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亦诺微医药两款溶瘤病毒产品接连获批临床试验,推动癌症治疗技术发展

36氪广东的朋友们·2021年08月11日 04:05
MVR-C5252在MVR-T3011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基因工程减毒改造,实现了针对恶性胶质细胞选择性的杀伤。

编者按:本文来自亿欧。作者 魏江翰。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一中一美!亦诺微医药两款溶瘤病毒产品接连获批临床试验》。

在过去几天内,亦诺微医药接连宣布,其疱疹溶瘤病毒静脉给药产品MVR-T3011 IV(静脉注射)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进入临床阶段(8月6日);而针对恶性脑胶质瘤的自主研发产品MVR-C5252也已获得美国FDA许可进行临床研究(8月9日)。 

作为专注于溶瘤病毒疗法研究的亦诺微医药,目前正致力于研发新一代基因改造的疱疹溶瘤病毒作为治疗癌症。公司创始人为周国瑛博士,她是的芝加哥大学Bernard Roizman教授的弟子,而后者被誉为 “疱疹病毒之父”。

亦诺微医药在上周五获批的MVR-T3011 是其首款产品,去年5月针对恶性实体肿瘤的疱疹溶瘤病毒T3011(瘤内注射)获美国FDA临床默示许可,成为中国研发并获得美国FDA IND默示许可、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在中、美、澳三国同期开展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而后8月,上海医药拟出资不超过11.5亿元获得了该药物的大中华区独家权益。

亦诺微医药在8月9日宣布在美获批的MVR-C5252是专为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而设计的产品。在美国获批临床后,其临床1期试验将在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和Duke University等六所临床机构开展。公开资料显示,MVR-C5252在MVR-T3011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基因工程减毒改造,实现了针对恶性胶质细胞选择性的杀伤。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对天然存在的致病力较弱的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形成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利用癌细胞中畸变的信号通路(如抑癌基因失活或缺陷)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导致肿瘤细胞裂解与死亡。

此次两款产品连续获批临床,凸显了亦诺微医药在设计和合成功能特异性的病毒载体方面的研发能力。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轮融资资金将继续用于乐摇摇的市场拓展,以及IoT物联网+SaaS方向的创新技术研发。

2021-08-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