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靶向”阿尔兹海默症,「安立玺荣」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文 | 赵梦娇
编辑 | 蔡姝凝
近日,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的源头创新企业「安立玺荣」宣布完成A+轮追加融资。本次融资由磐谷创投和台杉投资领投,中华开发资本、大和证劵集团的DCI Partners、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富邦金控及宏泰电工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安立玺荣生物医药集团成立于2017年,从事创新型免疫治疗的新药研发。自主的研发平台开发针对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FIC创新性免疫疗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细胞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异常免疫能力凸显最终导致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的炎症性疾病和触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 人体免疫系统用于保护机体免受疾病和感染,但当受到刺激后,免疫系统变得无法区分正常及非健康细胞,身体变得敏感会引发对机体的恶化。
安立玺荣生物医药此次A+轮融资金额近2亿元,融资金额将用来加快开发多个包括治疗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慢性乙肝及自体免疫疾病在内的等创新型免疫治疗药物。该公司由美籍华人、医学专家陈泓恺博士于2017年创立,高管团队包括来自美国帕克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前研发总监Pandelakis Koni博士,总经理段晓华曾任职于阿斯利康、拜耳、GSK等多家跨国药企、负责临床开发和医学事务管理。
研发新药都是先找靶点,进入动物研究再到临床试验,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受动物模型误导出现临床试验结果偏差。安立玺荣选择了差异化路径——以疾病为切入点进行转化医学研究,利用临床病理资料,明确想解决的治疗需求是什么、疾病在临床上患者表现怎样,以此寻找致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指导药物开发的方向。
就阿兹海默症而言,过去的治疗策略都局限在amyloid beta及tau传统靶点上,这类药物的开发大多以失败收场。对于神经退化性这种复杂的疾病,依靠动物模式远远不够,而从临床及病理机转研究入手,发现这些神经退化性疾病患者脑中的免疫系统发生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微胶细胞(microglia)引起的不正常发炎反应,抓住了疾病恶化的关键。全球有超过5千万名失智者,预计患病人数到2050年还将大幅增加1亿人,亟需创新治疗药物填补医疗需求。
此外,安立玺荣近期与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合同生产企业勃林格殷格翰 (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完成了一项治疗免疫疾病的单株抗体新药cGMP生产以及临床申报,即将在澳洲开展人体一期临床试验。
安立玺荣创始人陈泓恺博士这样介绍其研发规划:“第一阶段是临床适应症的创新,利用转化医学深入挖掘治疗疾病的关键机制,发现用免疫调节治疗神经退化疾病及慢性乙肝的全新治疗方法,目前已经有2个新药产品推进到临床试验。第二阶段是抗体开发平台的创新,基于创新的T-action Technology技术平台能够大幅度增加肿瘤内T细胞的活性的特点,组建出了一系列癌症免疫治疗双功能抗体新药管线。第三阶段是靶点的创新,利用在抗体开发平台的优势加速了靶点创新的速度,尤其在肿瘤调节性T细胞领域,开发出的全新靶点的抗体新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梯队。”
安立玺荣基于前项治疗神经退化疾病产品、转化医学自主研究成果以及独特的全人源抗体筛选平台,还构建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癌症的一系列抗体生物新药管线。
近年来,全球以 PD-1 和 CAR-T 为代表的免疫肿瘤药物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药明巨诺、复宏汉霖等都是赛道典型公司。
如果你感兴趣与这家公司建立合作,欢迎联系资情留言板zqlyb17@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