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认可度不高,新希望服务有“希望”吗?

未来可栖·2021年05月27日 10:32
后市发展存疑,希望背后,隐忧不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可栖”(ID:hifuturecity),作者:赵晓丽,36氪经授权发布。

5月26日新希望收盘情况

 

5月25日,新希望服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每股招股价为3.80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约7.07亿港元。

以招股价计算,新希望服务市值约30亿港元。

此次上市,新希望服务同时引入了Neptune(贝壳)、GreenBetter(小米)、CSIIL(中国四川国际投资)、PeakRe鼎睿再保险(复星国际)、Keltic(深圳凯尔汉湘实业)以及GoldenStar六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上市仪式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物业服务是一项长周期的、朴实的事业,要稳定地做出可持续价值,需要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和商业运营能力,真正成为一个能服务客户美好生活、服务社区美好生活、服务城市美好生活的民生服务运营商”。

然而在这新的“希望”的背后,也存在隐忧和挑战。

1

“希望”背后的隐忧

物管企业过度依赖母公司输血是行业的常态,新希望服务对于母公司和区域的依赖性也尤为突出。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与2020年,新希望服务分别有33个、45个、60个在管物业,由新希望房地产集团与其关联方,分别占同期在管物业总数的100%、100%与92.3%。

截至2020年末,新希望服务向尚未交付的26个住宅项目提供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其中18个由新希望房地产集团开发,其余的由新希望房地产集团的合营企业或联营公司开发。

新希望服务也认识到了该问题,称“我们于2020年开始调配更多资源以加快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商业发展”。

但是这部分收入份额仍然较小,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管理由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开发的5个物业项目,在管总楼面面积为1.1百万平方米,占其总在管楼面面积的11%;同期相关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仅占总物业管理服务收入板块的2.4%。

而2020年新希望服务在西南地区管理总楼面面积占总在管楼面面积为50.7%,其次是华东地区,为28.8%,这两个地区加起来面积占比接近80%。整体来看,新希望服务的区域依赖性尤为突出。

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成长关注的第三方扩张能力,新希望服务也表示,一方面仍会主要巩固在成渝及华东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强化对医疗设施等高盈利潜力业态的拓展;亦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70%用于投资收并购。  

从营收来看,根据招股书显示,新希望服务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58亿元、3.8亿元、5.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10万、6400万和1.1亿元,看起来是一份不错的成绩。

来自企业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三年,新希望服务的资产负债比率一直在攀升,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截至9月末,新希望服务负债总额分别为2.11亿元、8.95亿元,11.61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36.4%升至2020年9月末的83.6%。

来自企业财报

对此新希望服务给出了解释,其负债对资产比率由2018年的36.4%升至2019的67.9%,主要由于2019年的ABS负债;而其流动比率由2019年的3.4降低至2020年的1.2,也主要由于应收关联公司款项因结付2019年的ABS而减少。

2

排名百名之外,后势发展存疑

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5月20日,中国共有44家物业服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包括A股和港股),总市值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另有19家处于冲刺阶段。

而当前在排队上市的物企中,大多以中小型为主,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这些排队上市的企业中包括中亿基业、融信服务、东原仁知、中梁百悦、明宇商服、海悦生活控股、中南服务、天誉青创智联服务、新力服务、越秀服务、康桥悦生活、领悦服务、中骏商管智慧服务、朗诗绿色生活服务、德信服务、世纪金源服务等。

从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服务管理65个项目,涉及在管楼面面积约为1024万平方米,同期总合约楼面面积达1532万平方米,其中有510万平方米的未交付住宅物业储备面积将于三年内交付。

从克尔瑞根据发布的《2020年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在管规模榜TOP100》来看,准入门槛在管面积为1386万㎡,新希望服务1024万平方米的在管面积,距离TOP100的门槛仍有不小差距。而且新希望的规模也低于正在排队的融信服务(在管面积1700万)、禹佳生活服务(在管面积1320万平)等。

而资本市场对新希望服务的反响也平平。其在国际配售获认购约1.78倍,远低于2019年以来物管企业216倍的认购倍数均值,也是近年物管企业IPO认购倍数新低。

市盈率低代表股票的投资空间较大,但若长期涨势疲软,该股就没有希望。而新希望服务的静态市盈率23.46倍,对应总市值30.56亿,远低于今年初42家物企的平均市盈率,55.31倍。

回看新希望服务上市当天的表现,据悉上市当天股价也曾跌1.32%至3.76港元,好在最终收盘时回升到3.820港元,涨0.53%。

物业上市破发是常态,例如在去年10月份上市的四家(第一服务、合景悠活、世茂服务和卓越商企)物业公司中,曾出现了下跌。其中下跌最为严重的是第一服务,曾经达到腰斩。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港股上市破发是因为一些非常专业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如果发现这个公司估值过高,有可能直接上市破发。而且破发还受到做空机制的影响,如果大家不看好这个公司,就可以做空而导致破发。”

而新希望服务上市当天破发,也反映了市场对新希望服务的热情不足。

2020年,新希望服务母公司新希望地产首次销售额破千亿。作为进入千亿俱乐部的房企,新希望地产并未上市,而新希望服务却在今年上市。

自2018年以来,内房企分拆物业板块赴港上市的热情不减。业内有人士指出,目前是物业公司“抢地盘”的阶段,但随着进入的“选手”增多,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将与日俱增。

伴随后续十余家物业企业陆续上市分食物业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将会逐渐“泾渭分明”,虽说新希望服务这次赶上了上市的风口,但是未来发展希望如何?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耳熟能详的功能性饮料刚刚正式登陆A股。

2021-05-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