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专精特新” | 大数金科:碳管理赛道的先行者
硬科技与“专精特新”正在改变时代。
一台光刻机,就能卡住万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一台精密减速器,就让机器人产业被捏住命门。这些制造业的关键环节,决定了硬科技的高度,需要“专精特新”企业共同突破。
四川省制造业强大,已有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有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7家,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54家。
36氪四川作为四川新经济的坚定陪跑者,也将走进“专精特新”企业,解码他们突破技术瓶颈的经验,给予他们需要的产业支持。因此,我们开辟了“解码‘专精特新’”专栏。此为第一篇。
碳中和正在释放百万亿级市场。
据渣打全球研究团队和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数据,中国要实现碳中和需年均投入约3.7万亿元,总投资规模在127-192万亿元;未来5年将有数十万家企业开展碳管理,减少碳排放。
在碳中和的产业体系中,碳数据是基础。只有准确有效的碳数据,才能帮助政策制定者从行业、空间、时间等多个维度构建起对碳源、排放路径、排放量等关键因素的系统认知,推动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方案,实现碳中和。而碳数据又是以碳管理产业链为根基。
基于在碳中和产业链中的关键位置,碳管理得到资本的热捧。碳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碳阻迹”去年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消息公布当天,创始人晏路辉收到一千多个未接电话,甚至有高管直接带着公司公章登门拜访。
融资火爆背后是市场需求暴涨。大数金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数金科”)CEO孙强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大数金科从工业软件领域切入碳管理赛道后,仅一年多时间,碳管理业务销售额就从零达到了2000多万元,约占公司营收的40%。该公司是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的“和碳平台”,能为企业提供碳排放管理、碳减排、碳资产管理等一体化低碳解决方案。
大数金科
工业互联网VS碳管理
在进军碳中和管理前,大数金科的主营业务是为流程制造业提供能源管控、智能配矿、废钢自动化监测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而这和碳中和领域紧密相关。孙强表示,在制造业的经验和数据积累,让大数金科在碳排放管理方面有独特优势。
一、拥有大量自有数据,验证算法模型。大数金科是中国500强企业兴华财富集团旗下企业,目前兴华财富集团拥有6家钢铁企业,年钢铁产能逾1200万吨。这让大数金科的碳管理系统在进入市场前,即可验证了从物料采购、炼化、生产制造到运输等几十道工序的碳管理流程,实现产品推出即成熟。孙强认为,并非所有互联网互技科技公司都可以进军流程制造行业,因为工业数据积累是非常大的门槛。
二、硬核研发,推出国内首款SASS版碳管理系统。36氪调研时发现,大数金科的研发人员占据整个团队的90%以上。为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孙强还推动了大数金科与东北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冶金是东北大学的优势学科。大数金科把东北大学的工具模型和自己跟踪制造行业所有工序的碳排放数据结合,把每一道工序的碳排放数据,都建立了准确的分析模型。这是我们能推出国内首款SASS版碳管理系统‘和碳平台’的关键。”
不止东北大学,大数金科还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孙强认为,高校的研究和企业是互补关系,“高校有很多理念和技术在实验室阶段,企业更擅长工程落地,用成熟技术为客户解决问题。”
据孙强介绍,“和碳平台”已经在宁夏一家钢厂落地,帮助企业实现碳摸底、碳账户建立、碳排放管理、碳减排、碳资产管理,打造了一体化双碳解决方案,“现在系统初步落地后,已实现全流程减碳10%,年减碳40到50万吨碳。如果后续继续深入,把流程更细致的优化,我们有信心再减少10%碳排放。”
三、核心技术与双碳管理共振。由于在工业软件领域的长期积累,大数金科还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以废钢检测为例,大数金科的“慧眼AEYE”充分运用三维成像非接触式测量与机器视觉的前沿核心技术,结合光谱成分分析,废钢识别准确率达95%,废钢定级精度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解决了以往人工进行废钢定级时风险高、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而以废钢为基础的短流程炼钢碳排放只有以铁矿石为基础的长流程炼钢的1/3左右。
四、生态合作开启全面减碳。据孙强透露,大数金科已经和一些光伏企业达成合作,共同为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能源置换服务,“我们主要提供前期摸底监测和技术优化,所以在不擅长的能源置换领域,需要把以光伏企业为代表的合作伙伴引进来,形成合力,共同开发碳市场。”
有了客户大量数据反馈,大数金科的产品也越来越成熟。大数金科也根据客户的工艺,确定情况,以及当地政府政策,不断调整产品。孙强表示,虽然大数金科的市场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张,但现阶段仍以打磨产品为主,不断匹配市场需求。
多层次打开碳管理市场
碳管理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行业和企业都在摸索和试探。作为先行者,大数金科已逐渐形成一套打开碳管理市场的体系。
首先是免费试用撬动熟客。大数金科在钢铁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赛道耕耘多年,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建立了良好客户关系。而且,这些客户能耗很大,减碳需求迫切。在大数金科采用免费试用一到两年的策略后,很快就抓住了客户,得到大量数据,形成了良性循环。孙强表示,这些都是必须付出的成本。
其次是用碳咨询切开碳管理市场。孙强认为,碳咨询是建立客户关系的核心环节,“比如某地方政府要新建一个零碳园区,但这个园区如何规划,园区企业如何控排减排,涉及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大数金科这样的企业提供方案。再比如企业要减碳,也需要先了解减碳标准、减碳措施。以碳咨询为切口,更容易和客户达成合作。”
最后是建立产业联盟,寻求共赢。大数金科整合了行业资源,共建西南碳中和产业联盟,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供生物碳汇、清洁能源、废物处置等项目的方案设计、技术支持、方案实施等服务,实现绿色资源资产化。这些联盟的资源,也将给大数金科提供大量客户支持。孙强告诉36氪,现阶段很多企业不能单独做一整套碳管理、碳减排方案,大数金科可以作为一套系统的某个环节,与合作伙伴共同打开市场。
谈及未来的规划,孙强表示,现在大数金科的营收规模大概在5000万元左右,预计几年内做到两亿元左右的规模,除了开发企业客户,还要开拓产业园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