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些人气购物中心,再度洗牌!

赢商网·2025年11月14日 14:48
成都的商业项目已为即将到来的年关消费旺季,蓄足了力量。

据赢商股份×高德地图联合发布的《全国人气购物中心排行榜》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23城410个上榜商场,月场日均客流规模均值约5.3万人,环比下滑约1万人。成都虽同样受到“暑期退潮”的季节性影响,但整体仍保持全国前列的高人气区间。

成都商业市场在暑期高峰后进入“高位回调”阶段,但人气指数仍稳居全国前列。

纵观7-9月,头部项目格局稳定,构成市场“基本盘”;而中腰部竞争激烈,成华区崛起势头强劲,龙湖等头部运营商共同勾勒出成都多中心、网格化的商业新版图,为年关消费旺季积蓄了充足动能。

在此期间,全国商场客流普遍从暑期高点回落,成都市场亦进入“高位盘整”阶段。部分项目借此机会调整发力,通过精准的客群运营与独特的场景创新,为年末冲刺提前蓄能,使得9月TOP20榜单再度洗牌,竞争格局暗流涌动。

部分项目开始明显发力,为即将到来的年末消费季蓄能。与8月相比,6个项目排名上升,5个新面孔首次入榜,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当下整体市场氛围中,精准的客群运营与独特的场景打造,成为项目稳住人气、甚至逆势上升的关键。成都商业的火热,正从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运营深度、客群粘性与场景创新的多维较量。

01.

Q3趋势:

头部阵营稳固,深耕者逆势上升

纵览整个第三季度数据,成都人气购物中心的头部阵营非常稳定。

上述6个项目在整个Q3均牢牢占据超大型项目前十的位置,构成了成都商业的“基本盘”。其中,成都凯德广场·金牛在稳定阵营中名次上升最为显著的实现了从9到6的跨越,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成都IFS、成都万象城、成都环球MALL形成的“三巨头”格局,在整个季度内未有动摇,其市场领先地位难以撼动。这种稳定性源于这些项目多年的品牌积淀、成熟的运营体系以及持续的调改升级,从而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

图源:成都万象城官方小红书

02.

季度最新看点:

排名更迭加速, 奥莱关注升温 

聚焦最新出炉的月度榜单,2025年9月人气购物中心排行榜成都TOP20排名提升项目如下:

成都人气购物中心的排名更迭呈现出清晰的集中性。本月所有积极的排名变动,均发生在竞争最为激烈的超大型项目(>15万㎡) 阵营内部。

在第三季度末,本次上榜排名变动显示出两大趋势:

■ 其一,成熟项目的“深耕效应”。以成都凯德广场·金牛为代表,其排名从7月的TOP10、8月的TOP9,持续攀升至9月的TOP6,实现三连升。这并非偶然,而是其在整个三季度围绕“城西活力门户”定位,通过打造“赴山海户外大本营”、引入“攀岩+露营+咖啡”复合业态等一系列深度运营动作,成功将“户外社交”属性打造为项目核心标签的结果,展现了存量商业通过精准调改释放的巨大能量。

■ 其二,是头部项目的韧性回归。成都金牛万达广场与成都仁和新城等老牌核心项目的排名回升,表明在市场竞争中,这些项目凭借其稳固的区位优势、广泛的客群基础和完善的业态组合,在经历调整后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与消费粘性。

另外,在大型和中小型项目阵营中,龙湖成都时代天街、成都龙泉驿吾悦广场等位于非绝对核心商圈的项目实现了排名跃升。这或许代表着了区域型商业中心的巨大潜力。通过精准服务周边客群,构建不可替代的社区生活枢纽,它们展现出强大的消费粘性和抗风险能力,正在被市场重新估值。

新旧交锋方面,新上榜项目同样值得一看:

其中,成都时尚百盛奥莱的入榜尤为关键。它与稳居前列的成都时代奥特莱斯形成了“奥莱双雄”的局面。其上榜背后折射出一个信号:成都奥莱板块的竞争开始升温。

成都温江旭辉Cmall的上榜,成都建发鹭洲里的回归,则印证了经过改造调营后,部分社区型或区域型商业通过精准匹配周边客群的日常需求,同样能够重新激活消费潜力,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稳固位置,成都多中心化商业格局,也在进一步深化。

03.

超大型项目主导榜单,

中小型“精品化”突围

超大型项目以55%的占比主导了TOP20榜单,其庞大的体量能够容纳更丰富的业态和品牌,提供一站式消费体验,规模效应显著。

中小型项目的突围同样值得关注。4个上榜的中小型项目,均通过精准的定位实现“精品化”运营的典范:成都时代奥特莱斯的“名品+折扣”模式、成都天荟·万科广场的“潮流品牌孵化地”标签、成都仁恒置地广场的高端品质生活定位,都使其在细分赛道中占据了头部位置。这表明,在当下的成都市场,对比实行“大而全”的运营策略,深耕“小而美”的各类型吹类差异化路线,同样能获得极高的人气。

04.

区域竞争:

锦江稳坐交椅,成华势不可挡

■   从区域分布看,传统商业强区锦江区凭借成都IFS、成都太古里两大“顶流”及多元化的项目组合,继续领跑,上榜项目数量与质量均占优势。

武侯区与成华区势均力敌,各占4席,成为成都商业的中坚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华区的崛起,凭借成都万象城的龙头效应以及龙湖滨江天街、天荟·万科广场等优质项目的集聚,已在杉板桥-建设路商圈形成了强大的商业集群效应,成为近年来成都商业格局演变中最亮眼的一极。

■ 商圈能级上,区域商圈项目占比超过60%,如交子金融商圈、杉板桥商圈等持续繁荣,可见成都“多中心、网格化”的商业发展格局已日趋成熟,市民消费日益呈现出“就近化”与“目的化”并存的特征。

■ 在运营商层面,9月龙湖商业以5个项目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赢家。其产品线覆盖了从超大型到大型的多个天街系项目,且分布在不同区域,实现了网格化布局,深度融入了成都的城市肌理。体现了龙湖在项目选址、标准化运营与本地化创新方面的体系化能力。

与此同时,市场也呈现出高度的包容性。国企/央企(华润、大悦城)、港资(九龙仓、太古)、外资(凯德)与本土民企(润达丰控股的天府和悦广场)同台竞技,各自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运营哲学,赢得了相应的市场份额。这种多元共生的生态,是成都商业保持活力与创新的重要源泉。

05.

高位盘整的成都,

正在为年关冲刺蓄力

总的来说,回顾第三季度,如果说7-8月是成都商业人气的顶点,那么9月则是一次有效的压力测试和主动调整。整体客流虽从峰值略有回落,但消费活跃度与市场情绪仍维持在较高水位。

头部项目通过持续优化运营结构巩固优势,腰部项目积极寻求业态与场景的突破,新上榜项目则凭借差异化定位撕开市场缺口。

这种在稳定中蕴含的动态变化,展现了成都商业深厚的底蕴与充沛的活力。经过三季度的“高位盘整”,成都的商业项目已为即将到来的年关消费旺季,蓄足了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赢商网”,作者:pomo,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