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质至上的年代,任天堂是如何创造游戏新模式的?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的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外国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任天堂看重游戏机制,它的任务是让游戏更好玩,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它所走的道路与PlayStation、Xbox有些不同,但这条路是光明的。本文作者Cameron Eittreim,原文标题为The Nintendo Revolution: How The Wii Changed The Way We Play。
我还记得2000年左右时,任天堂推出家用游戏机GameCube,但它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并不是游戏机不好,而是因为当时任天堂要与PS2和Xbox竞争,对手更好。玩家正在进化,但任天堂似乎有些随遇而安,它无法满足玩家的需求。当时我邀请朋友来家里玩,他们看到GameCube觉得这款游戏机就是玩具。
在随后的日子里,任天堂掀起一场革命,就像当年推出第一代NES一样。当时线上游戏崛起,任天堂并没有对抗趋势,它只是开辟一片新的战场,将新玩家带到视频游戏世界。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任天堂Wii,本来任天堂已经成为游戏界的追随者,但Wii让任天堂重新回到主导位置。
当我们回看Wii时,应该好好想想GameCube为何会失败。这款游戏机的销量比N64还要少,从商业角度看无疑是一大失败。虽然GameCube也有一些很成功的游戏,比如《超级马里奥阳光》(Super Mario Sunshine)、《马里奥兄弟》(Smash Bros),但光凭它们还不足以吸引玩家。
当时许多玩家已经长大,变成了青少年和年轻人,任天堂的游戏孩子气太重,无法吸引他们。任天堂过度依靠第一方游戏,声誉因此受损。另外,任天堂还要与索尼微软竞争,索尼有《侠盗猎车手》,Xbox有《光环》和《光环2》。GameCube无法连线,游戏更偏向孩子。对手的画质更好,任天堂没有线上功能,GameCube的沉浸度受到伤害,而且它还不能播放DVD。
Sega Dreamcast也曾遭遇大失败,任天堂并没有从中学到教训,对于大多玩家来说GameCube只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作品。
在那样的年代,任天堂的初衷不是要与Xbox、PS直接竞争,它所关注的市场完全不同。Wii的目标是将不同的人群带到客厅玩游戏。那些不经常玩游戏的人才是任天堂的目标。Wii大获成功,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Wii有独特的手柄控制器,游戏玩起来很有趣。《Wii Sports》大受欢迎,许多人沉浸其中。《吉它英雄》也是成功之作。岩田聪(Satoru Iwata)是营销天才,他要塑造全新的公司。从Wii到任天堂DS,游戏巨头找回了“魔术”。针对Wii平台,任天堂推出许多3A大作,包括《马里奥银河》(Mario Galaxy)、《Wii Sports》、《马里奥赛车》、《塞尔达传说:黎明公主》。《Wii保龄球》也获得巨大成功,年长者和年轻人很喜欢,许多家庭因为它再次回到客厅玩游戏。
在Wii上市之前,视频游戏开发者陷入怪圈,格外重视画质。但是到了2000年代,画质提升进入平稳期。突然之间,Wii向我们证明惊人的画质并没有那么重要,任天堂转而看重游戏机制,它的任务是让游戏更好玩,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大家之所以购买Wii并不是因为出色的画质,而是喜欢它的体验。
当你在客厅摆一台Wii,大家会想着玩一玩。一般来说成年玩家不会这样,Wii创造出一个新市场。Wii为任天堂Switch和移动游戏革命打下基础,它革新了视频游戏。
虽然任天堂已经走出Wii的阴影,Switch更加注重移动性,但Wii永远改变了我们与游戏的互动方式。Wii还为VR和互动虚拟现实奠定了基础,厂商正在努力,想让玩家沉浸到现实中,虽然这是一个新概念,但它代表着未来趋势。
在未来的日子里,游戏将会进一步向云计算和VR转移。现在的游戏画质已经很棒,下一步就是要让玩家沉浸到游戏中云。
相比其它游戏机,Wii让我们与游戏靠得更近,许多代的人都可以玩,它让游戏变得更加激动人心。
未来到底会怎样只有时间知道,但是单看Wii,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前的游戏创新只是冰山一角,以后会有更多的创新冒出来。
译者:小兵手















