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人生必读的12条戳心法则,拯救你的emo时刻
如果要盘点近期网络热词,一定少不了“emo”。
在微博超话组#emo伤心俱乐部#下,有12000多条帖子记录着当代年轻人的emo时刻。
学业的失意、工作的迷茫与焦虑、亲密关系中的争吵,甚至肚子饿时超时未到的外卖……都能成为诱因,将人一脚踹到情绪低谷。
生活中,难免会面临学业、爱情、父母、交友等问题混乱交织在一起的emo时刻。但是,痛苦,是智慧升起的地方,问题,也是自我成长的契机。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在他的新书《人生十二法则2》中,就如何经营亲密关系、如何突破事业瓶颈、如何化解内心的伤痛等问题,为你提出了破解人生困局的12条基本法则。
《人生十二法则2》作者:乔丹·彼得森,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3年前,彼得森出版了《人生十二法则》第一部,用12条人生法则,拯救了数百万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浮沉,并陷入emo的年轻人。
然而在此之后,彼得森教授的家人接二连三遭遇危及生命的疾病,他自己也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他没有屈服于突然吞噬生命的混乱,而是以此为契机,完成了《人生十二法则2》的创作。
今天,经历过命运与苦难的淬炼,他带着更成熟、更智慧的《人生十二法则2》回归,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破解人生困局的良方。
1. 最坏的决定就是不做决定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必然绕不开的一个答案就是,做选择。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大的选择比如选择怎样的伴侣,要不要辞职,该不该换一个行业和岗位,要不要离开北上广回老家,小的选择比如今天去哪里吃饭,要不要买一个很贵的包等等。
常常有人告诉我们,要谨慎做出选择。但现实却是,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所有的选择都很糟糕,无从下手,于是一切陷入僵局。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甚至会选择逃避,干脆不做选择,继续维持现状,温水煮青蛙。
在法则七中,彼得森教授却说:“最坏的决定就是不做决定。”
事实上,不论选择什么伴侣、朋友和职业,我们都可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幸福。某种程度上说,任何选择都有可能带来满足感,也同时都有相应的不完美。伴侣和朋友可能是善变和复杂的,不同的工作里也存在着腐败、荒唐的等级、办公室政治和愚蠢的决策,让你灰心丧气。
我们很多时候会懊恼选择的失败,但其实,导致失败的往往并不是选择本身。人们失败或许是因为个人能力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太大,导致再多投入也于事无补,比如做律师需要相当程度的语言能力,做木匠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更多时候,失败源于三心二意、自找借口和推卸责任,而这么做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彼得森经常会鼓励来访者选择现有的最佳选项,就算这个选项和他们的理想相距甚远。来访者因此需要暂时放下远大目标和自尊心,但是用现实替代幻想无一例外地带来了心理健康的改善。
当你感到迷茫时,不要玩世不恭,不要悲观厌世,不要逃避,先选定一个方向一直做下去,大概率就能找到出路 。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悲观,意识到怀疑并不是找到方向的最可靠指引,就会明白最坏的决定就是不做决定。
2. 远离空谈
实干才能通向幸福
网络时代,杠精、喷子、键盘侠盛行,结不结婚、跟谁结婚、生不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捐不捐钱、捐多捐少……这些都变成了不同价值观相互厮杀的阵地,互联网俨然成了一个大型道德审判场。
在键盘侠们的眼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而人是非好即坏的。
在法则十一中,彼得森教授提醒我们,不要将复杂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归因于性别、阶级和权利等单一变量,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许多人喜欢把世界进行粗略的划分,指出每个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罪魁祸首,这会在不经意间将复杂和多样化的现象过度简化,复杂性被掩盖,这就导致他们指出的这个“罪魁祸首”会被推上道德制高点进行审批。
比如导致贫穷的原因有很多,如缺乏教育,家庭不完整,社会治安差,酗酒吸毒猖獗,贪污腐败,缺乏和不重视人生规划,不够勤恳,环境恶劣,经济转型造成的行业衰败,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缺少支持鼓励等等。
这些问题哪怕都有解决方案,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都不尽相同,而且如果每个问题都有罪魁祸首的话,也不会是同一个人。
彼得森在书中说道:“我们应该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抨击指责的层面理解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千万不要成为只懂批评,却不提建设性意见的人。在指出问题之前,先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彼得森还建议,我们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逐步去解决更大的问题。当你准备居高临下去点评别人的生活时,先打扫好你自己的卧室,照顾好你自己的家人,遵循你的良知,理顺你自己的生活,找到有价值和有意思的事情然后努力坚持。
简单来说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少去点评议论别人的生活。
3. 在修复世界之前
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的环境中。
在法则八中,彼得森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在修复世界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对彼得森来说,书房的整洁程度与他的状态好坏息息相关。在《人生十二法则》出版后的三年,彼得森的生活陷入混乱,疲于应付职业的转型、无尽的出差以及一系列的疾病,与此同时,他的的房间也一片狼藉。
在这种情况下,彼得森开始重新装修房子。他和妻子住在一个半独立式的小房子里,客厅还不到14平方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尽力美化着这个房间,也试着让其他房间变漂亮。在他的小客厅中,至少有25幅画,其中包括15幅30×30厘米的小幅作品。在房子的其他区域里,他们用了36种颜色和不同光泽度来装饰房子的墙面和边框。
彼得森认为,将房间收拾整齐,并尽力美化他们,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一旦你让生活哪怕一件事变美了,你也就和美建立了联系。以此为起点,你可以把这种关系扩展到生活乃至世界的方方面面。
将房间收拾整齐,也是一种有序的象征,你会因此对生活有更完善的规划,更认真地对待未来。
4. 浪漫不仅是一种关系
更是一种能力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彼得森也经常收到许多夫妻的婚姻咨询。在法则十中,彼得森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面对来访的夫妻, 彼得森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夫妻典型的一天里主要有哪些互动。比如两个人每天都会起床和一起吃饭,如果这些事情会花掉5个小时时间的话,也就占据了清醒状态的三分之一,人生的三分之一。而一周七天里这会花掉35小时,相当于一份工作了,所以必须要妥当进行。
那么两个人需要思考和讨论的是,要怎样规划这些事情?怎么能才能让起床的过程令人愉悦?是否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不玩手机,礼貌地关注彼此?是否可以更用心地制作美味的餐食,并且让进餐氛围更舒适一些呢?
又比如下班回家的过程,如果假设这是一个10分钟的日常事件的话,每周就是一个多小时,一年50小时,相当于一周半的上班时间。你每年都要花这么长时间进家门并且和家人打招呼,是生活里不小的一部分了。
那么在你回家的时候,你是希望有人在门口愉快地迎接你,还是大家都在盯着手机,或者向你进行一连串抱怨?怎么样的迎接方式才会让你不讨厌回家的时刻?
浪漫不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而不是丘比特拱手赠予的。
如何习得浪漫的能力?答案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而不是度假、纪念日等特殊仪式中,你可以像彼得森一样将这些平凡的小事进行梳理和拆解,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再去逐步优化这些细节,一点一滴地提升幸福感。
夫妻每天要一起做许多平凡的事情,这些事情就是浪漫的基础,做好这些事情给你带来的好处比你想象的要多。
结语
在这本书中,一共有12条人生法则,今天只分享了其中4条。每一条人生法则看起来都很简单,但这些法则既是帮助你破解人生困局的箴言,背后也饱含着彼得森丰富人生阅历的沉淀。
彼得森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酷寒的荒原长大,做过洗碗工,加油站工人,厨师、养蜂人、油田工人,铁路工人。后来他在Quora上的热门回答让他名声大噪,催生了现象级畅销书《人生十二法则》,并成为改变无数人生活的“龙虾教授”。在成名之后,又接连遭受生活的打击和疾病的折磨。
他的人生经历过低谷,经历过大起,也经历过大落,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阅尽千帆之后的肺腑之言。
有一位豆瓣书友曾这样评价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则》:“看起来只有12句话,读起来像是12本书”。
如果说《人生十二法则》是给现代人提供了应对混乱生活的一剂良药,《人生十二法则2》则以全新的视角提出,只有勇敢超越秩序的边界才能积蓄起抵御悲观、焦虑与痛苦的内在能量,获得自由且丰盛的人生。
《人生十二法则2》作者:乔丹·彼得森,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品方:湛庐文化
彼得森说:“无论是《人生十二法则》还是《人生十二法则2》,我都没有说过按照我写的法则生活就足够了。我希望我传递出来的想法是,当混乱降临并将你笼罩,当大自然用疾病“诅咒”了你或者你爱的人,理解故事的其他部分是有益的,这些不幸只存在于生活这个故事里的苦涩一面。”
作者简介
乔丹·彼得森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大五人格研究专家,曾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异常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学。
他与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同事及学生联合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推动当代人对人格的理解。他在哈佛大学执教时,入围过很有声望的利文森教学奖。来到多伦多大学后,彼得森被学生们评为“改变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
他还为律师、医生、商界人士讲授神话学,为联合国秘书长提供咨询服务,为临床病人提供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感统失调的治疗,担任加拿大大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顾问,并在北美、欧洲等地广泛讲学。
他在美国问答网站Quora上的回答广受欢迎, 这促成了他的现象级畅销书《人生十二法则》的诞生,该书甫一出版就风靡全球,雄踞近60个国家的畅销榜,全球销量累计突破数百万册。此外,他还将自己在大学讲课的视频,以及与世界上许多伟大思想家关于文化、宗教、神话与哲学的对谈视频发布在YouTube上,目前其累计播放量已超数亿次。
他创立的精神健康网站已帮助数万人纠正性格缺陷,深入了解和疗愈自己,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从而拥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冒力小保”(ID:gh_f1de560ddaec),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