清晰度不高,但因为技术成熟,价格便宜,成为当年家用电视的主流。

随着技术的发展,上世纪末出现了一批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的新型电视机,等离子电视就是其中的代表。

1997 年 12 月,日本先锋公司推出第一台家用等离子电视,使等离子电视第一次进入家庭使用。

除了等离子电视,还有液晶电视和背投电视,这三种电视,被视为新型电视的代表。

与 CRT 电视相比,新型电视体积更轻薄,画面更高清,视听效果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很快,CRT 电视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不久便被赶下神坛。

由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产品理念相近,都是追求更轻薄和更高清,两者自然成为最大竞争对手。

相较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更被看好。在 2000 年初,等离子电视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老狐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流传过一句话:“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

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

那么,等离子电视,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等离子如同现在 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拥有色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

和 OLED 一样,等离子是自发光技术,不需要背光,因此画面没有液晶常见的漏光、可视角度和画面色彩不均匀等问题。

而且,等离子面板刷新率更高,没有液晶容易出现的拖影问题。

凭借这些优势,很多厂商对等离子电视充满信心,松下、日立、先锋等公司组成等离子联盟,只生产等离子电视。

索尼,东芝,夏普等液晶电视厂商,也组成液晶联盟。两大联盟为争夺市场,打得不亦乐乎。

那个时候,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等离子电视都在液晶电视之上,看样子是胜券在握。

但等离子联盟却是一堆骚操作,把一手好牌彻底打烂。

等离子联盟垄断了等离子电视的全部技术,它们拒绝开放技术,不让新厂商加入,自己搞小圈子。

而且,等离子联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联盟老大松下,同样拒绝和“小弟”分享技术,要独吞蛋糕。

*新京报

反观液晶联盟,为了争夺市场,愿意暂时放弃内部竞争,相互开放技术。等离子和液晶的增长势头,开始发生逆转。

2006 年,一直被压制的液晶电视,销量反超等离子。2009 年,等离子电视的全球销量占比,不足 5%。

* 中国新闻网

等离子联盟就此分崩离析,厂商纷纷转投液晶电视。到2013 年,连老大松下也宣布次年停产等离子电视。

* 新浪财经

等离子电视,终究是无力回天。

除了经营者的决策失误,等离子电视的一些固有硬伤,也导致了它最终的失败。

等离子显示技术虽然优秀,但成本较高而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反观液晶电视,因为低成本 LCD 的出现,厂商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

虽然等离子电视的显示效果优于液晶电视,但差距并不大,显然不能弥补价格上的差距。

另外,等离子电视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出现烧屏的情况,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还可能留下残影。

由于等离子显示屏上的像素都是独自发光的,导致耗电量大增,变成彻头彻尾的“电老虎”。

功率大的同时,电视发热量也会增加,整体散热效果不理想。

价格高、易烧屏、耗电高、散热差,这些技术缺陷,有的原本可以攻克。

但等离子联盟却搞小圈子,不仅使等离子技术的发展陷入停滞,还导致等离子联盟厂商利益不均,内部各怀鬼胎。

其实,等离子电视的问题,有的也出现在液晶电视身上,但最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为抢占市场,索尼、夏普、三星等液晶厂商放下壁垒,相互开放技术,不仅促进液晶电视技术突飞猛进,连带销量节节上升。

事实证明,想搞技术封闭一家独大,结果往往是别人自己抱团玩,不和你玩了。氢能源汽车如此,等离子电视也是如此。

老狐认为,等离子电视的结局,可以带来不少启示。

在还没占据市场的情况下,就搞小圈子内斗,这样的眼光和格局,退出历史舞台也就不足为奇。

新技术的诞生,终究是要服务更多的用户,而不应该为逐利而搞小圈子甚至“独吞蛋糕”。

等离子技术的落幕,说明了技术需要不断发展,就应该开放竞争,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进步和良性发展。

参考资料:

知识TNT: 等离子电视技术先进,为何还是被淘汰? 液晶电视到底有何优势?

太平洋电脑网: 都说 QLED、OLED强,但最 强 的 等离子电视却被淘汰?

玩转智能电视: 明明技术很先进 等离子电视为啥还是完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老狐,编辑:陈展翔,36氪经授权发布。

+1
8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此次发布会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即“响应百一”。

2022-09-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