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说“没什么大不了”,是一种赤裸裸的逃避
遇到让你难过或者愤怒的事情时,你有没有经常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不喜欢冲突,或者只是觉得对方没有恶意,但之后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其实你是在用这句话回避,而非应对引发负面情绪的因素。因此负面情绪常常卷土重来,而且每一次都更加强烈。如果你是这样,那就该采取行动了。
同事没能按时完成任务,让你失望。老板对你的外表评头论足。客户对你的团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这几件事情都让你感到难过或者愤怒——这是人在自己的价值被侵犯时自然的反应——但你没有说话也没有去做什么,只是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后相同的事情一再发生,你觉得困惑不解、非常生气。
这样的循环太好猜了,如果你天生不喜欢冲突,这种情况更是格外严重。当然,你可以认为对方原本是好心,可是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还有“因为他们没有恶意”)属于一种认知歪曲,是为了实现一个短期目标——忘记令人不快的对话或行动,但同时也会让你在未来遇到更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安娜觉得有个上司似乎无视自己的创意和贡献,感到对方不尊重自己,但她告诉自己,上司没有恶意,只是忙得无法将一切顾及周全。久而久之,上司的忽视越来越明显,安娜开始察觉到上司在拖延给她加薪和升职。她还是没说什么,但上司的行为明显很成问题,安娜越来越生气,向同事抱怨。最后上司终于开始注意她,原因却是她的态度明显变得消极,表现严重下降。
简言之,问题是这样:如果不及早解决,你很可能累积负面情绪,发展到跟让你不舒服的人共处一室都觉得难受的地步,对他们反感、不再信任。更糟的是,你还可能会爆发,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比如马特奥和马库斯,两人在公司合作完成了多项内部调研报告,辅助高层决策。马特奥喜欢提前完成任务,因为他觉得让同事有充足的时间检查和修改是一种尊重。而马库斯则相反,总是在最后一刻提交任务,让另一方无法在他的基础上继续发挥。马特奥曾经暗示马库斯,请他早点做完,希望马库斯能明白暗示,但情况并未有好转。最终,上司批评他们团队的错误,而马特奥知道这种错误如果自己有时间检查一定能轻松改正。散会之后,他在走廊上截住马库斯,大发脾气,斥责马库斯自私且不专业。马库斯的回应是说马特奥太死板,而且让马特奥适应自己的风格,因为自己并不想改。随后他便扬长而去。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把“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作采取行动的信号
想一想:你是不是只在被唤起负面情绪反应的时候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以想见,你就是在用这句话回避,而非应对引发负面情绪的因素。因此负面情绪常常卷土重来,而且每一次都更加强烈。
如果你发现自己诉诸“没什么大不了的”的咒语时,请把这句话当作需要交流的信号。我在自己的《选择勇气》一书中详细说过,大声说出来可能是很难的,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问题本身可能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冷静下来与对方谈谈就能解决。如果对方没有恶意,只需要礼貌地点出让你觉得不适的行为,就能让对方改正,不必发生大的冲突。没有恶意的人出了点小问题,通常会认真听取你的意见,不会有消极反应。
采取行动,但不要突然爆发
如果放任情绪累积,你很可能在不合适的时机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行动。
因此,如果同事在会议上的发言让你略感不快,可以安排时间跟对方聊聊,或者等一段时间之后谨慎地向对方提及。这样可以让你摆脱自己最初的情绪反应,仔细考虑清楚自己想说什么、怎样说。
要对话,不要对峙
如果能在情绪濒临爆发边缘之前及早改善状况,你就有余地采取更加温和的策略。
举个例子,如果你沉着冷静,就更能明确描述不良行为本身(“你说了……”),不会归因到个人(“像你这样的人总是说……”);也更能把握对话的节奏(“我们能不能谈谈这件事”),而不是直接宣布自己的结论(“我觉得这件事很恶心,让我心累”);而且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了解对方的视角,让对方感到你是在倾听而非指责。
真诚地询问,可以不失敬意地验证某件事是不是真的“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完全是假设对方并无恶意这一前提下的行为。比如可以说“请你帮助我理解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吗?”或者“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相关数据或者理由吗?”
毕竟如果真的没有恶意,对方对真诚提问的回答只会确证这一点;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你就知道继续假设对方心怀善意是个错误,是你给自己不采取措施找的借口。
不是所有引起情绪反应的事情都需要应对。但如果某件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能根本不需要特意用“没什么大不了的”来开脱,只会直接忽略掉。不能忽略,就要处理。要学会识别,在发展严重之前把问题处理掉。
关键词:职场
吉姆·德特尔特(Jim Detert)|文
吉姆·德特尔特是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约翰·科利工商管理教席教授,著有《选择勇气》(Choosing Courage,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2021年出版)。
朔间|译 周强|编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