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 Moving【移动空间】幕后团队(一)——设计篇
2013年的一个秋夜,刚步行2公里到公交站的 Sonja Heikkilä 冻得瑟瑟发抖,她揉搓着手臂望着公车开来的方向,20分钟过去,道路尽头仍空空如也。
Heikkilä 正在芬兰Aalto大学攻读土木与环境工程硕士,糟糕的通勤体验让她萌生写了一篇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硕士论文--《Mobility as a Service – A Proposal for Action for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se Helsinki 》。
Heikkilä 的论文
论文中首次提出MaaS(出行即服务)的构想,她设想了城市居民通过购买一系列出行服务以满足通勤,而不是购买私人汽车。
Heikkilä 的领英主页
该论文的设想被广泛引用,并被纳入她所在城市的交通计划“赫尔辛基 2025”中。该计划旨在提供智能高效的交通选择,让成千上万的赫尔辛基人在没有私人汽车的情况下也能做到。
Moving Space
新的移动空间
Heikkilä 提出的 MaaS 构想同样感染了 PIX Moving 的首席产品官 Matteo Barale,基于 PIX 的愿景,他和团队萌生打造 Moving Space(移动空间)的想法。
“每一位乘客的通勤不再只是单纯的汽车之旅,而是汽车空间里包含每个人所需要的服务,比如可以安静地喝杯咖啡、看个书、补个觉,又或者来一段健身、看一部心仪已久的电影。”
自动驾驶不仅仅是让你解放双手,更是解放空间和时间的生产力。
曾经作为共享空间的道路被汽车接管,而 Matteo 和他的团队将创造新的共享移动空间,使“汽车”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MovingSpace
新的设计形式
所以当“汽车”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我们也必须创造一种新的设计形式。从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而不是驾驶员。
没有驾驶员,自动驾驶车不再需要后视镜
双向行驶能功能也不再需要不同的前脸车尾设计
“汽车通常是围绕’H’点设计的,这基本上是驾驶员的角度,一切都是由此设计。但是在我们的移动空间中,我们没有驾驶员,我们没有驾驶方向,所以我们能够摧毁几乎所有传统汽车行业的规则,开启一个新的机遇时代。多去思考非驾驶时间,你将如何去娱乐居住者 。”
- PIX CPO Matteo Barale
显然,一种设计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对于空间的需求。
因此团队在设计时便根据不同的空间场景,考虑了不同的主导因素。
例如,以巴士、电影院、KTV为主的空间应用,在设计时就需要重点考虑座椅的布局与舒适性。以酒吧、livehouse等为主的应用,则需要考虑多乘客需求,及外部空间延展的设计。
PIX产品团队以桌椅空间为例的模块化布局演示
不仅如此,为满足场景多样化和不同需求,Matteo和团队基于 Moving Space 的模块化概念,正在定义一种算法来推演所有可能的布局,并为每个人提供定义其空间的可能性。
”我们考虑的并不只是满足用户的有形需求,而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去满足用户想要自定义的需求,甚至包括情感需求。比如你想要移动空间更私密还是更开放?更独立自主还是与人分享等等。我们并不是把成品放在用户面前告诉他,’喏,就是这样’,而是让用户去探索模块化的可能性,参与的过程就像是在玩游戏,成果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地制造出来。”
—— PIX 用户体验设计师 安琪
人工做设计,计算机只是画图工具。
倘若我们给计算机一个要求,让它在我们要求的空间下,实现各种可能性的探索。那么就可以高效开发成百上千种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
PIX Robobus
从0到1,新的通勤体验
PIX 移动空间的第一款落地应用便是PIX Robobus,作为现有的城市的 “交通微循环工具”,为居民提供 2-3 公里短距离交通出行的移动空间体验。
“在为乘客体验的设计角度上,我们追求安全与舒适,所以整车设计偏圆润。”
通过塑造有着起伏鲜明的线条与动感的几何所组成的产品,这帮前卫的设计师不断探索并推动线性有机设计的边界,使其达到一种新的、和谐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学境界。
“我们把这种新的设计形式称之为’技术型巴洛克风’。” Matteo Barale 和他的产品团队表达了 PIX Robobus 的外形设计理念。
“这种风格不仅常见于现代简约的汽车设计,而且在正式的景观和建筑设计中也很常见。因此 PIX Robobus 可以被现在甚至未来的环境所接纳、融合。并成为未来建筑的一部分。 ”
Matteo 和团队开始讨论和验证,以使设计达到最佳,给用户带去更好的乘坐体验。
“我们已经从物理模型开始,以测试人体工程学和以前从未上街的车辆体积。我们木制原型能够给你一种非常准确的感觉,而不是虚拟现实,因为它能够包含所有的感官。当你建造一辆新车时,触摸来感受表面,物体的移动,去感受整个车辆的陈述是很重要的。”
1:1胶带图(模型验证方法之一)
1:1 胶带图 - 设计师可以亲手调试每一根线条的线性特征,直观感受车身上每一根线条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推敲 1:1 PIX Robobus 的车身设计。
1:1 内饰框架模型验证
通过上百次的论证和验证,CAS 模型数据优化,A面修改,VR评审,最终达到美感与工程的完美结合,创建了符合A级曲面的 PIX Robobus 3D 数字模型。并传输至 PIX C-zone 数字制造工厂。
PIX 数字制造工厂
PIX 的“变革者们”
致即将到达的未来
Q:作为设计师,你认为自己在技术和城市变革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Matteo Barale
PIXCPO
“在PIX之前,我的一个关键项目是克里斯·班戈的 Redspace,我也在移动空间设计和职业生涯的愿景中保持了本质”。
安 | Krsiten An
用户体验设计师
“设计师的使命,是为公众提供平等获取高质量的、可负担得起的产品、服务和环境的机会。选择参与开发Moving Space,就是去推动空间资源的可配置、可共享,和更开放、多元的生活方式。公众参与才是真正推动技术和城市变革的力量,设计师只是让人们知道了原来可以做的有这么多,还可以更多”。
Alessandro
工业设计师
“城市由人和空间组成,我关于第四空间的想法是有一个空间是你的家,一个是你的办公室,然后是第三个空间,通常被认为是像社交空间一样的咖啡商店,这是星巴克想要成为的,这是你遇见其他人的地方。而第四个空间是 “你的空间”,一个你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的地方,甚至在你需要的时候分享。这对我来说是移动空间的本质。”
Q:关于 PIX 发布 的 Hackcity 计划,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吗?
进 | Jin huang
工业设计师
“Hackcity 是建立我们的开发者和居民社区的种子。这是一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运动,思维方式类似于包豪斯,这是一所由沃爾特·格羅佩斯创立的设计学院,旨在教育一代设计师面对他们 '现在' 的挑战”。
威丨Well Chen
CG艺术家
“Hackcity是对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包括个人流动性、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家居、连接性和可替代能源,外界看似一个乌托邦,在我看来是一个即将要到来的现实”。
谦 | Qian meng
汽车设计师
“HackCity 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自我演化的计划。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复杂科学问题,是需要交叉学科的人才去共同解决。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会因为Hackcity 聚集起来,每个人的参与都可以带来很多有意义的改变,再扩散出去。HackCity只是一个开始,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社区,群智涌现,共同塑造真正以人为本城市”。
喻川 | Angelo
创始人&CEO
“Hackcity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人与空间的系统,PIX移动空间(Moving Space)是让空间具备自主移动性,从而实现空间资源的可配置、可共享”。
Co-living 快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