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内心越慌乱,越要做好这4件事

创业酵母·2022年07月21日 09:30
被疫情偷走的这3年,你过得还好吗?

被疫情偷走的这3年,你过得还好吗?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46万家公司倒闭,对应的是更多的失业人群;

口罩成为必备品,消毒水的味道成为呼吸的一部分,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奢侈品;

前段时间,三大航空公司发布年报,无一例外,都亏损百亿以上;

中国政府网发布的17个其他特困行业中,广电、社工、娱乐业上榜,电影院、餐厅门可罗雀;

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生活在不安全感中,不知道明天醒来,迎接自己的是居家隔离还是被降薪裁员,是被房东涨房租还是抢不到食材吃不上饭。

试想一下,你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在被隔离的第五天早上,你刚用app抢完菜,就被通知自己带的团队大部分人要被优化掉,而你也降薪三分之一,你有点难过,又有点庆幸自己没有被裁,接下来又开始发愁,房贷和车贷马上就要还了,孩子上学也需要钱,股票全是一片绿,想刷手机转移注意力,刷到的都是疫情下人们缺少食物、医疗和自由的消息。让本就压力山大的你更加心烦,你开始愤怒、紧张、恐惧,逐渐失眠、胸闷,食欲不振,甚至绝望。

上述场景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场景中的一些情况。

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超过6成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在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面对生活不断的被打翻又重塑,我们如何在重压下修炼自己,重新掌控生活,让状态重回稳定与秩序当中?

所以这次,酵母请来资深心理专家杨怡老师,用4个步骤教会大家在陷入压力和恐惧的时候,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第一步:信息断舍离

调节负面情绪的第一步,就是从源头切断它。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提到,我们身处的社会是物质和信息过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如何与物质和信息打交道”的指向标,我们很快会被物质和信息的洪流吞噬。

在模糊且不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收集信息,是我们身体的本能,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但是学校和家庭没有教给我们辨别真假、过滤无效信息的能力。

当我们接收的信息超过心理承受的信息量,它就成了一个焦虑源,让我们的神经处于焦虑和紧绷状态,出现消极的情绪。

因此,当这些信息对你的情绪产生冲击时,过滤不必要的信息,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焦虑。

如何做到信息断舍离?3个步骤:

1.给自己设定特定的时间段来主动获取信息。

比如早起后半小时,吃午饭后半小时,睡觉前一小时等,超过这个时间段就放下手机,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2.选择特定的信息源来获取信息。

这样可以减少心理信息承载量。我们也可以更加关注正能量的信息,用爱与温暖来滋养心灵。

3.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带节奏”的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可以防止过多不良的情绪波动。

▎第二步:唤醒五感

除了限定刷消息的时间,你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有人说:“像之前一样,吃饭、睡觉、玩手机、工作,迷迷糊糊一天就过去了。”

也有人说:“也不能出门,就吃吃饭、做做核酸,一天稀里糊涂的就没有了。”

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趣。那么如何在无聊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方法很简单。

用你的五感,在生活中找到三件让你开心的物品或事情。

五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觉。

比如你发现窗外的花开了;你找到一瓶好闻的香水,睡觉前喷一下能让你一夜好梦;你发现撸猫撸狗非常治愈;夏天的阵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能让你很平静......

你看,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只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五感是我们日常中最熟悉、却又最常忽略的五种感觉。但是它们却可以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愉悦和放松。

所以,当你心情不佳的时候,不妨通过五感来获取快乐。可以去寻觅美食,做个解压“马杀鸡”,听一首喜欢的音乐......

第三步:专注当下,进行冥想

王阳明说过:“只存得此心,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能经常察觉到“心”的存在,就是学问。已经过去的和还没发生的事情,想它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样胡思乱想只会白白丢失本心,不如学会放下。

我们只能活在今时今日,所以要做好的便是过好当下。分神是大脑为了即时性满足所做出的反应,如果总是分神,身体容易处于紧张和疲劳的状态,所以专注于当下的能力,是心理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专注于当下,来锻炼我们内在的平衡,从而让我们从那些有害无益的事情和悲观消极的思考方式中解脱出来。

冥想是有效的锻炼专注此刻的方法。研究表明,坚持冥想可以让提高大脑前额皮质中的灰质密度,减少大脑杏仁核(引发焦虑和压力的区域)部位的灰质,有效减少焦虑、担忧,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如何进行冥想,就是将注意力放在现在这一刻,比如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你只要注意到它,但是不评判它。

比如你现在有点冷,就将注意力放在“我有点冷”这个感觉上,而不产生“我冷所以要多穿一件衣服”的念头。

专注于当下,不仅能增强心理强韧,还能缓解压力,让我们过好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而无数个每一瞬间积累起来,就是过好了每一天。

第四步:加强身心连结

我们都知道情绪能够影响生理,比如你愤怒时会血压升高,激动时会心跳加速,紧张时会面红耳赤。

其实反过来,生理也会影响心理。比如生病时会低落和沮丧。身心的连接,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紧密。

紧密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能够通过做出面部表情产生或加强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我们做出笑的动作,就能感受到开心,做出哭的动作,就能感受到悲伤。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发现,只要保持用力开放、扩张的姿势两分钟,精神状态就会更好。

所以,通过改变生理行为可以进行心理放松。

放松的方法主要有3个:运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

即使有时痛苦让尊严消失殆尽,我们仍有权利去发现爱与美好。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而是迎难而上,提高心理强韧性,获得勇气与能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作者:酵研院,36氪经授权发布。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创业酵母,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陪伴与成就未来新商业领袖。

下一篇

企业应该努力创造一种公平的员工体验。

2022-07-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